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2-6岁幼儿家长口腔保健问卷调查和反思
3—6岁幼儿睡眠问题成因及对策
娃娃家的小帮手——幼儿在工具使用中的体会
关于大区域运动的设计与实施
跟踪家长关注点,推进优质个性化服务
责任创新和发展——落实科学素质纲要的实践探索
在幼儿教育中,家园合作方式的实践研究
培养大班幼儿交往能力的策略研究
浅谈小班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
小议:环境创设材料的准备
自主性游戏中材料环境创设所带来的启示
以小超市为载体开展大班幼儿科技活动指导方法的研究
幼儿早期阅读初探
架起家园互动的桥梁
给学琴幼儿家长辅导的建议
开展语言区域活动初探
从探索型主题活动“了不起的中国人”谈教师的作用
让宝宝在温馨的家园里快乐的生活
和主题互动、让活动有效
创设适宜的环境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跟踪家长关注点,推进优质个性化服务
2008-11-04  作者(来源):徐汇科技幼儿园 乐世桢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今社会是一个飞速变化与发展的社会,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也给学前教育机构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波,幼儿园不再是“清一色”的公办体制,而呈现出多种体制并存的发展态势。每一所幼儿园都必须为自己的生存与发展作出努力。在实践中,我们深深感觉到只有树立优质服务的意识,谋求园本特色之路,崇尚亲民服务文化,使教师和幼儿、家长三者之间保持心理上的“零距离”,让幼儿园成为孩子们温暖、安全、快乐、舒适的家园,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地位,换来幼儿园更好的发展。
     中国龙头企业“海尔”集团有这么一句话值得借鉴:“企业如果在市场上被淘汰出局,并不是被你的竞争对手淘汰,一定是被你的用户所抛弃!”另外,享誉世界的奔驰之所以成为奔驰,不仅在于其质量上的精益求精,更在于其以顾客需要为导向的全心全意的服务理念与服务行为。这些亲民服务的思想给予我们很大的启示,即教师们应把目光聚焦于所有幼儿与家长,深入了解他们的需要,做好每一件他们关注的、而往往我们认为微乎其微的小事情,为每一个对象提供良好的教育服务。所以,面对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我们明确提出:要努力把目光放在服务对象上而不是竞争对手上,我们幼儿园的每一位教职工都应该以微笑、激情、博爱,去接受并欣赏每一位孩子,善待每一位家长,取得家长的认可。
但是,要取得家长的认可,仅仅凭教师内心深处对孩子真心实意、无微不至的爱,以及对工作一丝不苟的态度,是远远不够的。这种爱与态度常会赢得家长的信任与尊重,但是要取得家长的高度认可,还需要付出更多地努力,尤其要从各种细节入手,特别是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往往会给幼儿园的发展带来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问题。
     更为重要的是家长的文化水平、专业特长、处世态度、性格特点、合作意识、对子女教育的期望值,以及需求和投入的力度等等,都会通过家长对幼儿的关注点而体现出来,只有对家长的关注点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并及时、仔细地给予分析,才能够真正理解家长对幼儿园的期望与要求,教师也才能够明白家长教育观念以及教育期望方面的正确与否。家庭是儿童有生以来最早的课堂,父母是其最早的老师。只有教师在高度关注家长需求与期望的基础上,教师才能够有效地因势利导,与家长实现实质性的配合,为幼儿的成长提供更好的环境条件和心理条件,使家长成为幼儿园教育拓展的最好帮手,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多的帮助。
     另外,由于全社会对婴幼儿早期教育重要性的关注,绝大多数的家长认识到儿童从出生至三岁是人的一生发展的关键期,很多家庭已改变了以保姆或祖辈领养的传统抚养模式,年轻家长们纷纷为宝宝选择适宜的幼儿园接受早期教育,3----6岁再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教育格局,0---3岁早教成了当前的教育热点。同时,由于社会的进步和民主意识的逐渐普及,许多家长具有了很强的服务意识和契约意识,并把这种意识看作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从而也对幼儿园工作人员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因此,幼儿园教师也只有具有强烈的服务意识,才会更加关注和深入地研究服务对象,探索其发展成长的规律,满足教师、儿童及其家长的多重需求,实现幼儿教育不断追求完善的目的。并以家长的关注点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结合幼儿教育规律来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使幼儿园的环境舒适优美,服务更加细致周到,不断增强幼儿园及教师的竞争能力,进一步打造幼儿园的优质品牌,塑造幼儿园的利好社会形象。
     鉴于以上认识,结合当前的发展趋势,我们根据贝贝双语艺术幼儿园低龄婴幼儿占60%的生源特点,在婴、托、小班中进行了“跟踪家长关注点,推进幼儿园优质、个性化服务的调查、实践与研究,取得了满意的成效。
     二、“跟踪家长关注点”实践调查与部分资料分析
     (一)有关说明:
        u调查实践时间:2003年9月1日------2004年4月30日
        u涉及跟踪关注的班级:小班、托班、婴儿班(共6个班级),婴幼儿家庭:155户
        u“跟踪关注点”的操作细则:
    1、设计表格
    2、对每位家长的每一个关注点每天及时进行记录,教师根据记录内容落实家长的关注点。
    3、归纳家长阶段关注点。
    4、调整教育策略,改善教育行为。
     (二)有关资料数据统计与分析:

表一    2003学年第一学期18个月—3岁婴幼儿家长的关注点(人次)

班级

生活护理

习惯培养

运动和学习

社会性情感

其他

汇总

9

10

11

12

9

10

11

12

9

10

11

12

9

10

11

12

丁丁

10

12

4

7

0

0

2

0

1

2

0

0

2

3

0

2

0

45

亲亲

5

5

10

8

0

2

2

0

1

1

1

7

7

2

1

2

2

51

当当

4

1

1

2

4

2

1

2

3

2

3

3

11

0

0

1

3

43

点点

7

6

5

7

1

2

3

1

1

1

1

0

1

3

1

2

4

46

蕾蕾

10

10

7

9

4

0

0

1

4

3

1

3

3

0

1

1

1

58

芽芽

2

13

14

11

2

2

0

1

1

2

0

2

7

5

5

6

1

74

汇总

38

47

41

44

11

8

8

5

12

11

6

9

31

13

8

14

11

317

总计

170

32

38

66

11

317

 

表二    2003学年第二学期18个月—3岁婴幼儿家长的关注点(人次)

班级

生活护理

习惯培养

运动和学习

社会性情感

其他

汇总

2

3

4

合计

2

3

4

合计

2

3

4

合计

2

3

4

合计

丁丁

15

25

11

51

1

1

2

4

0

0

5

5

3

4

0

7

1

68

亲亲

18

23

3

44

2

1

0

3

1

1

0

2

1

3

2

6

3

58

当当

12

15

2

29

3

6

3

12

0

0

3

3

5

2

2

9

5

58

点点

8

20

9

37

3

1

3

7

0

0

0

0

0

0

2

2

3

49

蕾蕾

13

30

8

51

1

7

4

12

5

3

0

8

5

1

0

6

9

86

芽芽

5

3

2

10

1

2

1

4

0

0

1

1

1

1

1

3

5

23

汇总

71

116

35

222

11

18

13

42

6

4

9

19

15

11

7

33

26

342

1、对表一、表二数据的分析、理解和教师改善策略及提示。

分析栏目

数据情况

分析与理解

策略与提示

生活护理

第一学期合计:170人次,第二学期合计:222人次。

这组数字远远超过其他几个栏目,说明18个月---3岁婴幼儿家长更多地关注孩子吃饱、穿暖、不生病,对教师生活护理到位始终是个高频要求。

Ø       教师必须从小事做起,持之以恒,不放弃任何一个生活细节上的护理,增强自身的专业敏感度和职业特质。

生活护理

0310月和043月数据比上月递增,而比下月递减。

开学第一月婴幼儿入学的适应期过后,情绪焦虑机体应急消失后,往往造成幼儿体质上的疲乏,更易出现患病现象,而家长容易把孩子患病的原因直接归结到教师的护理问题上;

