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题的意义和价值
我们国家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其悠久的历史中孕育着极为丰富多彩的节日时空,而传统的民俗节日就是我们祖先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创造的节日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如:喜气洋洋的春节,张灯结彩的元宵节;怀乡祭祖的清明节;纪念屈原的端午节……,其中蕴含了我国人民敬老爱幼、勤劳善良、与人为善、爱国爱民等优良品德。现实中的幼儿绝大多数对中国特有的民俗节庆,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相反对外来的一些文化却非常喜欢,甚至津津乐道。一方面,让孩子接触,知晓外来文化是一种社会进步的体现,有助于国际接轨。另一方面,如果我们的幼儿从小只了解和喜欢外来的洋文化,那么,从小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从何谈起。中华子孙又怎么会名副其实呢?在幼儿园现有教材中,我们可以看到几个问题:第一,可选择的节日范围较小。其中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的节日,虽有所提及,但涉及面不广,在新编教材中仅有中秋、元宵、新年等几个节日,但对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没有编录在内,幼儿接触的机会较少。第二,利用节日资源进行的活动内容和形式不够丰富。在现有教材中所涉及相关的节日活动比较单一,缺乏多样的活动形式,没有更深入地挖掘与节日相关的文化内涵,一些互动活动途径也受到了限制,如清明节、重阳节等节日活动其实不仅可以在幼儿园内进行活动,还可以走出幼儿园在家庭、社区中渗透。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四、二一”的家庭中成长,在“独占、独有、独享”的环境中成长,他们的物质需要:吃、喝、穿等最先得到满足,情感表达:喜、怒、哀、乐等最先得到关注,他们是家中的小太阳,小公主,一切东西都是他们的,他们只知道别人为他们服务,体会不到别人给予的爱,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却不懂主动去关心周围的人和事物。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关爱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富有爱心的人,更容易成功。因此从小对幼儿进行关爱教育他人的教育就变的十分有益了。
二、推广的意义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我们深入贯彻和实施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探索出家园配合开展民俗节庆活动以及本国节日资源背后的民族文化教育,并让孩子初步感知、体验传统民俗节日热烈喜庆、欢快等浓浓的节日氛围,初步了解健康的民俗习惯及社会规范,培养其关爱他人的情感有重要意义。
1、实际感受中国民俗节庆活动浓浓的节日气氛,培养幼儿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精神,培养幼儿的关爱他人的情感。
2、有利于提高家长育儿水平,形成家园互动、家幼互动的良好教育局面。
三、研究目标:
1、探索民俗节庆活动与学习课程、家庭、社区有机整合,培养幼儿关爱他人的情感。
2、贯彻《纲要》《指南》精神,推进二期课改实践,提升教师教学的设计能力、研究能力。
四、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
2、参与观察法
3、个案研究法
五、研究时间:
2006.7——2007.7
六、研究对象:
向阳幼儿园小班幼儿共25人
七、内容:
1、 幼儿园节庆活动与学习课程的整合,目标的定位,内容的选择,活动的形式等。
2、 节庆活动与家庭、社区资源的整合。
3、培养幼儿关爱同伴、家人、老师、动植物的情感。
八、课题研究的步骤:
整个研究过程共需一年时间,步骤如下:
(1)、准备阶段(2006年7月—2006年10月)。选题、查阅和收集文献资料、组织学习、确定方法、设计研究方案。
(2)、实施阶段 (2006年9月——2007年6月)。实施研究过程,收集事实材料;
