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温馨健康小常识
教师的自主发展需求决定专业能力的提高
咀嚼硬食有利大脑发育
露露拿手活,推广特色菜---科技幼教集团营养员技艺展示活动
五彩鲈鱼羹
沙司鸡饼
多给孩子吃海鱼
秋季小点心
秋季是调理孩子脾胃的好时机
科技幼教集团庆中秋活动新闻
在走近中借鉴 在交流中发展-----日本友好学术交流团参观科技幼教集团桂林园区
早餐鲜奶鸡肉粥
不可忽视玩具的安全和卫生
导师专业引领,提升培训价值——科技幼教集团李慰宜教师培训中心科学培训班进行阶段小结
“在讨论中发展,在分享中成长”—记科技幼教集团青年教师教学研究沙龙
“哪些食物不能一起吃”
科技幼教田林园家园携手寻找“养乐多”的秘密
夏季小儿手足口病预防宣传保健知识二则
健康教育从幼儿做起
浅谈幼儿科学探索能力的培养

 

 
 
 
 

对托班幼儿实施分享阅读活动引导的案例研究
2006-05-12  作者(来源):上海科技幼教集团 李慧

    分享阅读主要是指在轻松、愉快的亲密氛围中,成年人和儿童并非以学习为目的,共同阅读一本书的类似游戏的活动。其核心价值在于以轻松愉快的方式培养儿童阅读能力和兴趣,它可以让孩子感受阅读、享受阅读,是让幼儿从“听故事”过渡到“读故事”的安全桥梁;它不以识字为目的,却可以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汉字;他强调的是父母、教师与孩子一起阅读,共同分享其快乐,也是一种社会性互动的过程。
    随着全球对早期教育的重视,全语言教育理论观下的分享阅读活动的对象,也在年龄上逐步的前移到 0-3 岁, 0-3 岁的婴幼儿时期是个体生理发育和技能发育最迅速最重要的时期,在此间他们经过感觉——运动的探索,已初步形成了因果关系的观念,为早期的阅读垫下了身心发展的基础,但此年龄段的幼儿往往是按照自身的大纲发展的,有着其独特的年龄特征:思维存在于行动之中、喜欢模仿、喜欢好奇、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情绪上易受感染等等。因而对此年龄段幼儿实施分享阅读活动的引导必须要有一定的技巧和艺术,在此本人想通过几则案例的透视和分析与大家共享对托班幼儿实施分享阅读活动引导的一些教育教学策略。
    一、创设适宜的环境,以境激情。
    创设温馨、适宜、家一样的阅读环境,对托班幼儿的分享阅读活动显得尤为重要。因而,在对托班幼儿初次实施分享阅读活动时,我首先对我们的娃娃家环境又进行了精心的布置,拓展了一下家的空间,铺上漂亮的地毯,多添置了几个沙发和软垫,我来做妈妈,他们做宝宝,自由的围坐在我的周围,生情并茂的讲述着故事,以妈妈的亲切、爱抚,家的情境激发着宝宝喜欢阅读喜欢听故事的情感。
案例描述:
    分享阅读活动的时间到了,老师以轻柔温馨的音乐提醒着宝宝来到了娃娃家围圆而做。“今天妈妈给你们带来了一件神秘的礼物,猜猜看会是什么?”我故作神秘的指着用布蒙住的大书对幼儿说。此时,所有的幼儿马上把注意力转移到了我这里。性急的阿历悄悄的把头钻到了蒙书的布下“哇,好大的书!”他的举动马上要引来几个宝宝的模仿。我赶紧一边用手轻轻的摸着蠢蠢欲动的小脑袋,一边神秘的说:“我们数到三,把它变出来好吗?”“好!”霎时,一双双的小眼睛又放出了光芒。   “ 1 、 2 、 3 !”“哇,好大的书!”、“上面有袜子”、“红袜子、黑袜子。” …… 我一边倾听着他们的发现,一边笑眯眯的象妈妈一样,开始了大书猜读的游戏 …… 此时,幼儿在我的引导下也在不知不觉中开始了阅读活动 ……
    二、提出一定的要求,以身作则。
    一个好习惯的养成,必将受用终身,因而要使托班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必须在他们理解的基础上,逐步的提出一定的阅读要求(轻轻的翻书、安静的阅读等)。基于幼儿爱模仿的年龄特点,作为老师的我们就必须首先树立正确的阅读榜样,时刻以良好的阅读习惯以身作则,来影响幼儿、熏陶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案例描述:
    在分享阅读的小书阅读环节里,宝宝们满足的拿着自己的小书,进行着所谓的阅读:墨墨倒拿着书仔细的看着封面;沛沛三下两下“刷刷刷”快速的翻着书,冬冬认真的边看边讲的一页一页的翻着书;文文得意的将书变成了帽子顶在了头上;智智则开心的将书变成了望远镜,瞄准了我 …… 为了不打扰其他宝宝的安静阅读,我轻轻的一个一个的来到了他们的身边,悄悄的把墨墨的书放正,手把手的教沛沛逐页的翻书,把文文、智智,顶在头上、做成望远镜的书逐一拿下,并交给她们正确的看书姿势和方法 …… 等全体孩子阅读的时间差不多时,我以“书宝宝哭的情境”,收回宝宝的注意力后,将几个不爱护书的表现讲给他们听,“书宝宝感觉到了痛才哭,你们喜欢书宝宝哭吗?”引起宝宝对自己生活经验的回忆,进而理解了老师的意思,与此同时,向全体宝宝提出了正确的看书要求,并以身作则,向宝宝示范正确的看书姿势和方法。
    三、选择适宜的教材,以动带读。
    托班幼儿对表象与符号的认识刚刚建立,他们正处于认识事物的阶段,因而构图生动,线条柔和,突出主要对象的画面语句简短的故事,最受孩子们的喜爱,也最适宜托班的孩子。基于好奇、好动的托班幼儿年龄特征,我常常带领幼儿一边用肢体的动作表现,一边引导宝宝用语言表达,使整个阅读活动有静有动,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描述:
    分享阅读:“三个小朋友”活动中,形象逼真,动作可爱的三个小朋友,一开始得到了宝宝的喜爱。但随着单一猜读活动的枯燥及情节的简单,宝宝们逐渐的失去了兴趣。此时,爱动的亮亮坐不住了,跟着老师的指读,竟象模象样的做起了动作,看到此处,此时的我灵机一动,立刻引导全体宝宝,用自己的身体一起来学学三个小朋友的动作和表情,( 1 、 2 、 3 走一走, 2 、 3 、 1 跑一跑, 3 、 2 、 1 跳一跳)霎时,分散的注意力,立刻被集中起来,时静时动的教学组织,在托班的分享阅读活动中,竟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
    四、利用家长的资源,同步促进。
    利用家长的资源,是有效引导托班幼儿进行分享阅读活动的有力保障。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能充分的利用家长的资源,并使家长能够接纳和接受教师有关分享阅读的一些新的教育理念、教育观点,将会同步促进托班幼儿分享阅读活动的有效和有质的开展。
    阅读是一个多元、复杂的历程,尤其是对托班幼儿进行阅读活动的引导,更需要我们教师能在实践的过程中寻找到合适的途径和方法,引导幼儿积累阅读的经验,循序渐进的建立起自主阅读的能力,帮助幼儿尽早进入知识的海洋。


关闭窗口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1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