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游戏情景下数学活动师幼互动的案例研究
在动手动脑课程中培养4-6岁幼儿自我调节能力的实践研究
社区乐游 春意盎然:记紫薇实验幼儿园小班社会实践活动
细研体锻目标 丰实游戏内容:龙南幼儿园大教研组开展幼儿体锻的研讨
幼儿自主性游戏中教师的介入
扬扬的故事
提高幼儿园舞蹈教学的有效性
开展幼儿节奏乐教学的若干思考
家长的启示
让孩子爱上午睡
引导孩子玩积木的小启示
托班学习性区域活动材料提供的思考
浅谈小班生活环境的创设
在区域活动中老师的启发
主题背景下的环境创设
浅谈中班幼儿唱歌发声习惯的培养
在故事表演中培养大班幼儿的表现能力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音乐活动的开展
浅谈多媒体课件在中班美术活动的运用
充分运用各种资源培养良好的进餐习惯

 

 
 
 
 

在动手动脑课程中培养4-6岁幼儿自我调节能力的实践研究
2012-10-17  作者(来源):徐汇区机关建国幼儿园 戴晓敏

现代社会对一个健康的人的标准是包括心理、生理的健康外,还包括良好的适应社会能力。因此具有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是幼儿健康的重要方面,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重要的心理素质之一。我国心理学家和幼教工作者关于幼儿自我意识发展这一问题,进行了一定的研究。较有影响和代表性的是1986年“全国幼儿自我意识研究协作组”所做的一系列研究。在国外,1983年,心理学家丽西娜等人采取跳远的手段,探索幼儿自我认识形成和发展的问题。但研究没有同时结合幼儿主体的能动性、积极性对自我调节的影响。

“在动手动脑课程中培养46岁幼儿自我调节能力的实践研究”突破了传统的自我调节研究对象的范围,把46岁幼儿的自我调节也作为研究的对象与内容,该项研究从“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原则出发,通过“翻盖乐”学具的运用,促进幼儿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为幼儿的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以“动手动脑课程”为载体,建构提高46岁幼儿自我调节能力的行为,激发幼儿好奇、好胜、好试等心理特征,益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师教,幼儿学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开动脑筋,通过动手、动口、动脑,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幼儿自主学习,不限制、不压抑幼儿兴趣,自我检查,自我调节,教师作最后简洁的归纳,使他们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

以“动手动脑课程”为载体,建构提高46岁幼儿自我调节能力的行为,促使幼儿克服畏难情绪,引发自我体验,养成专注、自信、坚持的良好意志品质。改变了幼儿的精神面貌,许多幼儿一改过去任性、胆怯、懦弱、依赖性强的缺点,取而代之的是大胆、勇敢、独立,有克服困难的能力。

以“动手动脑课程”为载体,建构提高46岁幼儿自我调节能力的行为,形成自评、他评的良好自我调节能力,培养不断自我发展的健康心理。

 

 

正文:

一、课题设计的背景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随现代社会对一个健康的人的标准是包括心理、生理的健康外,还包括良好的适应社会能力。因此具有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是幼儿健康的重要方面,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重要的心理素质之一。我国心理学家和幼教工作者关于幼儿自我意识发展这一问题,进行了一定的研究。较有影响和代表性的是1986年“全国幼儿自我意识研究协作组”所做的一系列研究。在国外,1983年,心理学家丽西娜等人采取跳远的手段,探索幼儿自我认识形成和发展的问题。但研究没有同时结合幼儿主体的能动性、积极性对自我调节的影响。

由于构建幼儿自我调节能力,可以培养幼儿对客观世界的积极态度及浓厚兴趣,提高幼儿对社会大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从而保证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由此产生 “在动手动脑课程中培养46岁幼儿自我调节能力的实践研究”这项课题研究。

