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运用情境创设触发大班幼儿内生动力的案例研究 ——以玩+主题活动《时空旅行家》为例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幼儿教师良好职业态度培育的实践研究
大班项目化活动的实践与思考——便捷安全的无人快递车
托班个别化阅读指导的实践探索
基于评价指南的自主性游戏教师观察、识别与回应 ——以《大冒险》游戏案例研讨为例
探集体运动教与学的改进 ——以大班集体运动《抓尾巴》为例
从“方格子”到“百变魔方”,让大班幼儿的户外区域运动更自信
仔细观察,辨识支持 ——以大班项目化学习“我会保护自己”为例
建构游戏中促进大班幼儿深度学习的有效策略研究
以阅读节活动为载体提升大班幼儿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基于“儿童发展优先”原则的幼儿园大班节庆活动实践与思考
我的毕业照我做主
促进社区早教教师专业化发展,探索教研动力机制的实践研究
探秘“玩水工程” ——“三宝积木”分享交流中教师回应行为的研究
项目化学习在幼儿园小组个别化活动中的运用——以大班项目化学习《我是动画创作师》为例
从平面到立体,关注引导性资源的运用——大班项目式学习《好吃的葱油饼》
支持大班幼儿户外自主运动
科学活动中教师的有效提问促进大班幼儿求异思维的案例研究
幼儿园环保教育园本化实施的探索
打造幼儿园教育教学环境,促进幼儿园“悦”文化建设

 

 
 
 
 

科学活动中教师的有效提问促进大班幼儿求异思维的案例研究
2020-07-06  作者(来源):襄阳南路第一幼儿园

科学活动中教师的有效提问促进大班幼儿求异思维的案例研究

上海市徐汇区襄阳南路第一幼儿园 周勤

摘 要:

在科学活动中,教师有效提问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是开发幼儿智力、观察、思维等能力的有效途径。本研究对大班140名幼儿和12位教师进行了调查,了解大班幼儿求异思维的发展及教师在科学活动中的有效提问现状。本文结合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通过文献法、观察法、案例分析法和经验总结法,分析科学活动中有效提问与促进大班幼儿求异思维的逻辑关系,总结科学活动中,教师如何通过有效提问促进大班幼儿求异思维能力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科学活动;求异思维;有效提问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的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支点,是幼儿成长为创造性人才的基础,而科学活动是培养儿童求异思维能力的最有效途径。因为科学活动的开展,就是让幼儿通过亲自参与动手、动脑、提问、讨论,运用观察、思考、多方尝试等方法寻求多种答案,幼儿在发现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积累丰富的经验,发展了求异思维。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互动活动,也是支持幼儿园教学的有效工具。“提问得好即教得好”,这种理论虽然有待考证,但幼儿教师准确、恰当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促进教学,更好地培养幼儿的思维品质如推测、分析、验证、推理等。可以说,在科学活动中,教师有效的提问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是开发幼儿智力、观察、思维等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情报综述

通过查阅相关书籍及文献资料,国外对于科学活动中促进大班幼儿求异思维有效提问策略没有相关的研究。但国外对于幼儿科学教育及创造力的培养都非常重视。随着科学技术向社会生活领域的广泛渗透,科学教育内容进一步更新和拓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以人为中心,以“科技”和“生态”为载体。美、澳、英、日四国在幼儿科学教育内容的构建上也都体现出以现代社会生活的时代特征为背景的发展趋势。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概括出八项科学教育内容,涉及到生命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科学与技术、科学与社会挑战等方面,极大地扩展了科学教育的内容范围。在“科学与技术”中,以设计为特点的技术同以探究为特点的科学是相互并存的。技术,即科学的运用,如今被看作是除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索过程之外的第三个方面。“科学与社会挑战”更是集中体现了科学在解决和处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种种新问题的巨大影响力,科学始终是社会挑战的产物。[1]

美、澳、英、日四国幼儿科学教育目标和内容的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代表了时代的课题和幼儿科学教育改革的大趋势。未来社会是一个高度现代化的社会,科技的高速发展将成为其主要特征,因此,对人的创造力和科学意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总之,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培养其对科学的兴趣及主动探究、发现问题并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这将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2]

