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课题研究,将中班幼儿作为实验对象,中班教师作为案例研究的实践操作者以及收集者,利用案例研究的方法,结合调查研究、观察、文献资料等研究手段,针对教师在架构学习性区域活动中如何落实主题核心经验作为研究主要内容,梳理了中班主题相关核心经验,积累了相关实践案例,分别总结了设计与实践这两方面的策略,即“设计学习性区域活动方案时的思考”要注意三个“把握”——“把握中班主题活动的特点”、“把握经验之间纵向与横向的关系”、“把握赋予知识经验人文性的契机”;“设计思路的落实与实践,材料是关键”——“关注各领域的平衡性,设计、制作材料”、“根据孩子的兴趣选择材料呈现的方式”“根据幼儿发展的需要,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根据观察不断思考,调整材料”。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设计操作的思路与经验。
一、问题的提出
本次研究在明确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关于学习性区域活动的要求以及精神,结合了教师调查问卷评估报告,以及依据幼儿的发展优弱势,反思幼儿园课程的弱势,分析教师的瓶颈后,最终确立了此次研究的内容与方向。
我们发现:教师对于主题核心经验的认识不清晰;如何在学习性区域活动的设计中体现核心经验的能力比较的缺乏。以此,我们就在实践过程中,如何在学习性区域活动中落实主题核心经验?有哪些实践策略?作为我们主要研究解决的内容与问题。
我们相信,有效的学习性区域活动,对于幼儿,不仅可以通过感知、动作、表象等与客体交往、与具体材料的互相作用中来积累经验,同时还可以提升幼儿的学习质量,使这一活动样式真正发挥其在集体教学中所无法替代的价值。对于教师,可以让其真正实现“减负增效”,避免无为的“创生”、无效的 “设计”,让教师聚精会神地研究幼儿,推动幼儿在个别化学习中发展。
概念界定:
核心——核心是指事物最主要且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那一部分。
经验——教师本人“经历过、验证过,可操作、有效果”。 从已发生的事件中获取的知识。
学习性区域活动——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幼儿园课程目标服务的。幼儿在区域中可以自主选择与操作,可以对已有的经验加以巩固和扩展。为了让幼儿能更好地巩固和深化主题内容,因此我们老师深入探索和研究,力求使区域活动和课程的主题活动真正地走向融合。
二、 研究方法与过程
本课题研究以中班幼儿为研究对象,首先,用调查研究,了解教师在实施落实学习性区域活动中的困惑及需求;其次,利用观察法,在学习性区域活动中及时观察幼儿,把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记录备案,分析其性质,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再结合文献资料,从网络、书籍中查找和收集详实的资料和信息,使研究更具有科学性和规范性;最后,用案例研究的形式,以学习性区域活动的案例,分析实施学习性区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改进调整案例中的学习性区域活动,对比效果,梳理总结经验。
三、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教师进行的问卷调查,了解教师在实施落实学习性区域活动中的困惑及需求。在统计数据后我们发现:
(一)教师对于“学习性区域活动的认识”普遍处于较高的水平,达到100%,所有教师都认为学习性区域活动作为学习活动的另一种方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对于“学习性区域活动的特性以及价值”,有57%的教师认为激发了幼儿学习的自主性,21%的教师认为是主题活动的延伸,22%的教师认为是一种玩中学、做中学的游戏模式,由此可见,教师对于学习性区域活动的价值和作用的认识有待更全面的提高。
(三)对于“核心经验的了解途径”调查得出,85%的教师通过《学习活动》了解;25%的教师通过《上海托幼》主题活动篇了解。
(四)对于“如何落实核心经验”教师都处于比较困惑,或者无从下手的阶段。
