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别化学习活动的创设来源
1、课程纲要
在《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中提到,要求幼儿“学说普通话,大胆用语言与人交流,注意倾听,理解日常用语,爱看图书,对经常出现的文字感兴趣”这一目标,也同时提及要求幼儿“接触各种富有情趣的作品,大胆想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感受和体验,理解他人的表达方式”。
在3~4岁阶段目标中,《指南》指出幼儿“能用简单语言表达自己的感觉和需要”和“用普通话表达自己的意思,喜欢翻阅图书”。
上述目标为开展区域性学习活动指明了方向,界定了适宜的开展深度,是为个别化学习活动开展的前提与必备因素。
2、学习主题
幼儿园课程的开展以主题形式进行,每一个主题都应当渗透于学习、运动、生活、游戏中,作为区域性学习活动,也需要将主题目标融入其中。
适逢进行到“小兔乖乖”的主题,兔子的元素成为了故事屋的主要角色,从儿歌的内容、连环画故事、自制大书、角色扮演等多处都有所结合。
小兔乖乖主题目标:爱听童话故事,喜欢观察照顾小兔,并有兴趣参加装扮活动。
二、个别化学习活动的创设
个别化学习活动开展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故事屋区域的构建中,教师根据班级幼儿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如下创设:
1、区域设定
对区域性学习活动的创设,因由其所具特性入手,结合现有主题,创设出故事屋——小兔乖乖区域性学习活动
●环境材料
各类图书(包括有关小兔的儿歌、书籍、自制图书)、小兔头饰、各类指偶、手偶、动物卡片门帘、靠垫、小沙发、地垫等。
●玩法
(1)指认动物卡片,翻阅图书。
(2)选择喜欢的动物形象,与同伴一起说一说、玩一玩。
(3)使用提供的装扮材料进行儿歌或故事的表演。
●观察指导
(1)幼儿是否愿意摆弄投放材料,是否喜欢翻阅图书。
(2)幼儿是否愿意用普通话表达自己的意思。
(3)幼儿能否简单讲述儿歌、故事,观察幼儿与同伴互动的情况。
2、区域创设
根据幼儿对不同材料的需要,教师就阅读、扮演、环境材料分别做了如下创设
A.阅读材料
①书籍。提供了与主题相关的书籍,以及原有的一些非主题书籍。书籍材料形式也具有多样化,有纸质书籍(大型书与一般图书)、废旧材料自制大书《萝卜回来了》、布书,多材料的提供让幼儿对不同质地的书籍有更多的认识,同时,也能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
②自制图+文儿歌
将自制的图+文的儿歌用插片的方式进行展示,儿歌来源于学习活动《小白兔》,用生动的图示让幼儿对小白兔的特征有更多的认识。
③连环画故事
将《小兔乖乖》的故事书按顺序摆放,并配以数字+点卡的方式,提示幼儿故事发生的顺序,也帮助幼儿建立初步的书页的概念,知道页码是用来指示故事发生顺序的。
④动物卡片
将动物卡片与串链一起串起来后作为门帘,方便幼儿可以从两面一起指认,增加对其他动物的认识。
B.扮演材料
①指偶、手偶
指偶分为单指指偶与多指指偶(自制),单指指偶由多种小动物组成,多指指偶用卷筒纸纸芯与废旧图书的动物形象相结合,配以故事《三只小猪》、《三只熊》的背景,以供幼儿能够进行角色扮演,表演故事。
手偶的动物与单指指偶相对应,从单指指偶到多指指偶,再到手偶,能够帮助幼儿小肌肉更好地发展。
②自制动物头饰
在连环画《小兔乖乖》一旁,教师制作的兔妈妈、小兔、大灰狼的头饰让幼儿自行选择角色进行相应的扮演,在扮演的同时强化了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C.环境材料
①温馨环境
提供温馨的小沙发、软软的靠垫与地垫、有趣的门帘、可爱的长颈鹿门牌,配以教师自制的窗帘装饰、桌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温馨的阅读环境。
②规则潜化
在进门处投放吊牌、地垫旁设置脚印,有助于幼儿规则意识的形成,知道进入区域需要挂吊牌,踏上地垫需要脱鞋并摆放整齐。在墙面上有阅读方法的图文指示,并有提示幼儿轻轻看书的标志,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阅读习惯。
三、个别化学习活动的实施与调整
1、实施成效
幼儿在为期2周的故事屋中,通过对材料的摆弄、使用,能够与同伴交流、注意倾听、爱看图书,能用简单语言表达自己的感觉和需要。
A.敢于表达表现
有部分幼儿在园时不愿开口、较少开口,与同伴、教师互动较少。针对此现象,在阅读区内,教师提醒幼儿能够带上可爱的小动物一起去看书,给小动物讲讲书里的故事。不爱开口的幼儿带上指偶、手偶后很乐意去帮助小动物熟悉故事内容,轻轻地给小动物讲他看到的故事。
带上指偶、手偶后的幼儿,更易以所扮演的角色来与同伴进行互动。一个孩子说到:“你好!我是小鸡。”另一个带鸭子手偶的幼儿就会打招呼说:“你好,小鸡,我是小鸭!”
