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科学活动中教师的有效提问促进大班幼儿求异思维的案例研究
幼儿园环保教育园本化实施的探索
打造幼儿园教育教学环境,促进幼儿园“悦”文化建设
浅谈小班自主性游戏材料与行为的关系
在头脑奥林匹克系列活动中培养幼儿创新意识的实践意义
培养大班幼儿科学探索活动中记录能力的实践研究
“美在墨韵”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实践研究
轮胎上的“巨人”—支持幼儿多种动作体验的实践与思考
小小趣味“自然角”小小趣味“自然角”
以弟子规故事为载体,小班生活礼仪教育的研究
小班幼儿玩色活动中表现能力培养的研究
在自由活动中促进小班幼儿良好社会性行为发展的实践研究
浅议运用多媒体提高中班幼儿在分享交流环节中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互动中显现主题墙价值——《主题墙创设的策略研究》
信息技术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现况研究
引导幼儿学习观察生活,梳理生活经验
关于父母对幼儿攻击性行为信念的调查研究
融于“情”创于“美”
大班幼儿值日生工作中关于责任感培养的实践研究
学会放手、给予支持——小班幼儿拼图活动的观察与指导

 

 
 
 
 

浅议小班角色游戏材料提供的策略推进幼儿发展
2020-08-28  作者(来源):上海市徐汇区果果幼儿园 严俐莺

浅议小班角色游戏材料提供的策略推进幼儿发展

上海市徐汇区果果幼儿园  严俐莺

摘要:材料是游戏的物质支柱,是幼儿游戏的工具,离开了游戏材料,幼儿就没办法顺利开展游戏。玩具及游戏材料提供的种类、数量都对幼儿的游戏交往、游戏水平产生重大影响。如何从角色游戏材料的投放中丰富幼儿的角色认知,密切幼儿角色之间的交流,对推动小班幼儿角色游戏水平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小班 角色游戏 材料提供 低结构  高结构

正文:

虽然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但在教育实践中,特别是小班,往往容易忽视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将幼儿自发的游戏演变为教师主导的游戏。从前我也曾认为小班幼儿生活经验不丰富,游戏内容简单,游戏中摆弄材料多,交往少,甚至常常情绪不稳定难以开展游戏。但是,在关注游戏材料投放的关键后,我发现许多困惑都迎刃而解。

一、角色游戏材料投放的问题

1.教师无法适时调整:在小班角色游戏中,教师投放材料后缺乏进步的观察与调整的能力,材料不能及时更新与跟进。

2.材料无人问津现象:有的区域教师精心的设计和摆设游戏材料,结果幼儿却不感兴趣,无人问津。

3.无序活动现象:活动中孩子们满足于操作材料时的体验,但材料摆放出现无序现象,材料摆放混乱。

这些问题的产生,阻碍了游戏的推进,让人不得不思考如何有效投放材料推进幼儿游戏水平发展。

《幼儿游戏理论》中将角色游戏中的游戏材料,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1. 实物。

2. 模拟物:这是实物的小型复制品,经过专门制造的形象玩具。

3.多功能物品:这是一种低结构材料,替代物没有明显特征可以对应于某个特定

的被替代物,可以由游戏者根据需要任意取舍,一物可以有多种对应,比如积木、纸张、橡皮泥或一些废旧品及自然物。

这三类游戏材料的投放数量在小班幼儿时期以递减的序投入游戏,从具体实物到相似物再到低结构材料三者缺一不可。小班幼儿从看到什么材料做出什么行为,逐渐注意物体形状、颜色、功能的相似性选择替代的物体,是他们思维发展的轨迹。

二、高结构材料投放还原生活

实物或模拟物都是高结构材料,由于外在形象与真实物体高度一致性,易给孩子启发,引发他们思考,产生更多象征性游戏行为。比如,看到娃娃、沐浴露,女孩自然地抱起娃娃,挤出沐浴露在娃娃身上揉搓,给娃娃洗澡。小班幼儿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他们通过摆弄材料来表达对这个世界的认知;通过与材料的互动行为,来反映对事物的认识。