不提倡求异思维的地方,就容易禁锢人们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牛顿若没有向权威挑战的勇气,宇宙所遵循的万有引力定律就不会那么早地被人类掌握;爱因斯坦若不能向权威挑战,相对论也就无法诞生。没有这二位大师的理论,迄今为止人类探索宇宙太空的所有行为就都不会发生。(网络:《求异思维与美国副总统拜登的讲话》)著名的天文学家卡尔·萨根说过:“每个孩子在他们幼年的时候都是科学家,因为每个孩子都和科学家一样,对自然界的奇观满怀好奇和敬畏。”儿童时期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这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

国内研究现状:有关于科学活动中有效提问的相关研究内容,及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大班幼儿创造性思维有一定的研究经验,但对于科学活动中的有效提问促进大班幼儿求异思维还没有相应的研究。

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能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人类一出生就具有巨大的创造潜能,只要得到适时和科学的开发,就有可能成为高创造力的人。所以,在这一阶段实施创新思维教育能满足幼儿个体全面发展的需要。[3]在幼儿素质教育中,重视和加强儿童创造力的培养正在成为一项实实在在开展着的幼儿教育研究工作,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而求异思维能力是创造力的一部分。幼儿的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支点,是幼儿成长为创造性人才的基础,而科学活动是培养儿童求异思维能力的最有效途径。

(二)本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5-6岁的儿童已产生了创造的要求与行动,创造欲望比较强烈,他们能长时间专注地探索物体的多种操作可能。大班幼儿心理活动的概括性和有意性的表现更为明显。儿童都很好奇,不满足于了解表面现象,而要追根问底。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认识兴趣。大班幼儿的思维是具体的,但是明显地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和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4]在认知活动方面,无论是观察、注意、记忆过程,或是思维和想象过程,都有了自己的方法,科学活动在大班出现的更为频繁和流畅。由此可见,大班阶段的教师提问尤为重要。如何做好科学活动中的提问工作,实现科学、有效的提问设计,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让幼儿主动地去探索发现事先未知的结果,体现主动性、开放性和创造性的特点,促进大班幼儿求异思维的发展,是值得每一个教师和幼儿教育工作者深思的课题。因此,通过研究,实践、探索在大班科学活动中,教师如何设计有效的提问,从而达到促进大班幼儿求异思维发展的目的。

二、分析科学活动中有效的提问与培养大班幼儿求异思维的逻辑关系。

1、有效的提问使科学活动更有效、更有价值。

提问是教师最重要的语言活动,是教师教学技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问是有效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问的好坏直接影响幼儿学习的效果和教师教学目标的达成,提问就是教学的生命。教师有效的提问,能将活动逐步引向深入,而且有助于引发幼儿思考与学习的主动性。在幼儿科学活动中,教师的提问不仅仅在于考幼儿,而是既引发了幼儿的探索,同时又隐含了教师预设的科学活动的教学目标,发挥了指导性的作用。

教师的提问在幼儿园的学习活动中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互动活动。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理解同教学效果的有效性息息相关。因此,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提问的技巧与质量。教师提问的策略,看似简单的环节,其实却暗含着深厚的指导和教学作用。

2、有效的提问是促进大班幼儿求异思维的有效途径。

教师如何有效地设计教学中的提问,是开发幼儿智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心理品质的有效途径。大班幼儿已产生了创造的要求与行动,创造欲望比较强烈,他们能长时间专注地探索物体的多种操作可能。他们不满足于了解表面现象,而要追根问底。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认识兴趣。由此可见,大班阶段的教师提问尤为重要。做好科学活动中的提问工作,实现科学、有效的提问设计,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在提问中激活幼儿的思维,将幼儿的思维和感官充分地调动起来,指导幼儿与客体直接接触,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形成最初步的科学经验,促进幼儿求异思维的发展。

