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浅谈幼儿教师与内向型幼儿间的沟通
运用民间音乐游戏的再度开发提升幼儿音乐综合素养的发展
如何利用家长资源进行绘本阅读
对于能否孩子举手发言的思考
浅谈对小班幼儿午餐和午睡习惯的培养
小班幼儿绘本阅读点滴体会
在实践中成长 在研讨中提高:非局属系统中心教研组展示活动
自选值日生
孩子碰伤以后——家园沟通是一门学问
数字对对碰——幼儿生活习惯培养的好方法
和舒舒在三八节活动后的对话
音乐活动中的提问艺术
孩子不举手如何应对
引发小班幼儿与环境有效互动的操作方法
跳绳中的反思
让孩子玩的更快乐
漂亮的项链
种子发芽
孩子们爱举手了

 

 
 
 
 

浅谈幼儿教师与内向型幼儿间的沟通
2012-10-30  作者(来源):市级机关第一幼儿园 高倩

每一个孩子就像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骨朵,总有一天会绽放出美丽的花朵,而我们的事业就是要看护好这一朵幼嫩的花苞。作为一个幼儿教师,在我看来,我们的工作更具有不凡的意义,因为我们站在园丁的第一岗。

现代社会的物质基础越来越好,各种设施越来越丰富,这些就像是阳光和雨露给予孩子们更好的营养和生活环境,作为园丁,我们可能不再需要过多的关心物质方面的问题,相对而言我们更需要细心耕耘孩子们的精神土壤,目的不是让每一朵花苞都在春光下怒放,而是要让每一个花苞开得自信,健康,散发自身独特的气质。

说我们的事业具有不凡的意义是因为我们站在孩子教育的一个特殊时期,即幼儿期。幼儿期是孩子3岁至67岁的期间,又称为学前期,是孩子个性形成和塑造的关键时期,这种形成表现为四个方面:

(一)气质特点凸显

气质是与生俱来的,儿童出生时就有不同气质类型差异,到幼儿期儿童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不同表现得更为明显。幼儿期的气质具有一定的可变性,是可塑性比较强的时期。

(二)兴趣爱好差异

这种爱好差异表现在男女儿童对服装和玩具的爱好、对游戏活动倾向的不同、对学习和活动兴趣的区别等。幼儿倾向于以主观态度决定事物的价值,他们很容易对各种有主观价值的事物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

(三)能力差异

这表现在感知能力、注意和记忆等认知能力上,更明显地表现在言语、计算和艺术等特殊才能方面。

(四)性格特点的表现

初步形成了对己、对人、对事物的一些比较稳定的态度。

相对于外向型的孩子来看,内向型的孩子在以上四个方面找到一些不同的特质,比如:在气质特点方面,外向型的孩子可能对周围环境的变化很敏感,内向型的则相对迟缓;外向型的显得活泼,内向型的较为安静;外向型积极探索,内向型显得消极被动等。在兴趣爱好方面,外向型的一般都是爱好广泛且容易引起他人注意,而内向型的则会将自己的爱好隐藏起来,不轻易表现出自己对某一样事物的特别喜好。在能力差异方面,由于外向型的孩子善于表达表现,在交际方面的能力尤为突出,内向型的常常会被人忽略他们的长处。在性格特点的表现上,外向型的孩子比较合群,乐于分享,反之则表现孤独,顾自己,甚至有些自卑和懦弱;

这些差异反应了孩子本身的特点,而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给他们创造条件,采取适宜的沟通措施,帮助内向幼儿发扬个性的积极方面,减少消极方面的影响。

其实,幼儿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沟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着引导、启发、询问、建议作用,沟通的方式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归总来看一下几类方式比较常用:

(一)直接指导

直接指导是指教师直接对幼儿提出要求,讲解和示范某些知识技能,或给予一定的帮助,这种方式可以使幼儿尽快地明确应该怎样做。如:我刚踏上工作岗位时接的是一批托班的宝宝,刚来园时,他们对这个集体充满了陌生感,但是外向型的孩子比较容易调整心态,大哭一场就好了,但内向的孩子就需要更长的时间去适应。当时班上有一名叫月月的孩子,她天天就坐在一个固定的小椅子上不和小朋友说话也不做游戏,有时候会突然哭起来。和家长沟通后知道这个孩子生性内向,怕生,从来没有离开父母的陪伴独自去游戏。我仔细的分析了这个孩子的情况之后,每次给小朋友提要求之前总会带着月月小朋友做示范,还刻意夸张的表扬她做得好。几次下来,月月就没有那么胆怯、无助了。在示范的同时她首先得到了老师手把手的指导,使她能够明确老师的要求是什么;其次,通过一次次的“示范”,她在其他小朋友心中的地位提高了,他们会主动请她一起玩,这样也非常有效的帮助她减少了一些心理障碍,慢慢地可以和其他幼儿共同游戏了。