总体而言,基于对我园教师就“主题核心经验背景下架构学习性区域活动”的调查,我发现:教师们对于学习性区域活动的认知正在逐步提高,在幼儿一日活动中学习性区域活动的时间得到有效的保证,教师们花了很多的精力、人力和财力用于设计、开展学习性区域活动,但是往往忽略了核心经验的落实,导致学习型区域活动的趣味性、有效性、层次性、多功能性等没有完全的体现。因此,这也更进一步的证实了此次研究的价值和用途。
四、 讨论与建议
根据实践,我们提出了两方面的讨论:
(一) 主题核心经验的分析与解读,要做哪些方面的思考?我们得出,架构并实施中班主题活动下的学习性区域活动,首先要明确每个主题活动的核心经验是什么,教材中的“内容要求”与《课程指南》中的学习经验是什么关系,在实施过程中我们要研究教材,把握主题“内容与要求”之间纵向与横向相互关系,要研究幼儿,把握主题的“内容要求”与幼儿的已有经验和主观体验的关系。
(二) 如何将核心经验在学习性区域活动中适宜的体现?将设想转换成实践操作,这个过程中老师除了要还原脑海中对这份材料原本的图像外,还要对制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瓶颈进行不断地调整、修改,最终出来的材料仅是“初稿”。接下来还要通过对孩子与材料的互动观察,捕捉问题,思考对策,从而在反复地调整中使材料达到适宜。因此,要完成这关键的一步,材料投放十分重要。
因此,要让主题核心经验有效的落实到学习性区域活动中,核心经验的分析解读与实践过程中的材料投放,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五、结论
核心经验篇——设计学习性区域活动方案时的思考
架构并实施中班主题活动下的学习性区域活动,首先要明确每个主题活动的核心经验是什么,教材中的“内容要求”与《课程指南》中的学习经验是什么关系,在实施过程中我们要研究教材,把握主题“内容与要求”之间纵向与横向相互关系,要研究幼儿,把握主题的“内容要求”与幼儿的已有经验和主观体验的关系。
(一)把握中班主题活动的特点以及中班幼儿年龄特点,获得适当经验
纵观3-6岁《学习活动》,我们发现在纷繁主题的内容与要求中,我们可以把那么多的主题归为几大块面,也就是大班的八大主题。所有的内容都能在这些主题中找到根基。主题的核心经验指向可以有所侧重,不同的年龄阶段达到的经验水平具有不同的层次性,主要表现在引导孩子关注的视角越来越大,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人、事、物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复杂。
纵向地看三个年龄段的主题活动,我们会感受到它们之间既有差别又有关联。关联是其素材之间是相互包容的,诸如:小班的《小宝宝》——到中班的《我爱我家》——再到大班的《我是中国人》,让孩子认识自己入手到关注身边亲近的人,到周边的环境、风俗等。差别是它们所承载的经验点不同,是随孩子年龄段增长而层层递进的,来拓展孩子对这一素材内容的认识。其次其主题结构也不同,小班是点状,每个主题的点也不多,在开展过程中一般是2、3个主题进的。而中班是线状的,一般由4—6个线索组成,实施时间为三周左右。大班是网络状的,一般由主题和子主题组成,实施时间为一个多月。
同时,把握中班幼儿年龄段经验水平和获得经验的适当时机也是很重要的, 为什么把“玩具总动员(中) ”、“幼儿园里朋友多(中)”等主题内容安排在中班而不是小班、大班。并不是说小班、大班不需要这方面的经验,例如 :随着中班幼儿的交往范围扩大,中班幼儿共同相处、交往过程中矛盾最多,因此,学习各种玩具的操作方法,学习交往的技能轮流玩,共同完成一件事,交往的方式,获得合作规则的意识和行为规范经验是很重要的。这些经验的获得不仅仅停留在会讲道理,讲故事,而更应该通过活动,使他们的行为发生变化,真正获得经验。
因此,由于中班处于小班和大班之间,事先对其主题活动经验点的把握和特点的分析就尤为重要,为过程中凸显和诠释好它承上启下的作用服务。
(二)把握经验之间纵向与横向的关系
1、经验积累是连续的过程
每一个主题的系列所呈现的核心内容与要求是螺旋上升的,经验积累的连续过程,后者往往包含着前者,在前者的基础上不断地提升经验。关注经验积累的连续性和重复性的长程过程。也就是同一经验指向的主题,在内容与要求上的体现是不同的。
例:春夏和秋冬主题
小班:感受季节特征最明显的季节,冬季和夏季,所以小班没有安排春秋的主题。强调与自身的感觉结合起来。冷、热。
中班:侧重在每个季节中,动物和人们所做的事,植物的明显变化。人和动物过冬和度夏的方法,春天的万物生长,秋天的鸟叫虫鸣,人们忙着收获。
