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初探以故事为载体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
浅谈小班环境创设
如何激发幼儿科学探索之兴趣
浅议幼儿教师与家长进行沟通的重要性和技巧
中班幼儿溜冰活动初探
生活中的科学小秘密——“做中学”在生活教育中的探究
浅谈角色游戏材料的投放与调整
在活动中促进小班幼儿数概念能力的提升
浅谈生成性教学的回应策略
注重童趣 发挥个性——幼儿舞蹈教学之我见
在小班家长中开展的安全教育系列活动
家园沟通心理支持策略研究
家园合作是一个教育双赢的平台
让数学活动融入生活中
“机器人发射基地”而引发的思考
游戏观察记录——小医院
游戏观察记录——豆豆体检中心
游戏观察记录——娃娃家
游戏观察记录——小医院
游戏观察记录——小舞台

 

 
 
 
 

初探以故事为载体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
2009-11-03  作者(来源):太阳船幼儿园 胡文清

    语言,是人类交流最主要的工具。《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乐意与人交往,能积极地应答别人的疑问,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幼儿年龄段的孩子,社会交往倾向和语言行动表现的清晰度越来越高,这一时期是培养良好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时期。而故事是幼儿园活动与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最能接受的一种艺术形式,对孩子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可以结合幼儿喜闻乐见的故事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那么,如何以故事为载体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呢?
一、以故事内容丰富幼儿语言的内容,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
    幼儿期正好处在人类语言发展的黄金阶段。孩子们由于缺乏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语言表达能力的质量不高,而且词语的积累也很少,所以他们所说的话并不完整,有些也不符合语法结构,因此给幼儿讲故事能帮助他们学习把话说完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在活动中,幼儿通过教师的讲述进行倾听,故事中优美的艺术语言、准确的发音及连贯的表达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故事对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着很大的作用。在听故事的时候,他们常常会向成人提出“这是什么”,“在干什么”,“为什么”,“怎么了”等问题。故事把幼儿带入一个幻想而又神奇的世界,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为孩子打开了一扇获得知识的窗户。生动有趣、贴近幼儿生活的故事,借助生动形象的教具、结合声情并茂的讲述、丰富的肢体语言能激发幼儿学习故事的兴趣,从而聚精会神地去倾听,使他们的形象思维与创造性联想得到充分的调动。与此同时,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
    由此可见,故事不仅可以扩充幼儿的知识,丰富幼儿语言的内容,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
二、借助故事内容合理提问,促进幼儿语言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
    通过提问、能激发幼儿想象,鼓励幼儿的创造意识,发展幼儿的语言。教师在讲述故事之前或之后提出问题,帮助幼儿在理解教师所讲述的故事内容上,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认识与理解。它主要运用在:
    第一、故事开始之前,以提问的方式引出作品,并为讲述故事内容埋下伏笔。如《想飞的蚂蚁》在讲故事之前我问道:“小蚂蚁到底是怎样飞上天的呢?”让孩子带着问题有意识地去听故事。
    第二、在帮助幼儿理解作品时,我也采用了提问的方法,帮助幼儿一层层地去理解故事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提问应能引起幼儿对作品内容的回忆,我在故事《想飞的蚂蚁》中,我问到:“小蚂蚁想去哪里?小蚂蚁先请谁来帮忙,那蜻蜓有没有帮助他?后来谁帮助了小蚂蚁,它是怎样带蚂蚁飞上天去的?蚂蚁在天上看见了什么?它有什么感觉”等。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讲述自己内心的感受及体验,帮助幼儿感受故事的主题,语言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第三、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可借助一些问题引导幼儿把话说完整,鼓励幼儿能够自己复述故事或创编故事。这样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也激发了他们的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三、以情景演示法,帮助幼儿进一步培养语言能力