其次,10月、3月是一年中季节气温差异变化较显著的时节,稍不注意冷暖小儿即易生病。故关注度一下子上升。

Ø       新生入园前的安抚工作甚为重要,不仅只是一次家访的问题,而应通过多次访问沟通交流,让小儿熟悉未来的老师,消除陌生感。

Ø       向社区或临近小区的婴幼儿开放幼儿园教育资源,热诚接待他们。

Ø       进一步重视0----3岁散居婴幼儿早教工作,提倡教育应从婴儿出生的那一刻开始,进行必要的个案跟踪教育及研究。

生活护理

第二学期最高数值的班级:丁丁班、蕾蕾班51人次;最低数值:芽芽班,10人次。

丁丁班是婴儿班,平均人数为15人,对家长来说,主要的大量的关注点始终在于生活能力与安全健康。

另一高数值是小班,从教师工作来看,记录非常详细,护理细致到位。

而最低数值为另一小班,根据家长抽样调查结果满意度较低,显然关注人次少并非家长缺乏关注度。

Ø       婴儿的充分生活护理是教师的首要任务,教师必须积极探索婴儿养育教育的规律,寻找共性,发展个性。

Ø       引进先进的管理机制:把家长评价内容作为教师工作质量与实效的主要考评依据之一;班级不同教师岗位之间实行轮岗制,实现按能定岗,按岗论薪。

习惯培养

第一学期中的数据逐月递减

低幼儿童自入幼儿园参加集体生活后,其生活习惯初步养成,家长对此方面的关注度逐渐降低。

Ø       教师有计划地落实生活教育的目标。

运动和

学习

第一学期从9月份(9人次)开始递减,11--044月平均6人次。

低幼儿童家长初入园时对教育的期望过高,往往冲着双语艺术而来,更偏重于孩子在园学到了什么知识技能,随着与教师的大量沟通,对幼儿园教育的不断了解,初步形成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价值取向,关注度呈下降趋势。

Ø       充分运用与家长对话

Ø       开展专家专题教育指导讲座

Ø       创设家长经验交流与展示的平台

Ø       组织优秀家长主题沙龙

社会性

情感

9月份31人次,2月份12人次,均为每学期初高数值,第一学期66人次,第二学期仅为33人次。

对于开学初入园的婴幼儿家长来说,孩子依赖父母,出现入园的焦虑情绪反应,导致家长对孩子情绪的不稳定性有较高关注度;春节长假后也是一个小高峰,相对值偏高,但基本趋于稳定。

教师在92月份的目标定位非常关键,通过多种渠道与方法安抚婴幼儿的情绪,尽早取得家长的信任。

其他

第二学期较第一学期有明显的增加

随着幼儿的不断发展,家长对孩子的全面发展有了新的要求。

 

 

