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讲述是幼儿园语言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它的功能主要有发展口语表达力、发展观察力、发展思维与想象力、丰富有关知识、培养良好的品行与情感等,非常适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因此我以看图讲述为主线,为幼儿创设环境,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以幼儿为主体,运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更有效的发挥出图片的教育功效,从而促进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一、讲述的方法:
1、任意组合讲述
所谓任意组合讲述,即在一系列的图片中,幼儿可以随意选择其中的一张或几张,根据自己的意愿组合后,讲述其内容。
幼儿虽已升入大班,但讲述时往往会丢三落四,不能按一定的顺序完整、连贯地讲述。于是我为幼儿准备了若干张小的图片,幼儿可以任意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画面,并合理地组织画面,讲一句完整的语句来表达图片的画面及自己的意思。如:小蚂蚁、蒲公英、蓝天这三张图片,幼儿就会说出这样一段话,大意是:有一天,小蚂蚁请求蒲公英带它上天去旅行,等等。如果更换了其中的一张,将蓝天换成白云,又可以讲出这样一段话,大意是:蒲公英带着小蚂蚁在天上飘呀飘,飘到白云身边,它们亲热地和白云打招呼。新鲜生动的内容,使幼儿不断吸收信息刺激;变化的图片,让幼儿摆脱了束缚:幼儿所选的图片,必定是幼儿自己有能力讲的。因此,讲述中不仅幼儿的思维在已有水平上获得发展,口语表达能力还得到了发展。
2、摆图讲述
所谓摆图讲述,即提供有一定的故事情节的图片,让幼儿通过看看、排排、说说,学习讲述一个较为合理的故事。
在语言角中,我根据幼儿的要求、特点、爱好投放了图书、小图片、汉字小卡片等,让幼儿自由选择、自由看看、讲讲、写写,使他们最大限度地投入到活动中。图片吸引着他们,他们以独特的方式排列讲述;汉字小卡片刺激着他们,他们在动手操作实践中增长才干,增强了能力,获得了成功;图画的内容启发着他们,他们边看边讲,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这是他们自己的活动内容,他们是活动的主人。
3、绘图讲述
所谓绘图讲述,即幼儿将自己的意愿画成图片,可以是一幅,也可以是二幅以上;可以是一个小朋友,也可以是几个小朋友合作画。然后按作画的内容进行故事讲述。
如故事《狐狸和兔子》,几个幼儿各自选择一段故事内容按不同的事情发生各画出一个有代表性的场景,然后组合起来进行故事讲述。幼儿讲述的兴趣可高了,因为这些图不是老师提供的,而是由幼儿自己设计的,极大地引起了他们说的兴趣,他们看着自己所画的内容,有条理地一步一步按原定设计好的内容讲述。语句表达有了逻辑性,对思维、语言的同步培养有了很大的帮助。最后,我又把幼儿的作品展示出来,让他们互相看、互相说、互相听,更给了幼儿一种满足感。在此过程中,幼儿都能完成教训目标,而他们所得到的却不是千篇一律的,达到了最大限度的发展。
二、讲述的形式:
1、大图片与小图片相结合
大图片是面向全体幼儿使用的,可以解决阅读中一些共性的问题,便于教师集中指导。但在一起看大图片时,往往口语发展好的幼儿会说很多,使得口语发展教弱的幼儿就缺少他们自己的思考。所以在运用大图时也可提供相应的小图,小图人手一份,便于教师个别指导,同时幼儿面对小图,必然会主动地去看、去想、去说,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每位幼儿的想象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做到全体幼儿都主动参与。
在活动《谁能找到大皮球》中,我不仅制作了一套大图片还做了人手一套的小图片。在课上,虽然发言的机会有限,但由于适时地运用了小图片,使全体幼儿都有了充分讲述、想象的机会,极大调动了幼儿讲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特别是那些口语发展不够好、怯于在众人面前讲述的幼儿,也给了他们一个缓冲的机会,调动他们说的积极性。这种形式,有利于教师与幼儿及幼儿与幼儿之间的相互交流。
2、集中与分组相结合
集中与分组结合。集中讲一讲,分组议一议,再集中讲一讲分组议一议。分组可以是指定的,也可以由幼儿自由结合。
集中讲述能培养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完整地表达的能力,培养幼儿聆听的习惯,但对能力较弱的幼儿来说压力比较大,讲述时往往容易紧张;而分组讲述一般采用的方法是讨论,分组的优势是化大为小,自由、灵活,幼儿参与的机会多,讲述的顾虑少,大家可以你一言我一语,孩子比较放松,大大地调动了幼儿想和说的积极性,但这种方法不足之处是容易造成语句不完整。如果将两种方法有机结合既有利于培养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完整的表述又有利于提高幼儿表达的积极性。