大班:重点在于探究发现春夏秋冬渐渐变化过程和轮换的顺序。与季节变化相关的气象特点风、云、雷、雨的变化,以及季节、气象对人们的影响和关系。
例:我自己
小班:主要是运用身体的某些部位做做游戏。如:用手和脚拍拍踏踏,用大拇指,小手指勾一勾,用耳朵听辨各种声音,发展感知觉。
中班:认识身体主要部分的外形特征,以及作用于外界事物后的迹象和产生的联想。如,小手指按印泥联想成小人国,用脚的不同部位走路,脚尖、脚跟、脚边走路变成滑稽脚先生。从墙角的一条缝隙里看出想象的世界精彩无比。
大班可重点探索身体的哪些部位会活动,探索人和人有哪些不一样,欣赏和保护,关注自己和别人的心理需求。
2、经验之间是自然的融合
虽然每个主题的“内容与要求”有核心经验指向,但是在具体活动的展开之中,也追求在活动过程中的有机整合。其实在“内容与要求中可见一斑”。
分析:见有方框内容与要求。
例:知道我是人群中的一个。人群中的一个,其实就隐含着数量关系,也可结合此内容学习相应的数知识,如点数、估算,计算等。
例:尝试用实验、比较、记录等方法,感知水的特性,在获得知识经验的同时获得学习的方法。
例:了解我国许多有名的人物和他们的事迹, 就包含了收集信息,阅读图书,倾听讲述等经验的获得。
例:感受大自然美丽的景象,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与体验。可以引导孩子充分地感受自然景象,也可以是欣赏艺术化的美景,并学习多样化的艺术表达方式来表现美。
例:比较四季的明显不同,初步了解四季轮换的顺序。星期、月、年、四季、都是时间的概念。
例:体会我们已经长大,并以愉快的心情迎接毕业。引导幼儿体会事件发生的顺序感:如回忆过去,讲讲现在,预想未来……就是对长时间的感受。
细细地分析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实施“内容与要求”的过程中,要把握有机的整合,当然并不说“内容与要求”中没有提到的就不能整合。我们完全可以根据需要有机整合。既不单一实施,也可以有所侧重。
每一个点的活动展开尽量围绕着“内容与要求”这条主线这条基本主线,关注整个过程中的每一个活动点对儿童整体的影响。
(三)把握赋予知识经验人文性的契机
1、接纳幼儿积累经验的方式
在引导儿童亲近自然,接触社会的过程中获得各种经验的过程中,我们要重视理解儿童对世界的主观体验与解释,用他们自己的方式作用外部世界。
例如:《常见的用具》
内容与要求:
(1)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用具,了解它们不同的用途。
(2)愿意学习使用一些简单的用具,体会它们能给人们带来方便和快乐。
也许幼儿会按长的、短的、粗的、细的进行分类的了解,这些分类也许并不科学,严谨,充满着孩子的积累经验主观体验,我们完全可以接纳孩子了解事物的方式,鞋子的分类往往不是从知识来分类的,而是经验的角度来分类的,爸爸用的,妈妈用的,我用的等。儿童的学习方式启发我们不必过于强调知识经验的客观性、标准性,唯一性,要理解儿童富有主观色彩的感受与体验,支持儿童用自己的方式来来诠释世界。
2、关注幼儿自身需要
关心、保护自己的需要,适应环境社会的需要,情感表达的需要,其实细细地体味,经验也好,内容与要求也好都体现一种浓浓的人情味。
感知夏天的热和冬季冷还有重要的目的是要引导儿童参加各种使身体凉快的活动和参加暖和身体的活动。
实践操作篇——将设计思路具体落实成适宜幼儿的操作与学习,材料是关键
将设想转换成实践操作,这个过程中老师除了要还原脑海中对这份材料原本的图像外,还要对制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瓶颈进行不断地调整、修改,最终出来的材料仅是“初稿”。接下来还要通过对孩子与材料的互动观察,捕捉问题,思考对策,从而在反复地调整中使材料达到适宜。因此,要完成这关键的一步,我们总结出如下要点:
(一)关注各领域的平衡性,设计、制作材料。
在设想制作成材料中我们除了考虑各大领域课程的平衡外(即:美工、音乐、语言、计算等)。还要考虑每个领域所涉及内容的平衡,尤其我们较为忽视的语言区域,很多时候我们会看到老师在该区域投放一些书籍、手偶等材料就好了,说明她没有对该领域所涉及的内容进行好好的分析。其实语言领域的内容涉及倾听、讲述、早期阅读、文学作品等,我们创设了“故事剧场”的布景、“皮影戏”提供幕布和背景图片、录音对白等,来补充语言区材料,平衡该领域的内容,推进孩子在多形式的感受中积累相关的主题经验,让他们会听、乐说。老师要学会先学习了解各领域设计的内容,带着平衡大小领域内容的思路来设计、制作材料,一定会在材料呈现的形式上更为丰富,给孩子更多选择权。