在开展大班科学活动中,应该遵循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思维方式,通过教学案例的实践,寻求梳理科学活动中有效提问的策略,进行教学设计、实施、评价,促进幼儿求异思维的发展。针对教师具体实施中的关键性问题指导教师准确清晰地设计科学活动的提问的策略,有效促进大班幼儿的求异思维是研究的宗旨。探索科学活动中教师的有效提问促进大班幼儿求异思维的具体方法和策略,提升教师科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能力,促进幼儿求异思维的发展。通过研究科学活动中有效的提问促进大班幼儿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发教师对教学活动的不断反思,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

三、大班科学活动中,教师提问和幼儿求异思维现状和问题。

(一)大班科学活动中,教师提问的现状和问题。

通过调研,发现教师在大班科学活动中的提问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注个别,忽视全体:教师在提问后理应关注全体幼儿的回答,但事实上往往出现与个别幼儿密集地对话的现象,这时教师忘掉了全体,不能引起生生互动。

2、提问过多、过长:有时提的问题过长过多,又怕孩子听不懂,反复解释,孩子既记不住,更不知道该回答什么问题。

3、提问过于单一,封闭式问题过多:教师的提问过于单一,有时封闭提问过多,很难引发一些深层次的话题。

4、提问“绕圈子”:在让孩子认识事物时,教师的提问往往会“绕圈子”,这就使孩子的回答怎么也不能点到问题的中心,偏离了活动的目标。

         表1   大班科学活动中教师提问的具体状况

     内容

对象

  关注个别,

忽视全体

提问过多、过长

提问过于单一

提问“绕圈子”

教师(%)

41

23.5

19

16.5

 

基于以上对大班科学活动中的提问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在此次研究中将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运用案例分析,总结在科学活动中,教师如何设计有效的提问促进大班幼儿的求异思维能力的策略和方法,从而达到促进大班幼儿求异思维的发展。

(二)大班科学活动中,幼儿求异思维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1、大班幼儿能根据老师的提问回答相应的问题,但回答比较简单、单一,填充式回答,大班幼儿的求异思维能力较弱。

2、大班幼儿在科学活动中,能按要求回答问题,但能大胆创造、表达不同观点的孩子较少。

3、大班幼儿在科学活动中的实践操作动手能力较弱,缺乏大胆探索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表2   大班幼儿科学活动中求异思维发展的具体状况

     内容

对象

按要求回答问题、

不会发表不同观点

实践操作能力较弱、

缺乏大胆探索的能力

答案简单、单一,

填充式回答

 幼儿(%)

 

39

35

26

在幼儿园中,幼儿的科学活动贯穿于幼儿园一日的活动之中,不管是上课、游戏还是生活活动,都有幼儿科学活动的影子。幼儿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和问题,通过自己主动的思维活动,亲自去探索和发现一些规律、现象、问题等等。好的提问方式能够引发幼儿的思考,能够带领幼儿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探究问题的本质。

四、大班科学活动教学案例分析与思考

科学活动是幼儿期进行科学启蒙的重要形式,科学活动不仅能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和爱好,最重要的是能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5]而科学探索中教师的提问艺术和技巧是启发幼儿观察、想象和思维,引导幼儿积极探索的重要保证,指导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通过观察、操作等与客体直接接触,并将探索发现的经验与自己已有的经验进行比较、分析、概括,实现思维的加工、形成概念进而修正补充,获得必要的技能,形成科学经验,促进思维发展。

结合同一科学活动“纸片变变变”的2次不同的教学案例,分析总结在科学活动中,教师的有效提问促进大班幼儿求异思维能力的方法。

教学案例:大班科学活动“纸片变变变”(第一次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探索、发现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变化的过程。

2.感受我们城市的建筑越来越美丽,体验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流程

教师具体提问

教师提问出现的问题类型

幼儿具体回答

幼儿求异思维

发展的问题类型

1、故事导入,引出活动

u (出示小纸片)这是谁啊?

Ø 提问过于单一

n 小纸片

² 答案简单、单一,填充式回答

2、感知变化,实践操作

1) 第一次实验操作

u 你用什么形状的纸变出了什么形状的立体房子?

u 你用的是什么方法变出了立体房子?

