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感恩教育从小做起
触摸中体验快乐
对2-3岁婴幼儿采取半日制办学形式的思考与实践
对托班幼儿实施分享阅读活动引导的案例研究
科技幼教田林园“亲近自然、学做解放军”-----创设户外体育区域活动纪实
孩子午餐的学问
创设促进幼儿早期阅读的环境
理解幼儿、尊重幼儿
让阅读成为孩子生活中的一部分——主题背景下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
注重小组合作形式在学习活动的运用
从“水生动物园”主题,谈谈对二期课改的认识
主题背景下的环境创设
主题背景下的美术活动
案例:“我不玩!”
幼儿园小班体育游戏新设计
交大幼儿园
幼儿活动与环境创设的探索
培养小班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记录、反思、解读、重温
在游戏观察中发现、分析、指导、调整

 

 
 
 
 

感恩教育从小做起
2006-06-07  作者(来源):交大幼儿园 张莉

    一、 感恩教育的意义
    (一)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
    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修养,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人之常情。当今提倡和谐社会的建设,人际关系的和谐便是其中极其重要的一点。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淡。所以,学会“感恩”是社会公德的体现,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只要人人怀有感恩之心,处处心生感激之情,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就会拉近,世界也因此多一分阳光,少一点冷漠。这样也会使得我们所处的社会更文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融洽。
    (二)古今中外的感恩美德
    中国有古语云:“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中国的感恩教育源远流长,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据历史记载,汉初韩信功成名就后,费尽千辛万苦,寻到对自己有一瓢食之恩的漂母,优厚赡养以报其恩;诸葛亮感刘备三顾茅庐知遇之恩,尽管后主“乐不思蜀”,仍“鞠躬尽瘁。同样的,在西方国家有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感恩节”,这一天,很多西方人会赶回家里与父母团聚,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可见,无论古代还是现代,东方还是西方,感恩教育始终存在也必须存在。
    (三)幼儿阶段的开展感恩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幼儿阶段是一个人性格、习惯、品德形成的重要阶段,在幼儿阶段进行感恩教育有着十分特殊的价值及意义。感恩教育”,就是为了让孩子学会感恩,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在享受着别人通过付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的生活。并从身边的亲人做起,通过爱父母、爱家庭,进而推己及人。因此,在幼儿阶段对其进行感恩教育,既是整个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对古今中外的传统美德的继承,同时对幼儿良好品德的习成和长远的发展都是极其重要的。
    二、 现状分析
    目睹当今的孩子,大多只知道一味的向父母、他人索要,却从不知道要感恩,更何从谈及回报。人民网上曾刊登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心酸父亲的来信》,讲的是一位大学生在考入大学之后,频频给高中女同学来信,却想不到给想念自己的父母去信,破天荒的去了一封信,却是向已下岗的父母虚报学费,索要钱财,已供自己出入卡拉OK酒吧餐厅。这份辛酸父亲来信的背后隐藏的是什么呢?当前,普遍家长对独生子女的溺爱,再加上“再穷不能穷孩子”的传统教育观念,致使孩子不知道“一粥一饭来之不易”的道理,有的孩子更不体谅父母的艰辛,哪怕父母节衣缩食供孩子上学,也被孩子认为理所当然。“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我们的孩子却根本没有感恩意识,这就丧失了做人的最起码道德。
    三、 幼儿感恩教育的对策与思考
    为了改变现在的孩子惟我独尊的心理状态,让孩子对周围给予自己关爱的人心存感激。因此,感恩教育必须受到重视,在幼儿时期,我们就应教育孩子学尊敬他人、感恩父母、回报社会。
    (一)家庭教育
    在这里,最为推崇且最为有效的是言传身教:即随时用自己的言行有意识地给孩子以正确的潜移默化的诱导和暗示。优良的示范是最好的说服和教育。家长若能自己以身作则,处处学会感恩,对给予自己关怀和帮助的人抱有感激之心,长此以往,定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理想教育境界。另外,引导幼儿感受生活也十分重要。前不久我曾看到这样一篇文章,文章的作者在洛杉矶郊县的一个小餐厅里,发现3个黑人孩子在餐桌上埋头给母亲写感谢信。信里写道: “路边的野花开得真漂亮”、“昨天吃的比萨饼很香”、“昨天妈妈给我讲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等等。感受生活,记录幸福的一点一滴原来也是一种感恩。我想,这些孩子的父母一定十分注重引导孩子去关注、感受生活,否则孩子的信就不会这样写。
    (二)学校教育
    感恩教育在学校德育教育中不能缺席。现在,我们在幼儿园中就十分重视“感恩教育”。要培养孩子的感恩心,首先要让孩子体验一下辛苦,即进行吃苦教育。比如:让孩子将装有物品的书包背在胸前,进行活动、游戏,使他们体会到妈妈怀孕时的辛苦,从而心生感激之情。又如:让孩子担任“值日生工作”、做个“小帮手”,让他们帮助老师、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体会劳动的辛苦。比较常用的还有节日教育,即结合各个节日对孩子进行一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例如:“三八妇女节”进行爱妈妈的主题教育活动:
    1、开展“我心中的好妈妈”“妈妈给了我很多很多”等谈话活动;
    2、开展“我为妈妈画张像”的画展;
    3、“妈妈,我爱你”,对妈妈说一句感谢或祝福的话;
    4、指导幼儿制作手工、工艺作品送给亲爱的妈妈;
    通过活动,旨在让孩子们体会到母亲为我们成长付出的辛劳,为母亲献上真诚的祝福,愿天下所有的母亲幸福快乐。同样,我们还可以结合“九九重阳节”进行敬老、爱老的教育;“教师节”进行尊敬、热爱教师的教育。使孩子知道得到父母、祖辈、老师的照料时要知道感激和道谢。还有布置“爱心作业”的形式也不错,让孩子回到家后给父母、祖父母洗洗脚、捶捶背、敲敲腿等,并要求持之以恒,这样,也能有所收获。总之,感恩教育并不是一阵风,也不是一朝一夕的教育,要如“滴水穿石”般一点一滴的,持之以恒的渗透到孩子的心灵,使孩子们从感受最深的身边人、身边事开始,学会感激父母、感激老师,感从感激父母老师开始,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再引导学会感激他人,感激社会,感激一切为自己的健康成长付出心血和汗水、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
    结束语:
    儿童教育专家郭建国教授说:“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他的人,更不会主动地帮助别人。”为了改变现在的孩子惟我独尊的心理状态,让孩子对周围给予自己关爱的人心存感激。因此,感恩教育势在必行。让我们相信,通过感恩教育,这些学会感激、经常心怀感激的莘莘学子,他们在人生道路上迈出的脚步将会更加坚实。


关闭窗口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1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