“在动手动脑课程中培养46岁幼儿自我调节能力的实践研究”突破了传统的自我调节研究对象的范围,把46岁幼儿的自我调节也作为研究的对象与内容,该项研究从“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原则出发,通过“翻盖乐”学具的运用,促进幼儿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为幼儿的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我们的实践可以证实这些,将为学校、教师和家长提供一系列具有科学意义、实践价值以及操作性强的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普及价值。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结合二期课改,开展了“在动手动脑课程中培养46岁幼儿自我调节能力”专题研究。20059月至200511月对我园46岁的幼儿进行了初步调查,发现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经验的不断丰富;能力的提高,他们在活动中会表现出更多、更强的积极性与参与性。然而,在实际生活中,随着家长和老师对幼儿要求的日益提高,大多数幼儿面临的实际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幼儿课外学习的知识性技能科目很多,几乎充斥了整个双休日,内容涉及有:珠心算、美术、英语、小荧星艺术团体、棋类、钢琴等科目。刚开始,幼儿觉得好奇、兴奋,紧接着家长、科目指导老师的要求不断的灌输下来,幼儿有点招架不住了。长此以往,许多幼儿心理压力较大,情绪表现不够稳定,产生不少情绪、行为问题,如部分孩子行为退缩、胆小、任性等。由于幼儿自身能力的相对有限和外界要求的不断增强,因此对幼儿进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

幼儿的自我调节能力决定了学习成效的优劣。自我调节是联结和协调动机的内在起因与外部诱因的中介桥梁。通过它幼儿的需要被激发,进一步就会使幼儿获得能量和朝向目标的方向性,形成内驱力,从而引发和维持行为,并通过自我调节的中介作用而发挥其功能。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1、研究目标

    以动手动脑课程为载体,建构提高46岁幼儿自我调节能力的行为,开发幼儿潜能,促进幼儿社会化进程,为幼儿的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研究内容

1)目前有关46岁幼儿自我调节能力的现状调查研究。

2)以动手动脑课程为载体,提高46岁幼儿自我调节能力的活动方案的实践研究。

3)以动手动脑课程为载体,46岁幼儿自我调节能力的案例研究。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之以调查法、观察法、个案跟踪以及经验总结法等。

二、课题研究进展与基本结论

我园积极探索以动手动脑课程为载体,建构提高46岁幼儿自我调节能力的行为,开发幼儿潜能,促进幼儿社会化进程。根据幼儿的生、心理特点,活泼、好动、好强的个性,幼儿园创设良好的互动材料,有利于幼儿在操作“翻盖乐”学具过程中,适时、适当、有序的培养幼儿自我调节能力,学会在心理方面的自我保护,以便适应社会需要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本课题已取得了以下研究进展与基本结论:

(一)了解培养幼儿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的相关理念

1、自我调节和自我调节能力的含义

1)自我调节

所谓自我调节是指根据自我预期与现实存在的偏差对自己进行调整的行为,即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如何有意识地、系统地监测、评估、调整自己的思维、感知、情绪、动机与行为,达到其预期目标进行的行为调整。

自我调节的根本在于幼儿的自我意识,也就是说良性的、积极的和发展的自我调节是建立在良好、健康和逐渐成熟的自我意识基础之上的。

2)自我调节意识

自我调节意识是幼儿在为实现学习目标过程中,对出现的偏差所自发产生矫正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的心理准备过程。自我调节意识是形成自我调节能力的前提,它建立在幼儿自我预期和自我效能感基础上。

有了自我调节意识,在具备基本的学习策略情况下,幼儿就按照调节教学要求的学习程序,按部就班地学习,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为,自我意识含有自我意志的成分,属于对自己的控制,如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追求等。

3)自我调节能力

幼儿自我调节能力是指幼儿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其良好、健康和逐渐成熟的自我意识进行自我反思,并及时调整在学习心理、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方面出现偏差的能力。

幼儿的自我调节存在多种形式,既表现为有意识的目的性调节,也表现为无意识的反应性调节;既有积极的自我调节,也有消极的自我调节;既表现为弥补缺失的调节,也表现为促进成长的调节。

2、在动手动脑课程活动中培养46岁幼儿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的功能。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结合二期课改,开展了“在‘动手动脑’活动中培养46岁幼儿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专题研究。20059月至200511月对我园46岁的幼儿进行了初步调查,发现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经验的不断丰富;能力的提高,他们在活动中会表现出更多、更强的积极性与参与性。然而,在实际生活中,随着家长和老师对幼儿要求的日益提高,大多数幼儿面临的实际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幼儿课外学习的知识性技能科目很多,几乎充斥了整个双休日,内容涉及有:珠心算、美术、英语、小荧星艺术团体、棋类、钢琴等科目。刚开始,幼儿觉得好奇、兴奋,紧接着家长、科目指导老师的要求不断的灌输下来,幼儿有点招架不住了。长此以往,许多幼儿心理压力较大,情绪表现不够稳定,产生不少情绪、行为问题,如部分孩子行为退缩、胆小、任性等。由于幼儿自身能力的相对有限和外界要求的不断增强,因此对幼儿进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