    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我们要寓教于“乐”。运用具体的情景、与幼儿之间角色的扮演更好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如故事《小兔乖乖》,创设情景,分角色表演故事情景,让幼儿更直接地感受到遇到陌生人或是坏人的时候不要怕,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要想办法把陌生人或坏人给吓跑;其次,我也尝试了根据故事发展的情节边讲述故事边演示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第三,运用直接出示图片或多媒体课件,用幼儿先观察、再提问的方式让幼儿自由猜想图片上发生了什么事情或者会发生什么事,激发幼儿的兴趣。同时,我在讲述故事的同时更多的是运用动作和有形象特征的声音来让幼儿更直观的了解人物形象。如:“弯弯腰”直接用弯腰的动作来表示;“小鸭子来了”我先不说此话,直接模仿鸭子“嘎嘎嘎”的叫声,再加上鸭子摇摇摆摆走路的动作,然后再问谁来了?孩子们则高兴地说小鸭子来了。这样,不但介绍了故事中的人物,增加了幼儿的生活经验,还增进了师幼之间的互动,活跃了课堂氛围,同时也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倾听能力、观察能力,最终激发起幼儿表达、表现的欲望。同时也更好地培养了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应注意的问题
    (一)故事要有选择性
    英国教育家安德鲁•莱特曾说:“大段的描述是运用故事教学时所忌讳的,用于幼儿教学的故事尤其如此”。我们幼儿园故事主要通过主题及节日熏陶结合孩子的年龄特征、兴趣、需要来进行选择的,在故事中直接获得信息是故事的最大特征。所以,我们在选择故事的时候不但要根据幼儿现有的语言水平选择,而且所选的故事中要含有新的语言知识,使幼儿语言水平得以提高。
    (二)语言的多样化 
    教师的语言是孩子接受信息的主要途径,也起着榜样的作用。在幼儿园这个相对特殊的环境里,教师的语言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语言能与幼儿进行沟通,能让幼儿进入知识的海洋。讲故事时我把深奥,抽象的故事语句转化为浅显,神奇的语言,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起幼儿的注意力和求知欲,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陶冶幼儿的情操。
    1、语言的童趣化
    教师的语言要形象、生动、富有趣味性。既不能太过“儿童化”——将汽车说成“嘟嘟”、将“吃饭”说成“吃饭饭”;……也不能太过“成人化”——将早晨景色描述成“雄鸡报晓”、将夜晚的景色描述成“夜色朦胧”、“月黑风高”……教师趣味性的语言是能贴近幼儿的心理,比空乏的说教更具效力。进行故事教学时,教师讲故事的语言要夸张、生动,富有趣味性能激起幼儿听故事的兴趣,反之,空洞、枯燥 、呆板的语言会使幼儿昏昏欲睡,毫无兴趣。
    因此,我们要善于从幼儿活动的实际出发,抓住幼儿的特点,使用生动、形象、富有感情、具有感染力、贴近幼儿生活的语言,有效地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2、语言的生活化
    面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尤其是小年龄的孩子,我常常会把繁琐的语言简单化,甚至偶尔会用方言来帮助;理解,给幼儿一种生活化的感觉。像在故事《小兔搬家》中“天空突然下起了大雨,小兔们着急地不知道该往哪里躲”,我并没有讲述成“天空突然乌云密布,小兔们跑的跑,躲的躲”,虽然后面的语句很简单,但是“天空乌云密布”可以说小年龄的幼儿是完全无法理解的,所以“小兔们为什么要跑的跑,躲的躲”更让幼儿不理解。
    3、语言的体态化
    肢体语言能较好地反应人的喜、怒、哀、乐等情绪与情感,起着一种积极的暗示作用。我在故事《小蝌蚪找妈妈》中,用丰富的肢体语言描述故事中各种动物的形象,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鲤鱼妈妈、乌龟妈妈等动物特有的特征,使故事锦上添花。
    (三)、满足好奇、积极鼓励,激发幼儿参与活动和表达的积极性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爱听故事正是满足他们好奇心的一个重要途径。如果故事没意思,孩子们没兴趣听;或者故事很有意思,教师处理不当,孩子们没有得到从“无知”到“有知”的满足感;或者故事很有教育意义,可是孩子们没听懂……诸如此类,都不能达到促进孩子心智健康成长的教育目的。所以教师应以幼儿为主体,以兴趣为中心,从幼儿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出发,遵循幼儿语言发展的规律,让幼儿通过体验参与到生动的学习中来。
    不管任何一种活动形式,幼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一旦时间长了,幼儿都会厌倦,这样活动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所以有必要用鼓励及肯定的方法来延长幼儿注意力的时间,所以我在活动中常用鼓励的语言及物质奖励的方式,使幼儿获得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让他们感受听故事、讲故事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综上所述,故事是一种最受幼儿喜欢的文学形式,语言浅显易懂,内容丰富多彩,其引人入胜的情节,鲜明生动的形象,丰富奇特的构思,常常与孩子的心灵展开对话,会引起孩子强烈的情感共鸣。通过生动的故事讲述,孩子们会被深深吸引,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的假丑恶,从而培养爱憎分明的情感。讲故事在幼儿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方法,我们应该用心思考,认真实践,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理解,展开想象的翅膀,打开思维的通道,从而使孩子们在感受故事的魅力中更好地发展语言。


关闭窗口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1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