娃娃家可说是小班幼儿游戏中贯穿始终的主线,如何维持孩子们游戏的热情,丰富游戏的情节呢?在投放高结构材料的过程中,要贴近现代社会生活爸爸妈妈的角色特征。妈妈的梳妆台,可以提供梳子、香水、面霜盒、项链、包包等,孩子们曾亲眼目睹妈妈梳妆打扮,当游戏时她们也会坐在化妆台前有模有样地化妆。爸爸的办公桌上放着电脑手机,娃娃家里还可以提供小车、帐篷、玩具小狗。爸爸有时工作,有时还会开车带家人和宠物狗去野餐。如果娃娃家只提供一些厨房用品,孩子除了做饭、买菜,很少有更多新情节出现。但是增加了奶瓶,饮水机、小鱼缸、娃娃衣服、晾衣夹、洗衣机、电话、帐篷、小狗玩具、熨斗、清扫工具等,孩子可以产生的游戏情节就更丰富:给宝宝洗澡喂奶,熨衣服,打电话,家中大扫除等。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还原孩子生活的本来面目,给孩子生活原貌,让他在生活中学习。孩子的生活可以说就是游戏。”游戏过程中还原再现生活情景,可以激发小班幼儿的角色意识和任务。投放的材料越能还原幼儿的生活,那么幼儿的生活经验就越能被激发,游戏情节也就越丰富。

三、低结构材料依据主题挑选投放

投放角色区游戏材料时,从前我可能会认为材料投放越多、越真实、越漂亮,孩子们越喜欢。但时间一长,由于以物代物的材料使用产生较少,幼儿创造性体现不足,幼儿的游戏兴趣便很难维持。

情景一:班级曾经开设甜品店,刚营业时蛋糕、饼干、糖果、甜品夹、盘子都是老师精心准备的逼真实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由于不需要孩子们制作,所以游戏主题的角色基本是顾客、店主、服务员三类。店主负责收银、顾客排队购买、服务员询问客人需要贩卖甜品。从开始的热闹,到游戏进行几周后经常在等待客人光顾,最后店铺生意寥寥无几。如何让店铺重新鲜活起来?可能需要调整游戏材料!刚开始物品形象逼真,能吸引幼儿注意,但由于以物代物操作少,买卖情节简单,幼儿创造性体现不足,幼儿的游戏兴趣便很难维持。此时半成品和废旧材料的投放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也更有利于幼儿在游戏中以物代物。

情景二:濒临歇业的甜片店让材料超市来拯救。根据制作糖果的主题,我筛选投放了塑料小棒、串珠、包糖纸、绒球、橡皮泥这些材料。果不其然,幼儿开始将它们组合,糖纸和绒球组合包出许多可爱的糖果、串珠和塑料棒结合制作棒棒糖、还用橡皮泥制作饼干、小面包,一边制作一边摆盘。当可完成的角色任务丰富起来,甜品制作师的新角色应运而生,当有两个孩子都争相想扮演这个角色时,有人还想出可以用一天内轮流上班的方法,让两个人都能扮演喜爱的角色。投放新材料后幼儿在游戏中开始出现更多角色分工、社会交往、替代物的使用,并尝试用自己的策略解决游戏情境中发生的问题。

由此可见,提供适量精心挑选的低结构材料能引发小班幼儿更多创造性行为。不同的游戏主题投放不同的低结构材料会有许多新情节产生。“橡皮泥搓一搓,变成医院药丸”、 “手工纸撕一撕,成为快餐店薯条”、 “小纸棍画一画,有了消防喷水水管”、 “手工纸剪一剪,变为警察罚单”。对于材料的替代,往往从单一物品单独使用,慢慢走向多种物品组合使用。一个纸杯和一根吸管变成了一杯饮料,添加各色绒球还能变成各种果汁。低结构材料能使幼儿游戏时任意组合、加工和变形,自己变出多种玩法。这样幼儿就会在摆弄中主动积极思考,充分想象,创造性地开展游戏。这也能体现幼儿自主表达,教师满足、支持幼儿自主表达的教育价值取向。

四、特定材料根据情节推进及时动态增加

特定材料不局限于是高结构或低结构,这些材料的投放往往在游戏中起到点睛之笔的作用。

(一)、新颖材料解决共性问题

小超市:小班幼儿有买卖情节,但是游戏中大部分孩子使用假动作交易,手握拳,装作有钱放入自己手中时,终于有一天有孩子有些不满足地说“又没钱,假的”。此时我拿出我的手机,扫描了店铺二维码帮他支付,并说手机付款真方便呀。他也说:“是的,我的爸爸也是扫一扫付钱的”其他幼儿也纷纷效仿,向我借手机扫一扫买自己想要的东西,他们认为这个游戏新行为很有趣。于是过了几天,我批量投放了10个KT板制作的手机,班里掀起了手机扫码付款的热潮,手机还成为了他们电话点餐、联络朋友的好工具!

