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教学活动来源于幼儿生活:记田林一幼师生共同玩雪活动
田林一幼:让每个孩子都能快乐地游戏,有效地学习
窝沟封闭,保护牙齿:2010年9月20日全国“爱牙日”主题活动
田林第一幼儿园召开新生家长会
大手牵小手,快乐幼儿园:记田林第一幼儿园亲子活动
田林一幼举行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比赛
快乐的主题 学习的天地:田林一幼主题活动“香香的水果”
田林第一幼儿园举行09年大班毕业典礼
迎世博,田林一幼环保卫士社区行
书是我的好朋友:田林一幼举行读书节活动
田林一幼儿“小团队”活动计划助孩子快乐成长
今天我当家
田林第一幼儿园举办抗震救灾诗歌朗诵会
特殊的礼物 特殊的情
门厅展示让幼儿、家长和教师共同成长
感悟于同家长的交流
冰箱里的问题
雨天真快乐
小鸡捉虫
鞋宝宝要睡觉

 

 
 
 
 

孩子午餐的学问
2006-03-27  作者(来源):田林第一幼儿园 周菊梅

    随着社会的进步,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而每天的午餐则是一日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对小班的孩子来说,家长们关注的重点是:今天吃什么?我的孩子今天午餐吃得好吗?我的孩子不喜欢吃东西怎么办?我的孩子不会自己吃饭怎么办?这种种的怎么办?其原因是:由于孩子的年龄小,他们在家中受到的是无微不至的宠爱,不知不觉中,让孩子感到吃饭是大人要我吃的,我不吃你们会喂我吃……。这些“帮助行为”往往使孩子在集体生活中,出现了被动进餐、要人喂食、挑食,边吃边玩的坏习惯。
    如何让孩子能愉快的独立进餐,这是每个幼儿教师都在不断探索的工作。我在长期的实践中,认为小班第二学期是培养孩子良好的进餐习惯的最佳时期。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们已经经过了一学期的集体活动,熟悉了幼儿园的环境,以他们原有经验为基点,开展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的活动,向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的知识,这些都有助于孩子今后的生活,起到了奠基的作用。为此我是这样做的:
    1、详细了解——通过家访、与孩子交谈中,了解孩子的进餐习惯,个别孩子过敏的食物,孩子今天的身体状况,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2、注重观察——当幼儿在进餐时,要做个有心人,观察有否浪费现象,有否挑食情况,食量是否适当、孩子的咀嚼方法、孩子的坐姿、有否不卫生的现象等。
    3、趣味教育——加强餐前教育(采用猜一猜、闻一闻、看一看、说一说等有趣的形式,帮助幼儿认识各种食物,激起食欲,同时这也是培养语言交流和行为习惯的好机会)。
    4、游戏活动——开展“娃娃家”的游戏,让孩子在模仿“妈妈”喂娃娃的活动中,提高他们小肌肉的练习,在模仿中体验进餐的乐趣。
    5、有先有后——先就是:让吃得慢的孩子先吃。
后就是:等幼儿把全部的饭菜都吃完后再添汤,这样可以避免两种情况,一是:保证让幼儿吃到热汤。二是:保证幼儿不吃汤泡饭。
    6、榜样作用——教师要紧紧抓住小班孩子喜欢模仿的特点,,把观察到的好现象,进行及时的表扬,以此来暗示幼儿的行为,这比不许他们怎样做更有效。
    7、家长工作——利用家长会、家园联系册、家长园地的机会,介绍各种进餐经验诸如:营养法、给菜取名法、少盛多添法、榜样示范法等多种让孩子吃饭的好方法。
    下面就我本学期带的小班(26名孩子),经过一个月的培养,孩子的午餐情况对比:

开学时的进餐情况   

能独立进餐

自己吃一半

老师喂一半

完全需要

喂食

挑食现象

边吃边玩

收拾餐具

8人

8人

10人

13人

11人

0人

现在的进餐情况

能独立进餐

自己吃一半

老师喂一半

完全需要喂食

挑食现象

边吃边玩

主动收拾餐具

需要老师提示收拾餐具

21人

5人

0人

5人

2人

22人

4人

    以上的数据充分说明了孩子的午餐管理是一门大学问,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不断的研究、去学习,以此积累相关的经验,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闭窗口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1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