依据目标和方法、措施,开展研究,及时评价和调整,进行阶段性成果汇报。
(3)、总结阶段(2007年6月——2007年7月)。整理加工资料、完成结题的各项工作,总结成果,撰写研究报告。
九、研究成效:
教育引导幼儿学会关爱,是现代社会的一项紧迫的任务。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倍受大人的关照和呵护,骄娇二气在幼儿中相当严重,惟我独尊,以自我为中心等现象相当普遍。而幼儿期又是情感培养的重要时期,处于这个阶段的幼儿思维具体形象,可塑性强,所以在这个时期培养幼儿的关爱情感,是促使幼儿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我结合幼儿园的园本特色,开展了利用传统民俗节日教育对幼儿进行关爱情感的培养,收集、梳理了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民俗节庆活动的素材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自主设计了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过节方案,通过与主题活动相整合,节日环境互动,节日亲子活动等途径对幼儿进行关爱情感的培养。让幼儿在初步了解我国传统民俗节日,体验节日的愉快的同时,萌发关爱父母、关爱老人、关爱同伴等健康情感与品德。
一、民俗节庆活动与班级的主题活动相整合,培养幼儿关爱他人的情感
在二期课改的背景下,幼儿的学习活动都是以主题的形式开展,教师因充分挖掘民俗节庆活动中的民族教育资源与班级的主题活动相整合,培养幼儿关爱他人的情感。如:“清明节”与“春天”这一主题的有机整合。清明节的习俗里除了对逝去先人的追思,还包含了踏青,植树、放风筝等习俗,而这些习俗与“春天”这一主题中内容能有机的整合。清明节有植树的习俗,我们就将它与幼儿园的种植活动相整合,让每位幼儿在小花盆里种上种子宝宝,幼儿每天都要给种子宝宝浇浇水,让种子宝宝晒太阳,和种子宝宝说说话,回家了也要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和种子宝宝说再见,当幼儿看到自己亲手种下的种子宝宝发出了嫩芽,大声得叫了起来:“老师,我种的种子宝宝发芽了。”在这些活动中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和对父母关爱的情感。
“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我们将它与夏天的主题相结合,培养幼儿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以及关爱自己的情感。
二、民俗节庆环境创设与班级环境相整合,培养幼儿关爱他人的情感
环境对幼儿教育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因充分把握这一隐性教育因素,使它发挥最大的教育功能。如: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到了,教室里到处充满了浓浓的节日气氛。玻璃窗上贴上了幼儿染色的窗花,教室里挂上了师生共同制作的鞭炮、灯笼,花瓶里插上了幼儿自制的银柳,要过节了,小动物们也来参加我们的节日聚会了,墙上的小动物穿上了新衣围坐在桌边吃起了年夜饭。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感受到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和同伴老师共同制作的乐趣,也培养了幼儿关爱小动物的情感。
又如“清明节”老师将清明节的习俗用剪纸的形式展示在墙面上,并配上幼儿活动的照片。“中秋节”到了,在教室的墙上贴上了赏月图,嫦娥奔月图,请幼儿每人带一只月饼到幼儿园与同伴一起过中秋节,品尝毛豆、芋艿、月饼,通过活动让幼儿学会分享,体验了与同伴一起过节的欢快。端午节到了在教室里挂艾枝,悬菖蒲。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感受这些民俗节日的习俗。
三、民俗节庆活动与亲子活动相整合,培养幼儿关爱他人的情感
民俗节日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家中过的,因此我们首先要让家长了解民俗节日教育的意义,得到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共同架起一座节日教育的桥梁,家园一致,使节日教育产生良好的教育效应。让孩子在节日亲子活动中积累过节经验、感受节日的快乐,同时体验亲子间互相关爱、互相合作的快乐。