2)第二次实验操作

u 请小建筑师们再去试试,同一形状的纸还能变出其它形状的立体房子吗?也可以试试刚才同伴想出的方法。

u 这次你是用了什么方法,用什么形状的纸变出了什么形状的立体房子?

追问:

u 长方形纸除了能变出长方体,还能变出其它形状的立体房子吗?

u 正方形的纸除了变出圆柱体还能变出其它形状的立体房子吗?

u 除了半圆形能变出圆锥体的屋顶,还有其它形状的纸能变出圆锥体吗?

Ø 关注个别,忽视全体

 

 

 

 

 

 

 

 

 

 

 

 

 

 

 

 

Ø 提问过多、过长

n 我变出的是圆柱体的房子,是用正方形的纸变出了的。

 

n 我用长方形的纸变出的是长方体的房子。我用的是折一折、粘一粘的方法。

 

n 我用半圆形的纸变出的圆锥体的屋顶。

 

 

 

 

 

 

 

 

n 我用长方形的纸变出的是圆柱体的房子,我用的是卷一卷、粘一粘的方法。

n 我用正方形的纸变出了长方体的房子。

n 我用圆形的纸也变出了圆锥体的屋顶,我是用剪一剪、粘一粘的方法。

² 按要求回答问题、不会发表不同观点

 

 

² 实践操作动手能力较弱,缺乏大胆探索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² 按要求回答问题、不会发表不同观点

3、延伸活动,继续探索

u 小纸片还会飞到哪里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是什么地方?


n 小纸片飞到了各个商圈不同造型的建筑上。

² 答案简单、单一,填充式回答

教学案例:大班科学活动“纸片变变变”(第二次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探索、发现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变化的过程和方法。

2.感受我们城市的建筑越来越美丽,体验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流程

教师具体提问

幼儿具体回答

1、故事导入,引发猜测

u 这是谁啊?想知道小纸片梦见了什么吗?

u 小纸片飞到了哪里?它由哪些立体图形组成的?小纸片又飞到了哪里?

 

 

 

 

 

u 猜猜不同形状的纸可以变出什么形状的立体房子?

 

 

 

n 小纸片

n 美丽的东方明珠是有3个不同大小的圆柱体组成的,下面还有圆柱体的柱子可以把它支撑住。

n XX的天主教堂,上面有2个十字架,屋顶是尖尖的。

n 办公楼是由4个长方体组成的,前面有几根圆柱体的柱子。

n 上海大舞台是由2个不同大小的圆柱体组成的。

n 我猜长方形的纸可以变出长方体的房子。

n 我猜正方形的纸可以变出圆柱体和三棱柱。

n 我猜长方形的纸还能变出圆柱体。

n 我猜半圆形的纸能变出圆锥体。

n 我猜圆形纸能变出圆锥体和球体。

2、感知变化,实践操作

1) 第一次实验操作

u 你用什么形状的纸变出了什么形状的立体房子?

u 你用了什么方法变出来的?

 

 

2)第二次实验操作

u 请小建筑师们再去试试同一种形状的纸还能变出其它形状的立体房子吗?这一次要请每一组的朋友一起动手合作,用刚才学会的方法,把做好的房子组合起来,设计一个美丽的小区。

u 哪组小建筑师先来介绍一下,你们为我们小区设计了几幢房子?有哪些不同形状的房子?用了什么图形什么方法变出来的?

追问:

u 长方形纸除了能变出长方体和圆柱体,还能变出其它形状的立体房子吗?

u 除了半圆形能变出圆锥体的屋顶,还有其它形状的纸能变出圆锥体吗?

 

 

 

u 你们最喜欢哪组小建筑师为我们小区设计的房子?

追问:说说你们的理由?