(二)聊天

聊天,即幼儿在一种无拘无束的氛围中与教师直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幼儿感到自然,就会畅所欲言,师生关系就会更加融洽。

和内向型的孩子聊天是需要一些技巧的,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是话题“终结者”,他们不善于和别人沟通,况且我是老师,老师对话会增加他们的心理压力,常常只是羞怯的回答着“嗯”“啊”“是”“不是”,声音非常轻。于是,我常常会选择一些看似很无意的方式进行一些有意的“谈话”。以下是我和一个幼儿的两次对话实录:

实录一:

周围环境:教室一角,有七八个幼儿在场

对象:君君

师:君君,你今天早上来幼儿园为什么哭啊?

君:没什么。(眼睛没有看我,眼睛眨得很快,很紧张的样子)

师:一定有什么不开心吧?告诉老师好吗?我会帮助你!(我想尽量表明自己的目的来消除君君的戒备)

君:……(低着头一言不发,感觉比之前的情况更不妙)

幼儿1:君君想妈妈了吧。

幼儿2:幼儿园很开心的,为什么要哭啊。

幼儿3:这么大了还要哭啊。。。。。

君君终于忍不住大哭起来。

实录二:

周围环境:盥洗室门口,没有其他人

对象:君君

师:君君的妈妈好漂亮哦,整天笑眯眯的。

君君:对啊(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师:君君长得像谁啊?这么帅。

君君:妈妈啊,我妈妈最漂亮了。(果然不出所料他很崇拜自己的妈妈)

师:恩,我也觉得君君长得像妈妈。而且像妈妈一样爱笑对吗?(正面引导)

君君:对啊,我不哭的。哭起来最难看了。

师:老师最喜欢看君君笑了,君君笑,老师也会笑,大家都好高兴啊。

君君:嘻嘻,大家都笑,老师也笑。(他高兴的笑了起来)

这两次的聊天很明显有成功也有失败。第一次聊天时,我太过大意,没有考虑到一个内向孩子的敏感的心。内向孩子一般来说都比较害羞,不喜欢别人对自己品头论足,而第一次聊天时我选择了一个相对开放的环境,有其他人参与聊天过程,且谈论的是让君君觉得难为情的事情,结果弄得君君下不来台,相信当时的君君特别无助。我以为自己想要帮助他,而结果却是让他蒙受了小朋友的嘲笑,帮了倒忙。而第二次的谈话我谨慎了许多,我选择了一个比较私密且放松的环境和他沟通,没有直接提到“哭”,而是从他崇拜的妈妈着手进行正面引导,即使他说他“从来不哭的”,我也没有戳穿他,而是让他保留自尊心,让他自己慢慢的去调整。第二次谈话之君君来园哭闹的情况渐渐变少了,有时候也会把家里发生的事情主动告诉我,我也很愿意与他交流,在这一次次的沟通中,我君君的关系越来越融洽,他对我的心是完全敞开的,我很欣慰他有这样的变化。通过这两次之后,我也认识到与孩子聊天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要思考之后再开始,尤其是对那些内向的孩子,要有合适的话题、好的方式方法,否则就不要轻易开始聊天。

(三)参与活动

教师参与幼儿的活动也是教师与幼儿交往的一种方式,通过参与幼儿的活动,教师可以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内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是不够的,他们常常扮演着一名称职的旁观者、倾听者。此时,就需要老师的参与来引导这些孩子们参加活动。我们常常会发现,只要老师参加到孩子们的游戏中,小朋友的积极性就特别高涨。比如,我去理发店里理发,小朋友就特别高兴,又是洗头又是吹头发,有的就站在旁边看着直乐,因为老师和他们的角色一样了,这是他们最喜欢的平等关系。对于内向幼儿的引导更应该如此,我常常看到他们站在一边无从着手,没有游戏时,我就会扮演一个合适的角色,带着他们共同进入游戏,实践下来发现90%的孩子能够在老师的参与下也进入游戏,只有10%的孩子还坚持站在一旁观看,但我也会尊重他们。

(四)委托任务                                                                         

教师运用委托任务的方式与幼儿交往,可以使幼儿的独立性、责任感和办事能力得到较好的发展。如:让幼儿帮助检查椅子是否摆好;委托幼儿到帮忙拿东西,以及分发学习用具等。长期坚持,可以增强幼儿的集体意识和乐于为集体做事的良好行为习惯。