幼儿的自我调节能力决定了学习成效的优劣。自我调节是联结和协调动机的内在起因与外部诱因的中介桥梁。通过它幼儿的需要被激发,进一步就会使幼儿获得能量和朝向目标的方向性,形成内驱力,从而引发和维持行为,并通过自我调节的中介作用而发挥其功能。

(二)观察积累、评价分析实践探索幼儿自我调节意识和能力。

1、在区域活动中以动手动脑课程为载体,培养幼儿动手动脑能力,促进幼儿社会化进程。

自控能力差,是学前儿童的又一基本特点。学前儿童的情绪性极强,不受强制性约束,喜欢自由自在地、无拘无束地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活动。在区域活动中,教师根据专题研究活动的目标和幼儿发展的水平有目的的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的活动。它是教师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在操作过程中不断产生自我调节意识、提高自我调节能力的最佳发展发展途径;在操作活动中,幼儿的兴趣主要来自于材料,幼儿的发展更依赖于对材料的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教师以动手动脑课程为载体来支持、帮助、发展幼儿的自我调节能力,让幼儿在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中来满足幼儿发展的不同需要。

1)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①专题培训促能力。

结合二期课改新理念,通过实践操作、观察积累、评价分析等手段有计划地组织课题组成员参与不同层次的科研培训,从而有效地提升科研能力。

②了解幼儿定教材。

在区域活动中以动手动脑课程为载体,培养幼儿动手动脑能力,促进幼儿社会化进程。中班以动手动脑课程123册内容为课程教材,大班以456册内容为课程教材。

2)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动手动脑能力,激化幼儿自我调节意识。

①集中精力,开动脑筋,寻找答案。

由于孩子可根据在游戏盒中摆成的图案,自己判断对错,所以往往不用大人陪伴;这样不但大人轻松,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也从中得到训练。

②动手动脑,自我纠正,趣味无穷。

通过综合性的识别颜色、图形、数量、方向等智力游戏,初步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识别能力、分辨能力,因而开发幼儿潜能,起到了提高智商的重要作用。

③专注、自信、坚持等良好意志品质有所加强。

通过区域游戏活动,部分幼儿自信心增强了;游戏时的持续时间也增加了;重要的是,幼儿能够认真对待每一次的游戏活动,错了,自己分辨、纠正;对了,自己走下一关,完全是由幼儿自我评价,自我调整,对奠定幼儿的良好心理品质打下扎实的基础。

2、个案跟踪、观察指导,有针对性地制订课程活动方案,不断提高幼儿自我评定能力。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以一切方面去了解人。”

动手动脑的学具操作使用是幼儿最好的认识生活中周围事物的途径之一,它给予幼儿直观的、感性的知识,能使幼儿受用一生。与其让孩子在日后学习几何等抽象概念时绞尽脑汁,不如让他在四、五岁时用简单的操作材料——翻盖乐自由地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教师则要把每一次提供的操作材料与课程活动的目标结合起来,也要明确增加、减少材料的教育意义,预测对幼儿建构性学习可能产生的影响。

1)观察指导注重幼儿个体差异。

教师在区域实践活动中,重点针对班内幼儿进行个别跟踪,建立个案,并分工协作,在观察指导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订课程活动方案。

各年龄段的课程目标的制定,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各班幼儿在活动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寻找切入点,结合近期和远期总目标来制定课程活动方案目标。

让幼儿通过实践操作,教师观察积累,多次组织课题组成员对活动后幼儿个案进行评价分析,不断提高教师课题实践能力。

案例1针对幼儿的不同个性制订相应课程目标。

 

个案1

个案2

幼儿表现

徐润泽是个很有想法的孩子,相较于同龄幼儿更加懂事,同时他对新鲜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善于发现和观察事物的不同与变化,不过行动上比较犹豫,速度较慢。在游戏时往往会考虑再三,犹豫不决。润泽从小性格内向,解决问题时往往比较缺乏自信。

 

朱殷飞思维极其活跃,对于新鲜的具有挑战性的事物都会感到很兴奋,并且愿意参与游戏。虽然平时孩子都是由外婆带的,但是与其他的长辈相比,孩子的外婆比较重视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因此相比其他孩子,飞飞的性格方面、行为习惯方面等都比较好,面对困难时,也能够尝试独立的解决。

    当然,孩子有时也会表现出缺乏耐心、自满等等情况。可能这些和平时孩子一直都接受表扬而没有受到过挫折引起的。

 

