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一位学者这样说:“婴幼儿学习语言,并不是像成人那样仅靠记忆。他们是把听到的语言存入其潜在意识之中,并以如同高级计算机一样的能力进行分析、统一,然后将其出色地掌握并表现出来。”而图书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必要组成部分,幼儿能从图书中感受到语言发展的“营养”。给幼儿读书,讲故事,不仅可以直接丰富幼儿的语言,而且可以培养幼儿对图书的好奇和感情。那么,如何利用集体的阅读环境来激发托班孩子看书、爱书呢? 1、创设一个充满温情的阅读环境 镜头一:佳佳总是被色彩鲜艳的阅读角所吸引,每天她都触摸着软软的小老虎和小猪靠垫,爱不释手。她经常会拿起一本《晚安》的荧光书靠在小猪靠垫上看书,到了最后,佳佳会将靠垫当成了自己的小枕头,躺在上面看书。老师走过去问佳佳:“佳佳,你愿意把书里的故事讲给老师听没吗?”佳佳睁大眼睛点点头,于是老师把佳佳抱在腿上,耐心地听她讲故事。阅读角逐渐成为我班幼儿受欢迎的区角活动。 思考:托班的孩子很容易受色彩的影响。在教室中选取一块采光较好的地方作为阅读区域,并摆放一些鲜艳柔软的卡通靠垫让宝宝们舒适地躺着、靠着、坐着看书。其次,当老师念书时,可以温柔地抱着某位宝宝,用抚摩轻言和深情的眼神,让宝宝们能感受到老师的爱,更能在这种气氛中,使幼儿对阅读活动本身产生兴趣。有时,我们还在大自然中进行阅读,如:当我们进行主题活动《春天》时,就带宝宝们去大自然阅读,用身体去感受春天暖暖地阳光;用眼睛去发现小蚂蚁的行踪;用鼻子去闻闻春天绿叶的气息,然后在大自然中阅读故事《春天的色彩》。创设家庭式阅读氛围。
2、提供丰富多彩的阅读材料 镜头二:阅读角中渐渐热闹起来,来自法国的小女孩小鹿也来到阅读角,她随手拿起一本《JUMP JUMP》的故事书阅读起来,边看边用英语对老师说:“This is a tiger.This is a kangaroo…”。而辰辰和悠悠此时都盯着一本布书《小熊的帽子》,两人都扯着书角不放,谁都不谦让。于是老师又从书架上拿出相同的两本给他们,这才停止了“战争”。 思考:托班孩子好奇心强、同样破坏性、占有欲也强,阅读区可提供宝宝不易撕坏的布衣书、手帕书,能发展触觉的毛毛书、能让孩子边玩游戏边看的六面立体书等。其次,因为托班孩子有着模仿心理与平行游戏的需要,所提供的书籍、物品应重复多些,并逐步出现为宜。而教师还可以提供不同种类的阅读材料。如:单幅的大卡片、实物及可套在手上的木偶、与故事、儿歌相匹配的录音磁带等。最后,一个班级的孩子来自于不同的家庭,个体差异非常大,每个孩子对图书的认识也不同。所以在创设阅读材料时宝宝还可从自己家里带来喜欢的图书进行阅读;适合国外幼儿的阅读的英文书籍等符合个体需要的图书。
3、用多种形式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 镜头三:宝宝们又想听《捶捶背》的故事,可是当老师问“你们知道什么叫捶捶背”的时候,没有一个宝宝能回答。由于宝宝缺乏感性的生活经验,即使看到妈妈给奶奶敲背的动作,也不知道这就是捶捶背。所以这次在阅读前,就让宝宝们围成一个大圆圈相互捶背,体验捶别人和被捶的感受。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后再讲述这个故事,宝宝会对故事情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思考:托班幼儿喜欢反复地听相同的故事,老师应满足其需求,一个故事可重复地阅读、操作、演示。其次,在形式上,可以让宝宝在阅读的时候团团围坐在老师的旁边,这样会显的亲切自然。如:每次在餐前讲故事时,我们大家就会坐在一起分享《婴儿画报》中的内容,利用一些生活故事培养宝宝逐步养成了洗手、吃饭、送玩具回家等良好的习惯。最后,托班幼儿最爱的就是游戏,他们在游戏中能将自己与角色浑然为一体,积累生活经验。所以老师在选择阅读题材时,可带领宝宝通过游戏的形式来理解故事内容。
总之,快乐地阅读、正确地阅读,以及选择与宝宝相适宜的图书等都能丰富托班幼儿的阅读经验。作为托班的老师一定要有耐心,关注集体阅读中孩子们的表现与表达,促进其早期阅读经验的养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