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我们要造机器人发射基地”
自主游戏活动时,建构区内的一群幼儿自发地在讨论建构的主题。爱看卡通片的阳阳说:“我们来像电视里奥特曼一样来造一个基地怎么样?”菲菲说:“我们搭机器基地吧,把各种各样的机器人都请到我们的基地里来。”“好”这个提议得到的其他幼儿一致的认可。怎么搭“机器人基地”,孩子们又纷纷争论起来菲菲说:“机器人基地应该有发射中心。”阳阳说:“机器人基地应该有控制中心。”……我饶有兴趣地参与了他们的讨论,并说:“机器人基地应该有居住小区呀,你们就先将基地分为控制中心、发射中心和居住小区三个区域来建构吧。”讨论完幼儿就迫不急待地着手建构,不一会儿,就建出了发射中心和控制中心。但是在建居住小区时,他们却发生了争执。阳阳坚持“机器人基地”没有居住小区,机器人都是住在控制中心里的。菲菲却坚持我的方案,双方争得面红耳赤。最后,菲菲不顾同伴的反对,在控制中心里又围了几个小区域,当成机器人的房间,边围边说:“住在这里多方便呀!”辉辉跑来报告:“菲菲没有按照老师和大家讨论的方案去建居住小区。”
分析:
乍一看,这是一个在教师参与引导下向前推进的活动——我在建构前以同伴的身份平等地参与了幼儿的讨论,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幼儿认同我确定的方案并展开建构活动。但静下心来我觉得有几个问题值得反思:建构前幼儿正在热烈讨论,各人提出了自己的设想,这时教师是否需要介入?教师的介入是否干预了幼儿的活动?虽然教师是以同伴身份参与讨论,但最后方案是由教师最后提议形成的,无形中教师是否使用了语言暗示?如果没有教师的介入,幼儿是否能达成共识?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清楚地说明,教师的方案对不同幼儿的影响是不同的:有的认同,有的未必,最终可能引发幼儿间的冲突。
下次活动时教师应全方位观察、了解、倾听幼儿关于“机器人基地”的经验及建构设想,了解其面临的困难,把握介入指导的有利时机,引导幼儿与同伴讨论、交流想法、共同设计方案、协调认知冲突,允许幼儿按照自己的已有经验和想法来安排自己的活动。
案例(二)“发射基地的屋顶”
今天,菲菲、辉辉等又进入了建构区建构“机器人基地”,他们再次津津有味地讨论着自己关于“机器人基地”的建构设想。由于有了上次的经验,大家的设想更多了,有的说要建一个半圆形的控制中心,有的说要建一个地下隧道,有的说要建一个螺旋式的卫星发射轨道。讨论完,他们便着手建构。可是,过了一会儿,我发现他们懒懒地坐在地上,完全没了刚才讨论时的那一股激情。我走过去菲菲告诉我:“唉,别提了,我们建好一座圆形的房子,想建一个半圆形的屋顶,却怎么也不行。”原来他们遇到难题了,我问:“以前你是怎么用花型积木拼出半圆形的呢?”辉辉皱着眉头回答:“用花片可以斜插组合成个半圆,但是用火箭炮筒不行呀。”我进一步启发:“还有哪些材料也可以斜插呢?”他们马上跑去找来花型积塑和星型积塑开始拼插。经过比较,他们发现星型积塑与炮筒型积塑的大小比例更合适,便决定采用星型积塑,一座半圆形的控制中心建成了。
分析:
幼儿的想象很丰富,但当其设想要落实到实际操作中时,常常又受其技能的局限。教师通过观察了解幼儿的需求并及时介入指导,给予幼儿操作上的有效支持和帮助。老师提出“以前你们是怎样用花片拼出半圆形的?”“还有哪些材料可以斜插呢?”等问题,使幼儿回忆起了已有的知识经验,并在建构中得以迁移,于是找来了花型积塑和星型积塑进行拼插,通过比较,成功地建构出半圆形的控制中心。因此,当幼儿遇到困难时,老师应善于根据具体的问题情景,提出适宜的问题,有效地帮助幼儿迁移已有经验。
案例(三)“准备,发射火箭”
菲菲、辉辉等不约而同地进入建构区,继续他们上次未完成的“机器人基地”。辉辉搬来了上次活动中他们保存下来的建构:控制中心和发射中心两座建筑物,并开始着手建构地下隧道和卫星发射轨道。乐乐提议用铺路的积塑建卫星发射轨道,得到大家的认同。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很快一条弯弯曲曲的发射轨道造成了。整个“机器人基地”初具规模。我认真观察了他们建构的发射轨道,发现这条发射轨道虽然有模有样,但并不是他们最初设想的螺旋式的,且建构的技能仅仅停留在铺、排。于是,我决定向他们发出新的挑战:“哎呀,这条轨道虽然好看,但却是平面的,卫星如何能冲上天空呢?如果是你们原先设计的螺旋式的就好了。”辉辉问:“那怎样建出螺旋式呢?”我说:“螺旋式是什么样的?你们先画个图让我看看。”泽宇叫着:“我知道,我会画。”他在纸上画了一个螺旋形,我问其他幼儿:“这上面都有些什么图形?”大家不约而同地说:“圆形,很多个圆形,越来越小。”我说:“对呀,那你们为什么不试试呢?”“这个简单。”说着大家又一起动起手来。大圆小圆搭成了,但像个圆形跑道。他们皱着眉头说:“老师,还是不像,螺旋式的应该是越来越高的;”我说:“对呀,那有什么办法让这些圆形越来越高呢?”大家又叽叽喳喳议论开了:“可以拼一些支架。”“可以用积木来垫高;”……孩子们搭建了几个大小不同的支架支撑起大圆小圆,一个螺旋形的轨道拼好了,孩子们发出欢呼声,“火箭可以发射了”。“好啊,你们可真厉害。”我为他们的成功而高兴。随后,我们一起扮演机器人,模拟了火箭发射。
分析:
幼儿按照事先设计的方案,分工合作,使“机器人基地”的建构初具规模,却忽视了卫星发射轨道的问题。此时,教师是满足于幼儿已有的建构水平,还是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幼儿向自己发出挑战?经过分析我选择了后者:“这条轨道虽然好看,却是平面的,卫星如何能冲上天空呢?”这一问题激起了幼儿重新建构的欲望。在这个过程中,我并没有直接把怎样建构的答案告诉幼儿,而是通过不断设置问题情境,采用递进式的启发策略,一步一步地向幼儿发出挑战,帮助幼儿整合、提升建构经验,使建构活动不断向前推进。
从这一案例我们清晰地看到,建构活动开展离不开老师的指导。而老师的指导是否有效,在于其是否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做有目的的观察,是否在获得大量具体真实的信息的基础上作出适宜的指导,包括介入的时机、介入的方式等等。教师适时介入、指导,能迁移、建构、提升了孩子们的经验,使游戏向纵深方向发展,而且能让幼儿在这个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其探究、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