九月初九重阳节有赏菊,登高的习俗,在近年九九重阳又被赋予新的意义,重阳节也叫老人节,利用这一民俗节庆培养幼儿关爱家中的老人。在活动开展前,先与孩子的父母取得联系,让家长知道开展此活动的意义,目标及要求,并让家长配合幼儿园开展活动。如和孩子一起为老人挑选一份节日礼物,在在家中为孩子做榜样尊敬老人,关爱老人,将孩子在家如何关爱老人的表现反馈给老师,在班中还开展了“家中的老人是怎么关心我们的” “你知道家中老人的生肖吗?”的谈话活动,和老师同伴一起到公园赏菊,请家中的老人到幼儿园和我们一起庆祝“敬老节”等活动,在主题墙面布置了重阳节习俗的图片、开展活动的照片等。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幼儿学会了关爱老人,尊敬老人。孩子回家看见老人累了,会帮老人敲敲腿、捶捶背,一些平时爱对老人发脾气的幼儿也有了明显的进步。
又如端午节民间有划龙舟的习俗,在节前让幼儿回家与家长共同制作了划龙舟所需的桨,老师为幼儿准备了用纸盒做的龙舟,在端午节这天,在班中开展了“划龙舟”活动,让幼儿感受欢快热闹的气氛,一些家长还带来了自己利用费旧材料制作的龙舟模型。“元宵节”家长和幼儿一起制作漂亮的灯笼,“端午节”开展了制作香袋比赛,“中秋节”与孩子一起学做月饼等活动在家长的大力支持下也得以顺利地开展。并让家长注重每个民俗节日的习俗,让幼儿不仅在幼儿园能感受节日的气氛,在家中也能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气氛,激发幼儿关爱他人的情感。
四、民俗节庆活动与社区资源相整合,培养幼儿关爱他人的情感
《指南》中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家庭、社区及周边环境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
如“清明节”到了带幼儿到幼儿园边上乔家栅点心店参观,并请里面的阿姨介绍青团的品种以及制作方法,向阿姨了解青团供应的时间是否在清明节前后,从而加深幼儿对清明节的饮食习俗的了解;到周边的公园去踏青,找春天。“端午节”到了,请周边社区的奶奶、孩子的奶奶来园和幼儿一起包粽子,说到粽子,可以说人人都吃过,但包粽子对孩子们来说是第一次,虽然在活动前看了许多不同外型粽子的图片,也让家长带幼儿品尝了不同口味的粽子,但幼儿从没看见过如何包粽子以及包粽子所需的材料,通过活动使他们对包粽子所需的材料有了感性的认识,一些幼儿说我最喜欢吃肉粽,原来包肉粽先要用酱油拌好米才能包,原来蜜枣是这样的。。。。。。幼儿围在奶奶的周围,看着奶奶动作利索的包了一个又一个,有长长地枕头粽,小小地三角粽,还有小脚粽,也想自己来试一试。于是给了幼儿粽叶及米等,跟着奶奶学起了包粽子,看着奶奶挺容易的将米包进了粽叶,手一翻,一捏、扎上绳子,一只粽子就完成了,可到了自己手里,粽叶却怎么也不能把米包住,最后还是在奶奶的帮助下终于完成了一只粽子。中午吃完饭带幼儿去问出房间的阿姨,你们烧粽子要放些什么东西?要烧多久呀?阿姨告诉幼儿烧粽子需要放水,大概要烧一个下午。在粽子品尝活动中,先让幼儿观察包进去的材料和烧熟的粽子一样吗?让幼儿通过比较对包粽子的过程有了更深的了解,幼儿吃着自己和奶奶一起完成的粽子,觉得特别的香,连一些平时特别吃饭特没食欲的幼儿也吃得津津有味。一些幼儿回家还向家长介绍了今天的包粽子活动,最后对家长说包粽子太难了,这些奶奶的本领真大啊!中秋节到了,请面包房的叔叔来园教幼儿和爸爸妈妈做月饼。 通过这些活动使幼儿体会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人们辛勤的劳动,要尊重他们的劳动,激发幼儿关爱他人的情感。
五、反思:
中华文明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随着社会的变迁,人类文明的进步,节日的内容日益广泛,因此对于现代幼儿教育工作者来说,除了让幼儿不忘我国传统民俗节日,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外,更应该关注那些与现代社会发展紧密相连的现代文化节日,如:环境日、交通日、粮食日等。充分挖掘现代节日的教育内容对孩子开展节日教育,让节日教育富有浓浓的现代气息,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此外,传统民俗节日教育范围也可以从汉族扩大到其他兄弟民族及国外的一些传统节日,让孩子初步接触一些多元的节日文化,这有利于孩子的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