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学者卢卡斯教授提出“关于环境的教育”、“在环境中或通过环境的教育”及“为了环境的教育”的这个三位一体的环境教育模式,这种模式为世界各国环境教育工作者所接受和运用。其中“在环境中或通过环境的教育” (in or through the environment)重点强调的是教与学的过程与方式、方法,要求教师必须利用周围的环境对幼儿进行教育。这一过程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将周围环境作为幼儿学习过程的对象,通过探究和发现的学习方式强化幼儿的学习,最重要的是让幼儿掌握学习的能力;其次,将周围环境作为语言、科学和手工等实际活动的源泉,使幼儿在环境中发现学习的意义,激发其学习的兴趣。由此可见,卢卡斯倡导的“在环境中或通过环境的教育”尤为适合幼儿阶段的环境教育,这是由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及幼儿教育的性质所决定的。
在《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中“幼儿学习活动”明确指出的基本经验之一就是,“亲近大自然,有观察、了解生物体和自然现象变化与发展的兴趣,有初步的环保意识”。那么,如何营造适宜的环境中开展幼儿环保教育,让幼儿在环境的互动中有初步的环保意识呢?
一、美观的户外环境
幼儿每周五天来幼儿园,每天至少2小时户外活动,甚至更多的时间在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幼儿园的户外环境要做到了种植各种植被,四季有不同的花卉开放,可供幼儿游戏的绿色草坪。开展植物认养活动,幼儿自己讨论设计并亲自动手绘制标记牌,孩子们不仅时刻注意,而且以主人翁的姿态定期养护植物,培养幼儿了爱护、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开辟幼儿种植园地,各班幼儿进行栽培、浇灌、松土、除草等活动,幼儿在不同季节可以种植不同的植物,不仅理解植物生长与所处的地理环境、水、土、阳光、温度的关系。还要在园内多处设有垃圾分类箱,用图夹文的图标(“果皮”、“废纸”、“塑料”)提示幼儿及家长将垃圾分类丢弃。
二、丰富的走廊环境
走廊是孩子们每天进出教室,也是家长接送孩子的必经之路,要充分利用走廊这一开放性空间,让环境意识渗透到每一个空间之中。在走廊墙面上以主题墙饰布置,如用幼儿绘画进行世界环保节日的宣传,或教师用文字与漫画画面介绍各种实用的节水方法,展示一些简单的废旧材料小制作,以及环保行动的倡议。每次经过走廊,孩子们和孩子们之间会自由交流,孩子们和家长们会一起互相学习、讨论。
三、动态的室内环境
教室是孩子们在幼儿园的主要活动场所,教师可以利用活动室的窗台、自然角种植各种植物等进行美化,成为教室的另一处亮点,千姿百态的吊兰、憨态的宝石花、优雅的文竹,饲养小鱼、乌龟、泥鳅、蝌蚪、龙虾等,让幼儿轮流照顾、观察,教师与幼儿一起看看、讲讲,认知动植物的名称、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根据各年龄阶段幼儿特点开展种植活动,如,种子发芽、植物的向光性实验等,让孩子们学习照料、去观察、感受植物种类的多样化,让幼儿自己动手画观察日记,记录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教室墙面布置也是进行幼儿环保教育的一部分,教师在进行环境布置时,多使用废旧材料进行美化,与幼儿积极互动。“夏天到”的主题墙面中,教师与幼儿一起收集废旧的纸板、冷饮棒,幼儿制作夏天的大树和蜻蜓,当幼儿看到自己使用废旧材料制作出的美工作品时,感到很自豪、很自信,有的孩子纷纷回家再次收集这些废旧材料进行制作。又如,在“下雨了”的主题活动中,教师在墙面布置了一些乌云,激发了幼儿的兴趣,通过交流讲述,以及用废旧的糖纸、用废弃的瓶子装豆子比较来感受大雨、中雨、小雨的不同的雨境,让孩子加深了对雨的认识。
四、良好的隐形环境
教师或成人的良好环保行为对幼儿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每个电灯开关的下方贴有“请随手关灯”的字样,教师在离开教室前,边做关灯的动作边用提示的语言“离开时,请随手关灯,节约用电”,潜移默化地让幼儿知道一些节电、节能的方法。
环保教育更要走进社区、家庭,教师指导幼儿自己绘制环保宣传手册分发给社区居民;组织家长共同参与环境保护活动,如发动家长与孩子共同收集废旧物品,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服装等,或发放家庭节水、节电小调查,还通过家园联系栏向家长宣传环保知识,使家长在参与的同时提高了环保意识,并在日常生活中,更积极主动地协助教师进行环境教育,引导孩子关心环境的变化、保护环境。
环境是当前幼儿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幼儿园开展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让幼儿与适宜的环境不断地进行互动,从中获得环境保护的基本经验,让幼儿与环境融和在一起,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