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望德幼儿园“春天特别行动”
领略科学家风采,学习老劳模精神:望德幼儿园邀请老科学家萨本茂来园讲座
漕河泾幼儿园举行“教师礼仪知多少”活动
漕河泾幼儿园开展“我爱漕幼”师德演讲活动
漕河泾幼儿园举行第三届学术界展示暨党员岗位示范活动
漕河泾幼儿园青年教师向姐妹园开放活动
为孩子提供发展平台:记漕河泾幼儿园大班“特约小记者”活动
漕河泾幼儿园向市开放自主性游戏活动
漕河泾幼儿园保育工作细微之中处处有真情
漕河泾幼儿园向全区非教系统园长及骨干教师开放游戏活动
漕河泾幼儿园开展老园长叙旧座谈会
叙旧情,忆往事,看发展:漕河泾幼儿园开展老园长叙旧座谈会
漕幼花车,竞相媲美——记漕河泾幼儿园开展自制花车展览活动
小荷才露尖尖角——记漕河泾幼儿园青年教师培训活动
情暖祖国,歌颂中华——记漕河泾幼儿园“歌颂祖国60周年”诗歌朗诵比赛
情暖祖国,歌颂中华:记漕河泾幼儿园“歌颂祖国60周年”诗歌朗诵比赛
漕河泾幼儿园亲切慰问都江堰来沪学习教师
漕河泾幼儿园为师生成长共努力
细节之处,彰显服务理念:漕河泾幼儿园开展菜肴展示活动
漕河泾幼儿园每月举行环境维护日活动

 

 
 
 
 

培养小班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2005-09-02  作者(来源):漕河泾幼儿园 卫玲

    兴趣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唤醒状态和认识倾向,是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内在动力。当孩子对某一事物具有兴趣时,往往可以激发起他们的主动性和潜在能力。但由于数学本身隐藏于事物背后,具有抽象性的特点,因此,孩子们不可能对数学产生直接的兴趣,教师只有选择恰当的方法,内容和途径,才能间接地诱发孩子们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在培养小班幼儿对数学兴趣的过程中,我有以下体会。
一、数学教育的游戏化
    小班幼儿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相对较短,且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只有将抽象的数学知识渗透于游戏中,才能让孩子在轻松的氛围中快乐的学习,激发孩子对数学的兴趣。我认为,数学教育的游戏化包括形式的游戏化和操作的游戏化。形式的游戏化也就是在组织和开展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要与游戏相结合。比如:为了巩固幼儿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特征的理解,我通过创设让孩子们喂图形宝宝吃图形饼干,用图形钱到图形商店购买图形食品这样一个游戏情境帮助幼儿进一步区分三种图形的特征,同时,感知不同的图形集合。除了整个活动贯穿一种游戏情景形式外,在活动的部分环节也可运用游戏的形式。在教孩子认识区分上下时,进行到巩固和运用知识阶段,我让孩子们在墙上拼出双层小货车,然后担任小小搬运工,在货车的上层和下层,分别装入不同的货物,即巩固了方位概念,又将分类渗透于其中。幼儿获得知识,不能脱离其自身的实践,因此,数学活动非常强调在操作中的学习。但如果操作活动单一而枯燥,也会削弱孩子们的兴趣,将操作游戏化,能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而且,操作能否游戏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提供的操作材料是否包含游戏的因素。同样是学习排序,老师提供不同色,形的图形,孩子们按一定的规律粘贴在项链型的纸上,做成漂亮的装饰物,这样的操作过程显然要比单纯在白纸上排序图形效果要好得多。同样是学习并放对应,比多少,教师利用小动物与他们爱吃的食物相对应要比无联系的对应给孩子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游戏化的数学教育使孩子们乐在其中。
二、数学教育的生活化
    我们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一定的数量和数量关系,并以一定的形体存在于空间,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现实生活是形成数学概念的源泉,小班幼儿认识能力有限,运用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可以帮助幼儿有效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所以,小班数学教育还应力求生活化。比如:小班孩子对自己的身体很感兴趣,利用这一点,可以将很多的数学概念与他们的身体相联系,孩子们会在自己的身上找到许多头发,圆圆的黑眼珠,外套上的 4朵花,2个口袋。把自己的小手和爸爸妈妈的比一比就能分清大和小等等。数学教育的生活化还应体现在引导孩子在生活中运用已有的数学经验。给孩子的小毛巾,杯子贴上数字标签,在图形上加以装饰美化教室。老师经常发出诸如:“把玩具放在壁橱的第几格,排在谁前面,把长的拿给老师”这样的信号。生活化的数学教育使孩子们与数学不再遥远。
三、数学教育途径的多元化
    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它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因此,数学教育不仅仅限于专门的数学教育活动,它有着多元化的途径。绘画活动,手工活动,常识活动等都是可渗透的。就说绘画活动吧,孩子们画笔下的事物不必是写实的。它表现的往往是动植物简单的特征,这些特征中包括了众多图形、空间,量的数学概念,绘画的过程也就是这些数学概念生成和再生成的过程。数学教育途径的多元化要求教师做一个有心人,让幼儿的一日活动中通过各种渠道接受数学的信息。
    数学,抽象而富于逻辑,它对学前阶段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要把孩子引入这个神秘而绮丽的世界,让他们在这个世界中畅游,我确信,兴趣的培养是第一步。

关闭窗口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1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