 

 

 

 

 

n 我是用正方形的纸变出了圆柱体的房子,我用半圆形变出了圆锥体的屋顶,我用了卷一卷、粘一粘的方法。 

n 我用折一折、粘一粘的方法,把长方形的纸变出的是圆柱体的房子,再用一张半圆形的纸剪开插在圆柱体的房子上。

n 我用半圆形的纸变出的圆锥体的屋顶,用长方形的纸变出长方体的房子。

n 我用正方形的纸变出的长方体的房子,用圆形纸变出的圆锥体的屋顶,我用了折一折、剪一剪的方法。

 

n 我们这组一共设计了2幢房子,我们设计的是像城堡造型的房子。我们用长方形的纸变出了圆柱体和正方体的房子,用半圆形和圆形纸变出了圆锥体的屋顶。

n 我们这组设计了4幢房子,用正方形的纸变出了长方体的房子,长方形的纸变出的是圆柱体和正方体的房子,用半圆形和圆形纸变出了圆锥体的屋顶。我们用的是卷一卷、折一折、剪一剪的方法。

n 我们这组设计了5幢房子,我们设计了各种造型的房子,我们设计的顶都是不同的,为了让屋顶能够更牢固,我们还把圆柱体剪成一段一段的,粘在圆形的纸片上。

n 我们这组设计了4幢房子,我们在圆柱体的房子下面还剪开变出了一扇门。

n 我最喜欢第2组设计的房子,因为他们的造型和其他组设计的不一样,有创意。

n 我最喜欢第3组设计的房子,他们的图形组合的很好。

n 我最喜欢第1组设计的房子,他们设计的像城堡一样的造型很好看。

n 我最喜欢我们第4组设计的房子,因为我们设计的房子还有门。

3、延伸活动,继续探索

u 今天我也为我们小区设计了新房子,看看我设计了几幢房子啊?它们的造型有什么不同?

n 一共有4幢不同造型的房子,有高有低,屋顶的造型也不一样,很漂亮。

通过科学活动“纸片变变变”两次教学活动案例的实践和对比,可以发现教师的有效提问对幼儿求异思维的促进作用。第一次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的单一、提问未能做到面向全体幼儿等问题,造成幼儿只会按要求回答问题,答案简单、填充式回答,不会表达自己不同的观点等。但在第二次教学中,教师改变了提问的方式,教师的提问更加开放,并注重了提问的递进性及争论性提问的设计,还有适时的追问,更好的引发幼儿求异思维的发展。

《指南》中指出:5-6岁幼儿能通过观察、比较与分析,发现并描述不同种类物体的特征或某个事物前后的变化。能用常见的几何形状有创意地拼搭。[6]在科学活动“纸片变变变”中,通过提问等方式引导幼儿思考并对图形变化进行比较观察,支持和鼓励幼儿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动手动脑,鼓励幼儿将实验过程和结果与大家分享交流,帮助幼儿回顾自己探究的过程。通过欣赏故事“小纸片的梦”和幼儿为长桥新村设计新房子的过程,让幼儿感受我们城市的建筑越来越美丽,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五、总结在科学活动中,教师有效提问促进大班幼儿求异思维能力的方法。

在幼儿园中,幼儿的科学活动贯穿于幼儿园一日的活动之中,不管是上课、游戏还是生活活动,都有幼儿科学活动的影子。幼儿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和问题,通过自己主动的思维活动,亲自去探索和发现一些规律、现象、问题等等。科学活动的特点是通过教师的有效提问使幼儿运用创造性思维去进行学习,让幼儿主动地去探索发现事先未知的结果,具有主动性、开放性和创造性的特点。由此可见,好的提问方式能够引发幼儿的思考,能够带领幼儿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探究问题的本质,把握实事的真相。

提问是幼儿对事物感到好奇,探究问题结论的思维活动,也是幼儿思维发展水平提高的主要标志。所以我们应该正确对待幼儿的提问,使之解除疑惑,掌握粗浅的知识和技能,以发展智力,形成能力。在此教学课例实践中,根据科学活动“纸片变变变”的2次教学课例的对比,对大班科学活动中教师提问及幼儿求异思维发展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也针对问题和现状,探索、总结在科学活动中,教师的有效提问促进大班幼儿求异思维能力的策略和方法。

