长期以来,幼小教育衔接问题一直受到专家、教师们的高度重视。从幼儿园到小学,不仅是幼儿学习环境的转换,也包括教师、朋友、行为规范和角色期望等因素的变化。通常会存在几个方面的断层问题:1、关系人的断层;2、学习方式的断层;3、行为规范的断层;4、社会结构的断层。因此,在多年实践中,如何帮助幼儿走好从幼儿园到小学这个“坡度”,是幼儿园大班工作的重点。为此在学习的基础上开展了一些探索,我感悟到我们现阶段必须全面地、系统的认识幼小衔接,为孩子顺利进入小学和个体的发展创造最大的可能性,必须在新《纲要》的引领下做好全方位的幼小衔接工作。
一、反思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
1.存在幼小衔接的单向性。现今不少幼儿园把幼小衔接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做,积极开展幼儿入学前的准备工作,而一些小学却较少主动的与幼儿园的接触,形成衔接工作的单向性。
2.幼小衔接工作内容的片面性。有的幼儿园重知识准备,轻能力培养,片面关注儿童认识了多少字,会做多少算术题,不关心儿童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及学习能力引导,缺少关注孩子独立生活能力、交往能力、挫折的承受能力等培养;重关注儿童的生理健康,忽视了儿童的心理健康。
3.学校对幼儿能力评估的片面性。有的小学在招收新生时,进行所谓的摸底测验,内容包括识字、计算等方面,并以此为依据决定是否接受新生入学或给新生编班。较长时期以来摸底测验的成绩也成为小学教师、幼儿家长衡量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的标准。这种状况延续至今,使幼儿园不得不盲从在大班对幼儿进行相应突击训练。缺少对幼儿自我创造能力的引导。
4.有的幼小衔接工作只停留在表面上。儿童的适应能力,有意注意的持久性,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自制力等常常被忽略了。
二、从认识层面和操作层面着手解决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
(一)正确认识幼小衔接
1、衔接的持续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幼儿园教育不仅是小学等学校教育的奠基阶段,也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在实践中体会到,幼儿教育阶段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必然性,有它自身的意义与价值。与小学阶段不同,但是向其发展的自然过渡,这就要建立在整个幼儿阶段的正确发展基础上。孩子能够较好地适应小学生活,不是仅靠幼儿园大班的培养,而是建立在整个幼儿阶段的良好教育基础之上,以及小学阶段对学生的适应性培养。幼小衔接的关键是要根据年龄特点遵循教育的自然规律;如果幼小衔接工作的结果是使幼儿园越来越小学化或者是使小学教育幼儿园化,都不是科学的教育,不利于儿童的终身发展。
2、衔接的全面性。
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曾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进行了“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研究”,在大量的调查研究基础上指出,幼小衔接的过渡期主要在儿童入学前半年和入学后的最初半年。指出,在这期间,幼儿园、小学及家庭应以“在过渡中促发展,在发展中求适应”为指导思想,围绕“学习适应能力(语言、数学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规则意识和执行规则的能力,任务意识和执行任务的能力,学习、生活的独立性和主动性,人际交往的能力)”这一核心,为儿童做一般的和特殊的两个方面连续的准备,以帮助儿童实现两个不同教育阶段的顺利过渡。实践中体会到这里所指的衔接应是全面的,不仅有知识、技能,还有情感、态度、能力的方面;不仅有语言、数学能力,还有规则意识、任务意识、社会交往等社会能力,因而是全面的衔接。
全面地看待幼小衔接工作,是微观的幼小衔接,也是宏观的幼小衔接;既要考虑到认知内容的衔接,更要考虑到身体的、情感的、态度的、社会的等内容的衔接。儿童的发展既是阶段性的,又是连续性的,一个孩子决不是在跨入小学的那一天就突然失去幼儿的特点。发展的连续性规律决定了在衔接时间上,幼儿园和小学两阶段的特点同时并存,且相互交叉,使幼儿阶段的特点逐渐减弱,小学阶段的特点逐渐增强。为适应儿童在此时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促进其健康成长,认为幼儿园和小学都应在全面、正确、科学的认识基础上开展适合儿童健康发展的教育。
(二)幼小衔接的策略
1、加强班级幼儿日常生活管理,力求幼儿全面发展
⑴、加强幼儿生活能力的培养
①、培养幼儿遵守合理的作息制度,有规律的学习与生活,早睡早起。
②、 培养幼儿能独立地完成穿脱衣服、鞋袜,养成良好的进餐生活习惯。
③、学会做一些简单的班级管理工作(班长、值日生),培养一定的组织能力。
⑵、培养幼儿任务意识、规则意识与独立意识
①、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②、培养幼儿做事有计划,井然有序,不拖拉。
③、通过各种游戏加强幼儿遵守纪律、规则,并锻炼幼儿的意志与品质。
⑶、重视幼儿情商发展
①、在活动中发现幼儿的兴趣爱好,帮助幼儿学会自己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增强幼儿获得成功的信心。
②、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师生关系中,要让幼儿成为活动中的主体。
③、鼓励幼儿多与同伴、老师交往,鼓励幼儿建立合作意识。
⑷、注意教育的渗透性,提高幼儿的学习适应性
①、以幼儿为本,遵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制定教学计划。
②、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③、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专心听讲、保持文具和书包的整洁。
④、教会幼儿正确的坐立姿势和握笔姿势。
⑤、运用各种活动提高幼儿听、说、读、写、算的能力。
⑥、教幼儿认识书包与文具的使用,并学习简单的拼音和汉字。
⑦、进一步加强幼儿的早期阅读活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建立良好的家园互联网,做好家长工作。
各项教育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家长们的密切配合。如果幼儿园教育没有家庭的配合,教育就难以达到共识。因此,要做好幼小衔接不光是幼儿园的工作,它更需要家长的支持,这样幼小衔接的工作会更具它的实效性。
⑴、针对幼小衔接的工作与本班的实际,召开家长会,以取得家长的配合。
⑵、班级开设“家长专栏”,加强与家长的信息交流。
⑶、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幼小衔接教育,了解幼儿在园的表现。
⑷、指导家长在家庭中作好幼儿入学前的生活、心理、学习物质准备,给幼儿购置简洁实用,小巧安全的学习用品。
⑸、要求家长积极参加毕业典礼的准备和开展工作。让幼儿通过仪式体会自己长大了并以愉快的心情迎接毕业。
3、加强与小学的联系和交流
⑴、幼儿园通过组织参观小学的校园、观摩小学生升旗、上课及课余活动等。增强幼儿对小学的直观感知,消除孩子对小学的恐惧感和神秘感。
⑵、 通过图片、资料、电教等各种教育形式,帮助幼儿认识入小学后的学习与生活,如玩角色游戏“老师与学生”,给幼儿讲有关小学的事和老师上课的故事,减轻幼儿的思想压力,促使幼儿向往做一名小学生。
⑶、邀请小学的老师来幼儿园与教师、家长座谈,进一步了解小学的情况,便于与孩子们交谈。
幼小衔接工作要依据《纲要》的精神,要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结合工作实际,拓展教育内容,通过幼儿园、小学、家长三方共同努力,使幼儿在幼小角色转变过程中身心健康、学习感兴趣、活动能合群、生活有条理。把培养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新意识、竞争意识、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的社会交往能力作为长期目标,最终实现幼儿从幼儿园向小学的顺利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