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千年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中,人类对幼儿教育做了不懈的探索和实验,从原始和自然状态下的“母育”“膝前教育”到近代的幼儿园和托儿所,幼儿教育从朦胧接近科学,并逐渐确立了自己的地位。在人类长期的探索之后,直至今日,在幼儿教育、幼儿生理、幼儿心理、幼儿智能训练、幼儿脑功能开发,以及与幼儿相关的各类研究,其成果的成熟水平和科学程度都大大高于对青少年和成年的相关研究,在新世纪开始之时,我们更应以创新的意识、精神、目标、方法、途径和相关的体制保证去探求新世纪幼儿教育的新起点,从而推进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
在谈到幼儿教育创新的问题之前,让我先回顾一下20世纪最具划时代意义的教育思想。在此首先应提及的便是美国的著名教育思想家杜威。他所提倡的“以儿童为中心”和“学校即社会、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在近一个世纪以后,当人类进入21世纪之时,在知识经济和网络信”息技术方兴未艾的时代,在教育创新成为改革和发展的重大抉择的今天,我们更能体会其思想的革命性内涵,以及由此引发出来的各种实验和理论的重要价值。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1998年提出的《世界教育报告:教师和变革世界中的教学工作》之中,杜威的思想被作为建设新型的“学习化社会”的重要的理论依据。杜威理论的价值在于:(1)从根本上转变了传统教育单向的、灌输性的教育模式,尊重教育对象的独立人格及其成长的自发性、自主性和自觉性,使其内在的潜能和活力得以恰如其分的激发,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因材施教。(2)打破了以往学校教育自我封闭、囿于课堂和书本教学的传统方式,使各种社会教育资源(包括虚拟的)都能成为可整合的、有机的和活化的教育因素,从而形成适宜的教育氛围,使儿童可在有意识、无意识和下意识的学习和生活中接受到丰富的教育信息,极大地提高教育的效率。(3)有意识地将以往教、学、做割裂分离的传统教学方法整合起来,调动儿童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20世纪的心理学、教育学、脑科学、行为科学、信息科学、传播学、人类学,以及各种相关的儿童研究与实验,包括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社会的不断拓展等,都从不同的方面支持了这一思想,并得到了众多教育教学实验的证实。杜威的教育理论,特别是儿童教育的思想是在继承和学习传统,在进行大量实验研究之后提出的教育整体改革的创新思路。因此可以说,杜威的思想是20世纪初教育创新的典范,也是我们今天探求教育创新之路的重要借鉴。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认为首先必须要转变那种妨碍幼儿创新精神和创新发展的教育观念,把注意培养幼儿观察、分析、思维能力作为教学的切入口,把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作为目标,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发现知识,充分尊重和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把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贯穿到幼儿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教师必须确信每个幼儿都有创新的潜能,要还幼儿主体的地位,并坚持在一日生活中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幼儿年龄小,对任何事物都好奇,他们好观察、好动、敢想、敢问。例如随便的一个“○”,他们会说成是太阳、饼干、皮球等一切圆的物品。其实,这就是他们创造的过程。在幼儿的世界中,理解的过程也是创造的过程。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教给幼儿思考的方法,也应积极挖掘错误想象后面隐藏的正确性,给予表扬。因为只有让幼儿时时有成功的喜悦,才能激起更强的探索、创新的积极性。幼儿的创新就在于他用自己的眼睛、大脑去发现自己不曾知晓的一切。因此,我认为幼儿园教师应将工作的重点放在激发幼儿自主观察、想像、表达和动手操作上,并以此培养幼儿对生活、对自然以及对社会的探索欲望和精神,为未来的创造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以往的实践中,我发现自己对幼儿活动过程的价值重视不够,对幼儿活动的结果评价过严,缺少宽容与鼓励,对幼儿活动过程控制程度过高,常常以自己的主导作用替代幼儿的主体地位,成了幼儿创造性萌发的羁绊。因此,解放幼儿,让幼儿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想,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问题,用自己的双手去感受自然和社会是最重要的。这样成长的幼儿不愁没有创新的兴趣和精神。幼儿学习的是生活经验,而不是知识系统,生活就是幼儿园的课程,幼儿园的活动、游戏教育活动都是幼儿创新教育的途径和载体,不能单纯依赖某一领域教育的作用。
在现实的幼儿教育中,还存在忽视幼儿主体地位压制幼儿创新行为的现象,往往习惯于用循规蹈矩的教育目标去一直甚至放弃幼儿生气勃勃的发展目标。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将教师的教育目标转换为幼儿的发展目标,教师并不是盲目的追随计划,而是灵活、有目的的追随幼儿。任何计划应该有“弹性”,教师应根据具体实际情况加以灵活激动的改变、创新。当然变动要有据可依,要有利于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这样教师的劳动才称得上是一种创新劳动。
学习来自于生活