在看图讲述中我采取了集中讲一讲,在分组议一议。集中讲一讲它能满足能力较强的幼儿的表述,对其他的幼儿起到引领的作用,分组议一议能激发能力较弱幼儿的表述,有利于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一般是集中在前,分组在后,或交叉运用,分组是集中的延续、扩展。
分组有指定的,比如说合作编故事时为了使每组的幼儿能力强弱均衡,能有一个起到组织协调的幼儿,这时教师可以根据小组分组。当不需要合作编故事时可以让幼儿自由结合进行分组。进行分组讲述时,我先给幼儿提出要求,使他们知道要讲什么、议什么,让幼儿有目的地分组讲述。幼儿讲述时,我巡回进行指导,指导时我对幼儿所发表的意见不做任何评论,而是启发他们充分地去想、去说,只要幼儿敢想、敢说,我就给予鼓励、表扬。进行集体讲述时,我则鼓励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完整表述,并及时给予表扬。
二、讲述中教师的指导
1、了解四大要素帮助孩子建构故事框架
要使故事具有完整性,讲述前的构建故事框架是非常必要的。所以为了构建教完整的故事,教师通常要引导幼儿了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四个要素。在讲述前我都会通过引导性提问,帮助幼儿从四个方面去完善故事的框架,如:“这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图片中有谁?”“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通过一次次的引导,幼儿在他们的讲述中开始了解和熟悉讲述或编故事的基本要素,大大提高了幼儿讲述的完整性。
2、 教师引导性的提问帮助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理解大意,丰富表述。
仔细观察是讲述完整的又一重要方法,只有把图片画面看清楚,才能正确把握故事的内容和丰富幼儿的表述。因此,教师首先要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上的环境、人物,如:每一张图片呈现时,我会引导幼儿全面观察图片的主要内容,如有谁、碰到谁,画面的背景是什么等,帮助幼儿把握故事的主要情节。其次引导仔细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衣着,分析人物或动物的心理,运用引导性提问帮助幼儿更好地分析画面内容,起因和结果。如:看图讲述《小老鼠旅行》中老师问的一些描述性的问题:小老鼠在草地上发现了什么?、小老鼠把它变成了西瓜船,它心里感觉怎么样? 等,促进了幼儿对画面的感性认识;而老师推想性问题,如:“ 小老鼠为什么要啃西瓜皮? ”“小鱼会怎么说?”“你是怎么知道的呢?”等等,使幼儿对画 面外的内容能进行有根据的合理猜想,从而进行由表及里的分析。
同时要指出的是,教师的图片出示也要作为教师设计活动的重点。一般看图讲述都是依据图片进行的,它是幼儿说话的根据,一些多幅的图,思维有较大的波澜,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逐幅出示。而有些情节并无多大曲折的,则一次性就可展出,让幼儿有一个概括的印象,然后逐幅仔细观察。而单幅的图可以先整体,再局部观察,也可遮住部分,放大部分等等。总之,根据幼儿的观察兴趣,运用各种方式出示图片,充分调动幼儿的讲述兴趣。
3、 运用点评指导幼儿有重点地讲述,逻辑清晰。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时常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在幼儿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开始讲述,可由于急于把画面内容表达出来,他们或者讲的不连贯,或者会象流水帐式讲述,从而使故事重点不明确,逻辑也不清楚。这时我就采用教师点评的方式对幼儿的讲述进行现场。点评首先对幼儿表述中的优点进行肯定。其次,把存在的问题作纠正引导,帮助孩子理清思路,对主次作详略说明并示范。即使示范会用上一些的时间,但教师的示范会让其他的幼儿都受益,引导幼儿在以后讲述中可以怎么说。
看图讲述活动中幼儿口语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积累的过程。教师不可能通过单纯的某一种形式或某一次活动就能达到发展幼儿口语能力的目的,要使幼儿的口语在真正意义上获得发展,教师必须有意识、有计划地把对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落实到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利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情的看图讲述教材则更好,这样就能巩固和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及日常生活的体验,来共同寻找正确的方法。这样幼儿兴趣浓,讲述的积极性高,观察能力、思维能力都能得到培养和提高,逐渐达到比较自如灵活的驾御语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