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羊羽是个内向抑郁的孩子,每天入园时总哭丧着脸,恋恋不舍地看着妈妈远去的背影,眼含泪花无可奈何地坐到座位上,一言不发。
一天早上,小朋友们都在进行区角活动,而羊羽仍独自一人站在一旁,像一个悲剧人物,可怜兮兮的。我走到她跟前蹲下,仍然像往常一样把她抱在怀里,但这次我没说:“羊羽,去和小朋友一起玩吧!”而是轻声问:“羊羽,今天有没有吃早餐?”孩子点点头,我也没有说:“请用嘴巴告诉我。”之类的话,因为对于一个胆怯懦弱的孩子,一味地提要求只会使她无所适从,我又接着问:“早上吃了些什么?”“粥……”她用细得像蚊子似的声音,我禁不住笑出了声:“是你自己吃的,还是妈妈喂的?”“自己吃的。”说完她抬起头,“羊羽自己吃早饭,真是个好孩子。”我对着她竖起大拇指,她微微露出了笑脸,我拉着她的手指着“娃娃家”的小朋友说:“我们也去玩好吗?”她脸上悲戚表情不见了,代之的是兴奋、轻松,我知道孩子心头的疙瘩已慢慢解开,接下是经常见到她融入在小朋友当中,脸上时时露出灿烂笑容的身影。
分析:
每个孩子具有不同的遗传因素,家长环境及个性特点,每个孩子都具有征服未知世界,与别人交往的欲望,教师除了注意与孩子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更重要的是顺应孩子心理发展的规律,运用教育技巧走进孩子的内心,以坚定的信任与执著的耐心点燃孩子心头自信的火种,使之燃烧起来,让孩子时常保持愉悦的情绪,引导他们主动探索未知世界,使他们的潜能得以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