     三、有效跟踪关注点,调整教育策略的效果
     (一)、形成个体要求,全体受益的理念,重视一日生活护理的细节化
     首先将个体的关注点扩展为全体生活护理的目标,形成“一人提要求,全班都受益”的服务理念。如家长提出多给孩子喝水,我们除了在生活时间段里提醒孩子喝水以外,还在班级中准备了适合婴幼儿自己使用的小水壶,放在幼儿拿取方便的地方,逐渐养成幼儿按需喝水的习惯;再比如,根据个别家长提出睡觉换睡衣的要求,我们加强在幼儿午睡时的巡视,及时为幼儿增减被子,将怕热的幼儿床位调换到通风处,并为容易出汗的幼儿垫上毛巾,对孩子的睡衣和所垫的毛巾,定时清洗和消毒,做在家长没有要求之前。
     其次,研究生活护理涉及的内容,探索并规范教师教育、服务行为。我们结合孩子的发展需求,对婴幼儿的进餐、盥洗、睡眠等活动制定了明确的要求,也为教师的指导提供了操作建议和提示,使教师的生活护理工作更具有目的性和科学性。
附:托班幼儿午睡常规细则
    ² 尝试自己穿脱鞋子。
    ² 能够安静入睡,不要大人陪。
    ² 能较主动提出大小便要求。
    ² 能逐渐摆脱对物的依恋,安然入睡。
    ² 不蒙头睡觉,不吮手指、被角等。逐渐克服以往不良的睡眠习惯。
    ² 尝试自己整理脱下的衣服(如放到指定的地方等)。
    ² 能自己捅开被窝睡进去。
    ² 午睡醒来,尽量坐在小床上,不在卧室里四处奔跑
 附;晨锻环节教师操作提示
    ² 活动外出前提示或帮助幼儿排空小便,穿脱适量衣服,拿好储衣篮、毛巾、纸巾等相应物品。
    ² 活动前检查户外场地与器械的安全。
    ² 活动中充分关注幼儿活动情况,加强对个别幼儿的指导并与班级老师分工协调活动内容与要求,作相应的分组指导。
    ² 关注活动量,及时增减衣服、擦汗。
    ² 活动前、中、后清点人数。
    ² 热情接待部分家长与幼儿。
     最后,提高教师观察能力和敏感度。教师对幼儿的指导,应该建立在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的基础上,教师必须要学会观察、勤于观察,并对观察的内容进行科学分析,从而对幼儿进行适当指导,在对家长关注点不断落实的同时,我们也不断组织教师进行学习,结合实际,让教师了解观察的方法,观察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并通过撰写观察记录,分析孩子行为及心理活动,进一步提高教师观察与分析能力。
     (二)、养成了认真挖掘,注重点滴的习惯,实现了教育内容的生活化。
     通过实践使教师形成了“生活即教育”的理念,知道了生活教育的内容具有宽泛性和随机性的特点。拓宽了传统生活教育范畴,既来源于教师对幼儿一日生活的观察,又来源于家长的关注点。既关注日常生活护理,又关注孩子的个性形成、习惯培养。
    1、生活教育化
     以关注点为依据引发教育目标,并选择相应的内容开展活动。
    ★  生活教育实例:保护小眼睛
教育目标:1)教育幼儿看电视时间不要过长。
     2)知道看电视的正确姿势。
    “来,宝宝搭好小火车,我们要去做广播操了。”一听到广播里响起了音乐,孩子们都有跑到我身边搭好小火车准备到操场上做广播操。“快、快、小朋友都要下去了。”jerry的外婆接着小jerry 的手,急急忙忙地走过来,对我说:“老师,这孩子我真受不了他,一早醒来就要看碟片,叫他也不肯起来。”他外婆唠叨着,好似在向我诉苦。“是吗?jerry,这可不大好“(我向孩子们了解了一下,早上看碟片在我们班还真不少。)
     吃完早点之后,我拿出布偶——小熊猫,并画了副眼镜给它戴上,我说:“宝宝,今天,熊猫宝宝与你们来比比谁的本领大,你们愿意吗?”“愿意!”孩子们信心十足地回答着。接着,我拿出卡片问:“whats  this?”他们异口同声答道:“pants.”速度非常快。这时小熊猫说:“pants,让我看看。”凑近卡片:“我怎么看不清楚呀?”“宝宝,你们说熊猫宝宝怎么会看不清楚呢?”他们有的说:“眼睛生病了。”有的说:“带了眼镜。”    “我请熊猫宝宝告诉你们,为什么它会看不清楚。”熊猫:“我眼镜变近视眼了,是一种病,因为我每天一到家就看碟片,早上起来也看碟片,我看的时候还坐在电视机前面很近很近,所以眼睛生病了,呜呜呜,我以后再也不这样了。”
    “宝宝,熊猫为什么会看不清楚?”
    “因为他一直看碟片。”(“因为他离电视很近。”“因为早上起来他就看碟片。”)
    “你们说的真好,你们想自己的眼睛生病吗?你们应该怎么做?”
     孩子们都说以后每天只看一会儿电视,看的时候离电视机远一点,等等。
2、教育生活化
    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随机进行。教师在来园、晨谈、集体活动、餐后等各个环节运用儿歌、故事、谈话等不同形式教育,体现生活教育的灵活性和随机性。