(五)引导内向幼儿发挥自己的长处

有一次,我班幼儿相互争论一个问题:青蛙到底是先长前腿还是先长后腿。当他们来问我时,我对他们说:“这几天你们要注意观察,就肯定会有所发现的。”果然,孩子们对小蝌蚪的观察变得主动了,但是三天过去了,小蝌蚪没有变化,很多小朋友都放弃了,然而还有小部分幼儿仍在坚持,当他们发现小青蛙的尾巴旁长出了两条后腿时,他们兴奋极了,激动地跑过来告诉我:“老师,我发现了,青蛙是先长后腿的。”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小朋友的观察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所提高,我也从中发现了是平时不声不响的那几个孩子坚持观察着蝌蚪的变化。由此,我也进行了反思,其实对于内向的孩子来说,“观察”是他们的强项,他们大多比较谨慎仔细,在这种需要细心、耐心的活动中大多数都是内向的孩子比较能够坚持到最后。在有了新发现之后,我也给予他们几个孩子大大的鼓励和表扬,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所长,除了“观察能力”之外,“心静”“会思考”等都是他们的优点,但是内向型的孩子不善于表达表现,所以优点很容易被掩盖,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尽力给他们创造机会,我们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身上的长处,增强自信。同时,我觉得个体性的活动,比较容易让他们获得成功感,内向的孩子不擅长与人交往,我希望能够在个体活动中让内向孩子获得成功的喜悦,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促使他们自信的走出自我走向集体。  

(六)积极的反馈和互动

对于内向幼儿的进步,哪怕是点滴进步,教师都要作出积极的反馈,如:点头、微笑、亲切的抚摸、赞扬等。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自尊、自信,给他们带来精神上的愉悦、自豪和满足。而我上述所说的“反馈”并非只停留在“表扬”上,我认为走入孩子的内心,多了解孩子,知道他们要什么,对孩子提出的要求能够给予积极的回应也能使他们多向我这里迈进一步。

我曾经带过一名特别内向的孩子,他叫典典。我带了他4年,他非常的寡言少语,在第三年时,我已经能和他很好的交流了,我曾经对他说“我们是很好的朋友”,这句话让他特别高兴。一天晚上,他还特地叫他爸爸拨通我的电话,然后他在电话里告诉我:“老师,今天你8:10分要在家看动物世界,是关于恐龙的,别忘了哦”,他的声音是那么坚定自信,出乎我的意料。我想我一定要答应他,不能让他失望。第二天,他果然来问我关于那期动物世界的问题,幸好我认真的看了,我顺利的通过了他的“考试”,他很高兴,因为他所信任的老师没有令他失望,能够把他的要求放在心上,这让他信心倍增,和我的关系更加融洽。然而,半学期之后的一天我的脚不小心受伤了,我和典典的关系从这刻开始有了大的转变。典典是第一个打电话来慰问我的,听他的语气里充满了担心,他说要来看我,但是我婉拒了,之后他妈妈又告诉我:“典典真的很想来看你,我们也想给典典一次关心他人的机会,无论你住得多远我们都想来看看你”。但是,当时我还是谢绝了他们的好意。然而,这一次的抉择却伤害到了典典幼小的心灵,从此他不再对我笑,也不和我亲近,不和我说心里话。我看到了他的变化,心里不禁感到非常的难受。在当时我看来正确的决定,现在反思一下真的是太不应该,我没有给他和我亲近的机会,没有给他爱护、关心别人的机会,最重要的是他觉得老师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喜欢他。虽然典典已经毕业多年,但是这两件事永远藏在我的内心深处。它时刻提醒着我曾经有这样一个孩子与我如此亲近但我伤害了他幼小的心灵。我能与他亲近是因为我走进他的心灵积极和他互动,但他与我疏远却也恰恰是因为我没有给他的情感进行积极的回应,我也深刻的进行过反思,在这个过程中,我太把自己当“老师”而没有尊重我和典典的“朋友”关系,我以为只要给他关心和爱护就足以,从来没有考虑过接受孩子给予你的爱同样也是一种爱孩子的行为,和孩子真正的互动起来才能把爱种进孩子的心中。

综上所述,我认为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在和内向型幼儿沟通时一定要有十足的耐心,给他们营造宽松的环境,减少他们的心理压力是关键。我相信每一个孩子身上都有无数的闪光点,无论他的性格如何,只要老师善于观察,悉心引导,挖掘他们的长处,让他们认识到自己身上的优点,让内向的孩子们自信起来。

我始终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在我们园丁的培育和照料下,一定能够开出绚丽的花朵。


关闭窗口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1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