(二)根据孩子的兴趣选择材料呈现的方式。
中班孩子喜欢怎么样的操作材料?怎样地摆弄方式是最能吸引他们的?除了不断地反问自己外,一定的观察、了解孩子很重要。因此在不断地摸索中我们总结出:镶嵌类的材料——你可以利用这种方式进行形拼形、数物对应等材料的呈现;串珠类的材料——精细动作、排序等内容的练习;带有情境的小实验——气球公园、颜色变变变,提供各种材料的探究。益智类的材料——火眼金睛、眼明手快等桌游材料,由局部判断整体,锻炼观察、比较等能力。我们可以借助这些孩子感兴趣的操作方式来呈现我们设计的材料,引发他们操作摆弄的兴趣。
(三)根据幼儿发展的需要,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
学习性区域活动的材料,是操作的工具、探索的学具,是幼儿学习的物质基础。什么样的材料,就可引发相应的活动,达到相应的目标。学习性区角活动的材料一定要有层次,以便于不同水平的幼儿按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如:“配对”,可以是大小瓶盖与瓶子的匹配(大小配对):可以是数板与数形的匹配(形状配对);还可以是圆点卡与数字的匹配(数量配对)。又如,学习剪纸练习区,可以从随意剪纸--剪粗条--剪细条纸--剪曲线条纸;从剪报纸--剪吹塑纸--剪皱纹纸;从剪纸--剪布--剪麻布等等。同一班级幼儿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就要对不同层次的幼儿提出不同要求,提供不同的材料,如语言角“看图讲述”中,能力较弱的幼儿可提供录音机、磁带,让幼儿学习仔细认真地听故事,能力中等的可提供图书,让幼儿自己会看图讲故事,能力强的可提供故事的部分情节,让幼儿自己想象故事的发展并讲述。材料不同,难易度不一,可以充分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使学习活动真正体现下能保底,上不封顶的要求。总之,在学习性区角活动中,材料是影响幼儿学习、探索的重要因素。材料的投放一定要具有层次性、多样性、开放性和暗示性,使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积累各种经验。
(四)根据观察不断思考,调整材料。
在实践中我们最大的体会是任何材料的第一次投放,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材料的操作性不强、材料的数量、种类不丰富、材料的结构性太高等等。有的问题很明显,但有的时候却要你静下心去分析问题。因此,材料投放后我们要学会观察,有力锻炼我们自主发现问题的能力,验证我们提出的解决策略是否明确,是否能推进孩子的操作,为孩子的动手、动脑嫁接桥梁,从而使个别化学习材料更适宜于孩子的需求和发展。
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要加强指导语的艺术性。中班应采取启发诱导的语言,中班幼儿语言有了一定的发展,理解语意的能力由逐渐增强了,与小班幼儿相比有了一定的社会经验、交往意识,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就要运用带有启发性、建议性的语言来指导引导孩子们,主动地去参与活动。
由此,我们总结出,在分析主题核心经验时,我们可以借助“一个围绕,三个把握”即围绕《课程指南》内容与要求;把握中班主题活动内容与要求的特点;把握核心经验之间纵向横向的关系;把握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方式。这些策略,帮助我们教师全面、客观的分析主题经验,才能更有的放矢的去设计学习性区域活动,让学习性区域活动充分发挥其延伸性、个别化、自主性的特点,展现其作为学习活动另一种学习方式的魅力。
明确了主题核心经验的要点,如何围绕这些要点去架构设计学习性区域活动呢?材料是关键。我们得出“一个关注、三个根据,”即关注领域间的平衡;根据孩子的兴趣选择材料的呈现方式、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提供不同层次的操作材料;根据观察调整材料的投放。如果说主题核心经验是一块基石,那么适宜的操作材料就是砖瓦,我们的策略就是水泥,那么学习性区域活动一定是有趣的、有效的、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