    ★  生活教育实例:老师牙疼了
教育目标:教育孩子少吃糖
早上,妈妈来送天一时,往我手里塞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蔡老师,能不能对Sissy教育一下,让她少吃一点糖。”正好这天,Tina又带来了巧克力和玉米糖,说是要分给小朋友吃的。很多小朋友都围着Tina,向她讨糖,Tina也象老师一样,分给了每一个孩子。我也跟着小朋友,向Tina讨了一颗糖。小朋友看到我也在讨糖,都笑嘻嘻地看着我。我剥开糖纸一口就把糖塞进嘴巴嚼了起来。教室里一下子就安静下来,看着我吃糖那夸张样。忽然,我“哎哟”一声,捂着脸说“不好了,我的牙齿疼了,怎么会疼的?”小朋友马上七嘴八舌地说:“你吃糖果了,牙齿坏掉了。”听了孩子们的话,我连忙把糖果吐在垃圾箱里,然后说:“嗯,现在好了。”我问他们:“小朋友,多吃糖会怎么样?”“牙齿会坏掉的。”“会牙齿疼的。”我又问:“那怎么呢?怎能样才能保护我们的牙齿?”小朋友说:“要刷牙。”“糖果不要吃。”******
     (三)、开发多元对话渠道,突现亲民服务特色的园本化。
    1、家访( 基础信息的来源)
开学初,每个幼儿园都会进行家访。我们幼儿园的做法是:每位教师将家访中所了解到的每个孩子不同的生活习惯、身体状况等都做好详细的记录和分析,想家长所想之先。如芽芽班的Linda睡觉喜欢抱娃娃,开学初,老师就在卧室里准备若干娃娃,创设与家庭相似的环境,满足Linda的需要;亲亲班的Victor体质差,有哮喘病史,不能吹风。因而在座位和床位的安排时,都注意远离风扇;丁丁班的Betty常有便秘,教师就经常喂她喝开水,每次吃饭都要求她把蔬菜吃完……这都是一些小事,关键是教师是不是持之以恒地去落实。
    2、随谈(日常关注点的来源)
    教师及时地将这些关注点记录好,提醒自己要落到实处。这些都是平时常在做的琐事,关键在于教师会从司空见惯的现象中找到切入点,把琐事做实、做好。个性化的服务不是一种机械操作,而是一种用心付出的劳动。
    3、“对话”和现代手段
    现在很多家长工作忙,接送孩子都有是由祖辈负责,父母和教师见面少。因而很多家长非常喜欢采用书面的形式进行交流,为此,我们开发并探索了“与家长对话”,并进行了为期三年的调查实践研究,通过对话,实现了零距离的沟通与了解,关注了家长的需求,提高了管理、个性化服务质量,关注了全体婴幼儿的发展,促进了家园教育同步,转变了教师观念,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转变了家长的观念,提高了科学教育养育的能力等。
另外,现代沟通手段的广泛性、便利性,也使手机、电话和网上“对话”作为一种必须,提升了现代学校的重塑,促进了教师工作的现代化和时尚化。
这些方式架起了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桥梁,双方能及时互通幼儿的信息、交流教师与家长的育儿方法。这些方式,虽然要占用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往往是一些细节上的功夫,决定着服务质量,影响着家长的满意度。
   

四、我们的思考与小结
    1、跟踪家长关注点体现了对象的普遍性、关注的真实性特点,坚持面向全体的教育原则;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对个体的关注缺乏全程性的跟踪记录与分析,我们需要对每个婴幼儿个体进行档案式的跟踪研究,实现关注点治表与治本的有机结合。
    2、落实家长关注点,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迎合家长”,在非常重视园方工作的同时,既要使家长满意,更要对家长进行科学育儿的指导,实现关注点的一致性与科学性的有机结合。
    3、跟踪家长关注点,使教师们提高了观察能力、沟通能力、随机教育能力和服务意识。但是,受教师教育专业能力水平的层次性,教育敏感度的个体差异性的影响,使落实关注点的实效呈现出不同的质量状态。为此,我们设想在下阶段研究家长关注点的同时,探索“以研究为纽带”的校本培训模式,积极寻找教师成长的规律,实现幼儿与教师的共同成长。

参考资料:《细节决定成败》       汪中求
         《文化重塑》           毛放
         《新课程指南》


关闭窗口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1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