2—3岁是儿童感知觉、动作、语言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借助生活活动对儿童施加适当、适量的教育影响,使之在接受保的过程中,接受良好的早期教育,对幼小孩子来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托班的生活活动,是一日活动的重要环节,课程指南中有关“生活”的内涵是:自理生活、文明生活、安全生活、愉悦生活。有句话说得好:会自理的孩子是做出来的,不会自理的孩子是宠出来的。所以,孩子一上幼儿园,我们就让宝宝从身边的事做起,以生活活动为切入口,把生活常规作为教学内容,在做中练,在玩中学。如:吃饭了,一首:“吃饭啦,我们做小老虎啦,啊呜、啊呜、饭菜全吃光,我们长胖啦”,鼓励小朋友把饭菜都吃完,啊呜、啊呜是孩子们最喜欢做的动作。 洗手、折衣服、放鞋子,我们都会用朗朗上口的儿歌来配合,使小儿在边念边操作的过程中,逐步养成初步的规则意识和有序的生活。为了培养孩子的自主性,提高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上午的点心,我们为孩子准备了长、圆、方、三角形等大小不同、花色不同的饼干,让孩子们自由选择,并注意抓住教育契机,和孩子说说、认认饼干的形状、味道,孩子们会说:这是甜的,这是咸的,这个有点辣,宝宝们还会说出:杏元饼干小、达能饼干大,菜园小饼是圆的, 咬一口象月亮……这样的活动,体现了托班教育保中有教,教中有保,自然渗透,教养合一的理念。使幼儿自主的、用科学的方法,探索学习并掌握简单的生活技能,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培养幼儿热爱劳动、乐于服务的情感态度。
生活中的科学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一次次不经意的偶然事件,往往都会激起幼儿探索生活奥秘的小火花。
记得一次户外活动刚结束,孩子们纷纷回到教室,这时,我们班陈孜峣小朋友摸着自己的头奇怪地说:“咦,我的头发好烫啊!”听他这么一说,孩子们争着摸摸陈孜峣的头,又摸摸自己的头,兴奋地说: “真的,我的头发也是烫的!”“我的也是!”“江老师,你来摸摸看!”“王老师,你摸摸!”这时,陈孜峣得意地说:“我知道,是太阳公公晒的!” 其他孩子将信将疑:“是吗?这是真的吗?”于是在孩子们的兴趣驱使下,我收集了有关太阳的资料; “太阳真的能把东西晒热吗?”、“手帕上的水到哪里去了?”;在这些活动中,我引导孩子了解些太阳的主要功能,使孩子增长了许多浅显易懂的知识。通过探索性学习生活技能和发现、解决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帮助幼儿学习一套科学的思维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春天来到了,在户外活动的孩子马上被草地上的小草吸引,他们会发现:小草变绿了;这样的发现马上又吸引了其他孩子的目光,越来越多的孩子会发现:柳树姐姐的头发长长了、小蝴蝶飞来了……于是春天的秘密就成了孩子们关注的话题和这一时间内短暂的兴趣 点。我聆听着孩子们的话语,收集来自孩子信息,根据孩子的兴趣,结合《学习》一书中有关春天的主题内容,预设了一系列《找春天》的活动:故事《春娃娃》、歌表演《春天来了》、共同布置活动室《美丽的春天》等,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又引发了其它属于孩子们新的主题:比如:《春天的小动 物》,当一位孩子从家中带来小蝌蚪在自然角中饲养时,孩子们对春天的小动物也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们又给孩子送上了: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帮助幼儿获取生活中广泛的科学经验,并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初步的生活、科学概念。
教育更多的是采用非正式的教育手段,教育环境宽松,我将开心、开口、开窍这个大目标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体现在每个环节之中,追求科学的自然教育,以小儿有兴趣的活动优先。
如:主题活动“开汽车”,就是我及时捕捉了孩子的兴趣点,有意识地创设相应环境而开展 的一系列活动。它整合了孩子的各种经验,运用了孩子的多种感官,如:把家长收集的有关汽车的图片、挂历和玩具布置、陈列在教室中;区域活动中创设汽车城;让孩子注意看马路上的车、听汽笛声;讲讲做做“贴车轮”;唱唱跳跳“小汽车”等。孩子们在活动的过程中,认识了常见的车辆,能初步分辨不同的汽笛声,初步知道了“红灯停,绿灯行”的规则,还会玩好多开汽车的方法。激发幼儿探索生活中的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爱科学的态度和情感,激发他们创造发明的欲望。
在与孩子们一起开展活动的历程中,我时时为托班孩子的创造潜能而惊讶和感动;在和孩子们互动的过程中,我从中学到了许多活生生的知识,这些活动使我的教学实践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虽然,托班孩子的活动不如中班、大班的那样能产生较多、较好的成果,它只是在平平淡淡的真实生活中自然地沉淀着、积累着。但实践让我明白:教育并非演戏,取之于生活而又用至于生活的经验才是最珍贵的,真正符合幼儿需要,有利于每个孩子提高和发展的活动才是成功的。
今后我将会对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开发幼儿潜能进行深层次、相关的思考。科学的学习方法的培养和生活中的科学内容十分丰富,我将充分挖掘一些人文精神的内容,不失时机、恰当地对幼儿进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品质的培养;其次,生活课题课程研究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我长期实践、不断探索,我将努力把课程研究渗透于各个领域,辐射于幼儿一日活动,继续再实践、再认 识,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