(一)开放提问,促进思维,发挥想象。

开放性的问题与传统的问题有着很大区别,传统的提问往往是一个问题一种答案,侧重于知识的传授,而开放性的问题可以有多种答案,注重的是对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当多设计一些有思维指向的开放性问题,如“如果-----,那么------”“你认为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你认为应当怎样做”“你喜欢谁,为什么”“谁的方法好,假如是你会怎么办”“关于这个问题你还有其他看法吗”“你还有什么不懂得地方”,等等。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尽可能多地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或者尽可能使所提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其主要包含:

1、要使问题保持一定的开放性。答案也可以设计成是开放性的,可以没有唯一的正确答案。开放性的问题的设计,有利于激发幼儿对未知领域的探究和学习,有利于培养幼儿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在相互碰撞中产生“灵感”,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开放性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和个性的发展,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体现。但在探究过程中,如何提出问题,如何建立假设,如何验证假设等,学生应该是学而知之的,它只能依赖于教师的诱导,逐步习得和提高,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无可替代的。策略上要坚持开放性和指导性相结合的原则,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诱导,即所谓“变教为诱,以诱达思,促进发展”,才能使探究活动有条不紊的进行。

2、提问对象的开放性,面向全体幼儿。要坚决避免让少数优秀的幼儿或愿意表现的幼儿独占课堂上回答问题的时间。否则,大部分学生在教师提问时不是积极参与的,而是消极等待,甚至把自己当作局外人,最终导致他们的思维能力愈来愈差。这样设计问题时就应当考虑提问的内容要有梯度和层次,让各个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都能有所思考,而教师应从学生的反应情况来选择回答问题的对象。

3、提问形式也要有开放性。提问不应该是教师一个人的简单提问,幼儿单纯地被动解答,课堂上让幼儿自己提出问题,再由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科学活动中,让幼儿先自己提出不理解的问题,引发幼儿小组合作解决,以幼儿的回答或讨论来激发彼此的思维灵感。

提问是教师和幼儿之间的一种交流形式,是最常见最直接的一种教育方式。因此,让幼儿带着问题积极思考,充分表达,是我们贯彻现代化教育思想,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多元提问,大胆质疑,引发求异。

一般在科学活动中,可采取以下几种提问的方式来激发幼儿的求异思维:

1、递进性提问让幼儿无序的经验变成有序的经验,发展幼儿的求异思维。

围绕目标设计提问时应遵循由易到难的教育原则,就像剥笋一样层层深入,这可以不断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推进活动进程。在预设活动中,幼儿的经验大多是无序的,零星的,因此,我们的提问设计应该有一定的逻辑性,对幼儿新的概念的形成,对一些复杂的问题,我们必须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多层的设问,层层递进。除了个人回答,还有合作回答,更能发挥大班幼儿的合作能力。

如,在《纸片变变变》的活动中,在幼儿实验操作前,我先请幼儿“猜猜不同形状的纸可以变出什么形状的立体房子?”在第一次实验操作后,我提问幼儿:“你用什么形状的纸变出了什么形状的立体房子?”“你用了什么方法变出来的?”以上问题一环紧扣一环,层层深入,前一个问题的解决为后一个问题打基础,后一个问题到前一个问题上的提高、深入,每一个问题的提问、回答都使活动一步步走向深入。

2、争论性提问引发幼儿深入思考,激发幼儿的求异思维。

孩子们在以交流、分享为主的情景中产生了认知冲突,这时我们不应急于把答案告诉孩子,而应创设民主、平等、交流沟通的氛围,提出能引发幼儿互相辩论的问题,促使幼儿解释、反省、调整、重构自己的概念,从中学会考虑、接纳他人的主张和想法。在“纸片变变变”活动中,通过2次实验操作,引导幼儿探索让平面图形变成立体的房子及同一种形状的纸变出不同形状的立体房子的方法,通过大记录单帮助幼儿梳理提升。在科学活动中我们是要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纯粹的孩子去玩就行了呢?所以,在操作前老师必须要让孩子们带着问题去操作,效果就肯定不一样了。并通过提问引发幼儿间的讨论,如:“你们猜长方形的纸还能变出其它形状的立体房子吗?其它形状的纸能变出长方体的房子吗?”孩子们通过讨论、实验,充分理解和解决问题,获得实证性经验。这一争论性提问是为了引发幼儿深入思考,激发幼儿的求异思维。