教育目标

1、逐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养成处事果断的性格。

2、活动中能注意力集中,认真听讲,在游戏中培养耐心、专注的习惯。

1、能够独立解决自己在操作动手动脑时的问题及遇到的困难,能够坚持做完一件事情。

2、能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自信,同时学会尊重同伴的活动成果。

3、乐于探索,积极参加动手动脑活动。

 

教育措施

1、加强自信心的训练。在各项活动中注意多表扬多肯定,请他当班级的小老师,值日生等。

2、在日常活动中,多让幼儿进行一些注意力及耐力的游戏。

1、开设动手动脑区域活动内容,鼓励幼儿积极参加活动。

2、适时交流活动情况,了解幼儿活动情况,便于幼儿积累相关经验。

3、组织集体活动,增进与同伴间的相互关系,培养幼儿与同伴间友好的相处。

 

2)自评他评提高幼儿自我调节能力。

①区域活动中进行小组循环赛制。

根据幼儿自身能力的相对有限和外界要求的不断增强,对幼儿进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因此,在区域活动中开展小组循环赛制,幼儿间互相观摩活动,增进彼此间的自信、自评、他评的能力;帮助更多幼儿学习正确评价自己,树立一定的自信心。有效的利用幼儿自评、他评的形式,提高幼儿自我调节能力。

案例2区域活动一开始,徐润泽就来到了动手动脑前,他尝试着做了一道题,但是一会儿当润泽检查时,他发现题目做错了,原来他将数字6和数字9放倒了,但想了半天,他都觉得自己没错,当他想要放弃时,我立刻走上前去,尝试引导他发现问题:“润泽,你看着两个数字排当数字相同时,其他什么地方不一样?”不一会儿,聪明的润泽发现了:“它们的边框形状不一样。”“那你试一试使它们一样呢?”“噢,原来这才是9,这才是6。”润泽恍然大悟,自己找到了答案。

案例3区域活动时,孩子们都想玩动手动脑,朱殷飞高兴得说,我来教你们。活动开始了,真的有几个孩子跟在飞飞的后面,等着他去教。飞飞也就像模像样的当起小老师来了。

    才没过一会儿,原先热闹的动手动脑角只剩下了飞飞。我找到了刚才还兴致勃勃地其中一个孩子了解情况,原来,飞飞说要教他们,可是真的玩了,飞飞总说他们:“真笨,不会”“动作真慢”等等。

    问清楚了,原来是孩子们之间闹矛盾了。看着飞飞一个人玩,我便走上去,“飞飞,我和你一起玩”。“好啊”飞飞高兴得叫了起来。

    “飞飞,你真笨,怎么这么慢”我也学着方才飞飞对同伴的语气说道。孩子的小嘴一下子就噘了起来。“龚老师。我不想和你玩了”。“为什么呀?”“没劲”“怎么了?”“你是大人,你做的快。我动作慢,我要输的”。

    “原来我说你做的慢你也要生气的啊!那其他小朋友们,你说他们慢、笨呢?他们也会生气的”。飞飞抓了抓头笑了。

案例分析:

    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经常会提到一个词语“换位思考”。其实,同伴间发生的事情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单一的讲道理,孩子们不一定能够理解,但是当他也有了切身感受之后,可想而知,那种被别人批评的感觉很不好受,由此他们也能够感受到自己批评别人后,别人心中的感受了。用另外一个词语叫“感同身受”。

②区域活动中进行动手动脑闯关活动。

通过动手动脑闯关活动,在幼儿间开展互相评价活动,让更多的幼儿能够在每一次的评价过程中,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评定能力,逐步提高幼儿的辨别能力等。

通过动手动脑闯关活动激发幼儿兴趣及活动的持续性、勇于进取的好品质。有效地培养了幼儿的计算、注意、观察、分析、推理以及独立完成任务、自主学习等多方面的能力。

案例4区域活动开始了,徐润泽和朱殷飞玩起了动手动脑,朱殷飞很快就完成了一题。坐在他旁边的徐润泽速度显然慢了很多,原因在于润泽拿起一块动手动脑放下去时总是不太确定,习惯性的看看我,如果我向他表示肯定,他就会立即放下去,当我不做出反应时,他则会愣在那儿,因此,耽误了时间,见此状况,我更加鼓励了他:徐润泽你很棒。其实你不用问我,你要相信自己的选择。你愿意和我比赛吗?当我向徐润泽发出比赛邀请,他很快就答应了。这次比赛润泽知道别人没办法帮助他,他更加相信自己了,比赛中,我故意输给了他,润泽开心极了,在以后的游戏中,润泽更愿意自己独立思考,自己解决问题了。