(二)、开启使用替代物之路

娃娃家:冬天到了,孩子们要做火锅,菜都买好了放在锅子里,有个吃过火锅的孩子说:“锅子下面怎么没有火呢?”此时我和她共同去材料超市寻找红色皱纸放在锅子底部,在锅子下点满了“火” ,将锅子放在电磁炉上慢慢煮,孩子们快乐的围在桌旁边聊边吃。那天起,他们发现材料超市的物品是可以替代有些没有的物品的。在后续游戏中产生了用蓝色乐高代替冰块、翻盖纸盒代替电脑、绒球代替冰激凌球、医用海绵等简单替代行为。因为游戏材料的日渐丰富,也衍生出了许多新的游戏情节——医院进行视力检查、吊盐水、打预防针,制作甜品冰激淋、制作冰水果汁等等。

(三)、虚拟人物维持游戏热情

小医院:小班幼儿缺乏交往能力,当“病人”不来光顾时,他们就无所事事,或者产生吆喝“谁要来看病呀!”这样让人哭笑不得的邀请方式。可见,他们扮演医生为“病人”看病的愿望很强烈,这时,我投放了动物玩偶创造虚拟病人帮助幼儿丰富游戏情节,医生可以在没人来看病时为宠物体检看病。投放垫子设置病床位,让护士也可以照顾动物宝宝。这既满足幼儿的游戏愿望,同时也发散幼儿思维,让他们拥有更多的特别的游戏伙伴。于是在娃娃家中,也产生了为小鸭子宝宝洗澡、为宠物狗搭建房子喂食等有趣的情节。

小班幼儿随着生活经验的不断丰富,他们在游戏中想要表达的想法可能越来越多,当幼儿想法变化时,教师需要观察到幼儿的需求,提供一个支持幼儿的环境,一些满足和支持他们所思所想的材料。

五、师幼初步共建材料

通过老师向家长征集游戏材料,孩子很喜欢带自己家的废旧材料到幼儿园来,于是,我开始在班级显眼区域放置了6个贴有标签透明箱,这个透明箱里幼儿会带一些他们生活中喜欢的、同时觉得游戏中可以用到的废旧材料。在收集材料的过程中,有时幼儿带的纸盒特别庞大但游戏中并未使用且占据空间,有的材料还未洗干净,例如牛奶盒里的牛奶。教师和幼儿一起比较、发现,材料收集时基本做到干净卫生、不易破损,才是合适放在游戏中使用的材料。

同时,材料收纳要重视标示作用,避免“无序活动”的现象。小班幼儿的行为受具体形象思维的限制,要使材料体现间接指导的作用,促进幼儿游戏的顺利开展。例如:他们没有整理的规则意识,老师要在材料投放中应及时地添置相应的物品标示。

小班过渡到中班,共建材料为后期孩子更好的设想、创造发明打下基础。小班阶段幼儿选择带到幼儿园的材料,基本都是幼儿特别喜欢的东西,例如:女孩特别喜欢的化妆盒融入美发店,男孩特别喜欢的汽车驾驶转盘成为扮演小司机的道具。幼儿对于自己喜欢的材料,往往更加有责任心去爱护。幼儿对于自己比较熟悉的材料,往往更容易在游戏中运用。相信到了中班,在材料共建的过程中,幼儿尝试比较、筛选;在材料维护的过程中,幼儿不断增强了自主参与的意识;在材料使用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创新发明。

六、总结

总而言之,幼儿是在与材料的互动中认识周围世界的,老师要能敏锐的捕捉孩子的兴趣点,从幼儿的角度出发提供游戏材料。重视游戏材料的有效投放,能够达到促使幼儿自主发展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 阙正荣.角色游戏材料投放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2] 吴选华.小班角色游戏材料投放的策略

[3] 朱家雄,华爱华,等.幼儿园环境与幼儿行为和发展的研究[M]

[4] 华爱华.《幼儿游戏理论》

[5] 刘焱.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83

[6] 耿薇.基于幼儿自主发展的小班角色游戏材料提供的案例研究

 

 



关闭窗口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1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