3、延伸提问,生成活动,挖掘潜能。

幼儿天生好奇、好问、好想,在组织科学活动中注意提高的设计,提出的问题应灵活渗透于整个活动中,并注意它的延伸性。在“纸片变变变”的活动中,孩子们探索、发现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变化的过程和方法。在延伸活动中,我通过问题继续引导孩子联想,“下次在区域活动时,可以去试试用小纸片变出其它不同形状的房子,除了用小纸片,还可以用一些其它的材料和好朋友一起合作,变出更多不同造型的新房子,让小纸片看看,好吗?”让幼儿扩展想象,开阔知识面,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充分发挥,为以后的活动打下伏笔,并且有助于培养幼儿求异思维,有利于发挥他们的推理、联想,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索体验欲望。

教师适当地采用多种类型的提问,不仅能将教学活动逐步引向深入,而且更有助于引发幼儿思考与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就好比进餐时选择多种食物能让营养更均衡;绘画时选用多种颜色能使图画更美丽。

(三)创设情境,巧妙提问,激趣思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引领着幼儿走向思考之门。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设计富有情趣、趣味和吸引力的问题,使幼儿感到在思索答案时有趣而愉快,在愉快中接受知识。教师要着眼于活动的主题,巧妙的构思设计提问,以引起幼儿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幼儿在生疑、解疑的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并因此体味到思考与创造的欢乐、满足。

浓厚的兴趣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内驱力,幼儿对所探究的内容有兴趣,注意力就会集中,思维也处于活跃状态。以兴趣作为倾听的切入口,捕捉孩子的兴趣所在,我们应在探究起始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倾听兴趣,比如:通过魔术创境、游戏创境、故事创境来激发他们的思维的。在科学活动“小纸片变变变”的导入部分,首先出现小纸片的角色,再由故事“小纸片的梦”导入,让幼儿跟着故事内容,一起交流感受“美丽的上海”的新建筑,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我班幼儿前期对于上海的一些著名的建筑有一定的了解,通过故事让幼儿整体感受美丽的上海新建筑的不同造型,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从故事引伸出让小朋友们为我们的长桥新村也来设计新房子,并引发鼓励幼儿大胆猜测纸片的变化,激发了孩子的探究兴趣和求异思维。

教师要为孩子们创设一种宽松的提问氛围,引导他们大胆提出问题,使孩子们感到他们能提出问题、可以提问题,哪怕问的离谱,对此教师也要表示由衷的赞赏和鼓励,因为,“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幼儿能从不同方面、角度、层次思考问题,提出不同的想法,这就体现着他求异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选材适切,更好激发幼儿的求异思维。

在科学活动“纸片变变变”中,结合幼儿的经验和生活,选择了孩子们熟悉和关注的建筑,并利用低结构的材料纸片,引发幼儿的创造和想象。由于幼儿对于建筑比较关注,符合大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因此,借助纸片引导幼儿将平面的纸片变成立体的房子,创造性的表达表现建筑的不同造型,充分激发了幼儿的求异思维。

(五)有效提问,促进师幼互动,引发创造。

一节活动的重点是幼儿应该掌握的内容,因此抓住关键提问,使幼儿理解和掌握重点。教师如何有效地设计教学中的提问,是促进幼儿创造力的有效途径。教师要把握好关键问题,还要有设问、反问和追问,以引导性的问题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促进幼儿的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师幼间的有效互动。如,在《纸片变变变》的活动中,在幼儿实验操作前,我先请幼儿“猜猜不同形状的纸可以变出什么形状的立体房子?”在第一次实验操作后,我提问幼儿:“你用什么形状的纸变出了什么形状的立体房子?”“你用了什么方法变出来的?”以上问题一环紧扣一环,层层深入,前一个问题的解决为后一个问题打基础,后一个问题到前一个问题上的提高、深入,每一个问题的提问、回答都使活动一步步走向深入,有效的促进师幼互动及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并通过提问引发幼儿间的讨论,如:“你们猜长方形的纸还能变出其它形状的立体房子吗?其它形状的纸能变出长方体的房子吗?”孩子们通过讨论、实验,充分理解和解决问题,获得实证性经验。这一争论性提问是为了引发幼儿深入思考,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及有效的师幼互动。