案例5徐润泽的动手动脑课程内容越做越熟练了,于是我加大了难度,让徐润泽将数字记录下来,此时,徐润泽的脸上出现了不情愿的表情,在我的要求下,徐润泽勉为其难的记录着,但当我不注意时,就会不去记录。发现这样的情况,我放学时,便和徐润泽的外公进行了沟通,原来,在家里徐润泽也很害怕写数字,因为数字写起来又慢又难,于是,我就建议徐润泽的家长在家时可以和他玩一些有关数字的游戏,例如:玩牌时,请问徐润泽作计分员。同时,在幼儿园里,我们也鼓励幼儿同数字宝宝做朋友,在日常生活中,让幼儿喜欢数字。

案例6今天区角活动中,朱殷飞神神密密的对我说,他觉得好奇怪:在12块数字板中,14710为一组;246812为一组;35911为一组,而每一组中的四个数字板始终是在一起的。我表示不相信,于是他又演示了一遍给我看,果然如他所讲的那样。

案例分析:区域活动中能够大范围的将动手动脑课程活动与主题活动教育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有效地整合教材过程中,利用动手动脑课程活动进行对46岁幼儿自我调节能力的案例研究,观察孩子们在玩的时候并不是机械的操作,而是在积极地开动脑筋归纳演绎,体验成功后的喜悦,尝试失败后的坚持。教师积极引导幼儿克服畏难情绪,帮助幼儿克服任性、自我中心等不利于社会交往的行为,树立自信心,发展行为调节的能力,弥补不足,在游戏中进一步培养幼儿耐心、专注的良好习惯。

三、课题研究的成效:

(一)激发幼儿好奇、好胜、好试等心理特征,益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以“动手动脑课程”为载体,建构提高46岁幼儿自我调节能力的行为,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师教,幼儿学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开动脑筋,通过动手、动口、动脑,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幼儿自主学习,不限制、不压抑幼儿兴趣,自我检查,自我调节,教师作最后简洁的归纳,使他们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思维观念在不断地变更。儿童心理上也受社会的影响,接触的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幼儿时期正是性格的形成时期,也是培养多方面素质和能力的最佳时期。对周围事物表现出好奇、好胜、好试的心理特征。在教师的鼓励下,他们谁也不甘失败,一个强制学习的概念也不复存在,学习主动性会明显提高,特别对一些性格内向的幼儿,让他们更多“试”的机会,有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

(二)促使幼儿克服畏难情绪,引发自我体验,养成专注、自信、坚持的良好意志品质。

以“动手动脑课程”为载体,建构提高46岁幼儿自我调节能力的行为,改变了幼儿的精神面貌,许多幼儿一改过去任性、胆怯、懦弱、依赖性强的缺点,取而代之的是大胆、勇敢、独立,有克服困难的能力。孩子思维的独立性是从日常生活中开始培养的,孩子好奇心比较强,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见到新鲜的东西就要动一动,问一问,拆一拆,装一装,这些都是孩子喜欢探究和旺盛求知欲的表现,孩子的自主能力在活动中不断增强。

(三)形成自评、他评的良好自我调节能力,培养不断自我发展的健康心理。

以“动手动脑课程”为载体,建构提高46岁幼儿自我调节能力的行为,提高了幼儿的学习能力,幼儿通过学具的操作活动,操作技能提高了,主动学习的兴趣、探索的欲望增强了,爱动脑筋,积极发言的人数增多了,有原先主动发言的40%上升到了95%,幼儿的自我判断能力有显著提高。参与他评的幼儿也有原先的30%上升到80%。幼儿在独立地评价自己和别人的同时,积极的自我体验,善于自我接纳,有效的自我控制,初步形成稳定的性格特征,不断的自我发展。为成就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四、本课题研究需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一)适宜家庭亲子活动使用的一系列具有科学意义、实践价值操作性强的动手动脑课程活动方案。

(二)动手动脑课程学具的进一步改进、推广与普及运用,进一步挖掘其潜在功能。

 参考文献:

邱学华:《幼儿尝试教育活动设计》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9年版

游乾桂:《爱子有方》              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9年版


关闭窗口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1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