道具材料的运用,帮助幼儿脱离原有的交流难处,使得幼儿沉浸在角色扮演中,更乐意与同伴进行交流互动。
B.安静倾听阅读
在创设的环境中,幼儿逐步养成了一些正确的阅读习惯。知道看完的书要放回书架,要一页一页看书,能够专心、安静地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书籍。
在与同伴交流中,初步学会先听完他人的话,再发表自己的看法。
C.主题更加渗入
在故事屋里,孩子们对兔子的特征认识更明确了,也更乐意扮演《小兔乖乖》的故事,装扮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使得主题“小兔乖乖”的开展更加深入。
2、问题调整
A.自制门帘
①门帘制作
最开始的门帘用简单的串链组成,但之后发现纯装饰性的门帘并不能起到推动幼儿发展的作用,遂采用串链+动物卡片的形式制作门帘,帮助幼儿指认动物。
②门帘顶部制作
一开始的时候,打算采用网格固定在墙上的方法,但实际操作中发现占地面积过大,对于小空间教室会出现利用率不高的情况,故而设计成翻折的形式,以便不用时翻起挂在墙上。
由于挂上门帘卡片后网格质量加大,出现中间凹陷的情况,教师采取PV管两边固定的模式让网格更加牢固。与此同时,在墙上钉钉子并缠绕风筝线,将网格从墙上支撑起,也利于之后的翻折,并在正中间放置橡筋,以供翻折后可以挂钩。
B.文字提示
区域中文字的出现,对于小班年龄的幼儿,相对较多了些。儿歌、阅读习惯提示、动物卡片等几处文字标识的地方,虽然给予幼儿文字氛围的渲染,但总体来说不宜在小班出示过多。
调整:拟采用更多图示的方式,并配以磁带声音提示的方法,让小班幼儿对儿歌、阅读习惯、动物指认有更直观的认识与了解。
C.故事《小兔乖乖》
《小兔乖乖》的故事内容较长,对于小班幼儿较难记忆,虽有连环画的方式提示幼儿故事发展的情节,但尚不够全面与完善。
调整:播放录音磁带帮助幼儿强化对故事的认识,使得幼儿在装扮过程中拥有更高的兴致。
D.主题元素拓展
原有的主题元素停留在小兔的儿歌、故事中较多,范围涉及不够广。
调整:为了使得幼儿对小兔的特征有更深入的认识,教师增添了一些图示,例如小兔形态变化(兔毛颜色等),以及一些有关小兔的食品(例如大白兔奶糖),使得幼儿在生活中能够更关注自己看到的小兔,也对小兔的特征认识与运用有更深的理解与掌握。
四、个别化学习活动创设心得
1、符合幼儿年龄特点
2、切合课程主题目标
3、探寻个别幼儿差异
4、增设情趣适宜环境
5、丰富凸显不同层次
6、适时跟踪观察指导
7、及时调整反思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