(六)支持、引导幼儿的自主探索和创造的过程。

幼儿的自主学习是以有充分的自由空间作保证的。“多给幼儿一点自由空间”。教师在回应幼儿的过程中,不要急于将结果告诉幼儿、帮助幼儿回答,而要多鼓励幼儿完整、流畅的表达自己的发现,给予幼儿完整表达的机会。在“纸片变变变”这个活动中,教师尽量往后退,而让幼儿走在前。正是因为这样,使幼儿在活动中有了相当多的自由空间,得以进行自主的学习。如:在幼儿的自由探索阶段,教师基本做了一个“旁观者”,让幼儿充分探索;在材料准备上,让幼儿充分参与、收集;在操作过程中,让幼儿用自己的方法充分尝试等等。在幼儿的探索操作环节也要保证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充分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求异思维。

在科学教学活动中,提问可以说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同样的情境提出不同的问题,幼儿探究的主动性深度和广度是完全不一样的。提问是教师引导幼儿主动探究的技术之一,它能激励幼儿专注于探究活动和内部心理活动,真正实现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开放式问题,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给幼儿留出更多自主思考、探索、讨论、交流、操作的时间与空间,有利于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与广阔性。我们所设计的提问要让幼儿必须经过思维加工和探究活动才能得出答案,特别是尽量设计一些能从多角度进行思考、探索的且有多维答案的问题。提问的有效性即有效的提问,在一堂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提问的好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启发幼儿的求异思维,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活动的效益,启迪幼儿智慧、开发幼儿智力、求异思维能力等心理品质的有效途径。本文利用科学活动的特点,通过教师有效提问促进大班幼儿求异思维的发展,让幼儿主动去探索发现事先未知的结果,具有主动性、开放性和创造性的特点。关注了通过研究科学活动中有效的提问促进大班幼儿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发教师对教学活动的不断反思,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

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教师的提问是技术,更是一门艺术,我们只有掌握了一些设问的技巧,我们的课堂才会变的更加生动精彩。对于科学活动中教师的有效提问促进大班幼儿求异思维的发展,还需要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继续创新和总结。

六、效果与反思

(一)实际效果及社会影响

1、本研究着眼于当前大班科学活动中的“真问题”,让教师重新审视大班科学活动中的提问设计,帮助一线教师梳理总结科学活动中促进幼儿求异思维的有效提问策略和方法,对教学实践有指导和示范作用。

2、本研究已开发为校级和区级教师研修课程,引起教师们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和思考。

3、通过研究满足了幼儿求异思维发展的需求,对大班幼儿的观察、注意、记忆或是思维和想象的发展,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科学活动在大班出现的更为频繁和流畅。科学活动中有效的提问设计,能更好的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更好促进大班幼儿探索行为及求异思维的发展。

4、此大班科学活动课例可学习、可复制、操作性强。

5、在此研究中,组织教师开展专题研修的教研活动,经过多次的实践、学习和研讨,促使教师自觉反思。抓住活动的重点和难点,设计有效的提问促进大班幼儿求异思维的发展,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及后续展望

1、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积累更多大班科学活动中有效提问促进幼儿求异思维的课例和案例,供老师们参考。

2、除关注科学活动中教师的有效提问外,教师还应多关注活动中幼儿的提问,多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想法及不同的观点。

3、可结合已有的经验总结,继续在实践中不断尝试、探索和研究大班科学活动中有效提问的策略对幼儿各方面发展的影响。

七、参考文献:

[1]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Z].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

[2]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 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

[3] 《幼儿科学创造力培养研究与实践》  广州黄金高德教育研究有限公司    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9.05    

[4] 《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 10  

[5] 《幼儿科学教育》 刘占兰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07                                                   

[6]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0     

 



关闭窗口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1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