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孩子成长不只是幼儿园的任务,而是幼儿园和家庭共同的任务。家庭中家长的引导、教育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随着新一批幼儿的入园,绝大多数以80后家长为主,面向新一代的家长,我们也有所思考,这一代的家长是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独生子女,也是被社会所关注的,如今他们以为人父母,教育孩子是他们面临的一大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更要尽自己的职责来帮助家长做好家庭教育的引领工作,也是为学校教育奠定基础,建立幼儿发展必不可少的环节。
一、现代父母的特点:
据调查数据表明,80后父母高中及以上学历的比率达81.0%,在职业中公司职员比率为34.9%,在家庭收支上有剩余的比率达65.1%,数据中可以看出80后父母大多是高学历高收入,也有调查表明80后父母在承担教育子女的责任问题上基本倾向于“自己不带幼儿”。 在家庭成员之间的配合上,教育孩子出现分歧,80后父母基本倾向于“听从父母”,在对待幼儿园教育的问题上,80后父母倾向于“经常会对幼儿园教师提出意见和建议。”
80后的父母基本是独生子女,自己也在父母百般的呵护下成长,因此缺乏家庭责任意识,自我意识强、包容性不够、易发脾气,高效率的工作常常也使80后父母缺乏业余时间来陪伴孩子,在孩子护理方面缺少经验。往往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会走偏,他们会对幼儿进行早教,但比较关注知识启蒙而并非是情感和认知能力发展的关注;会对幼儿爱护倍增,给予优越的生活,但通常注重结果,不重过程;把孩子当成小大人看待,忽视幼儿的意愿;在教育上知道民主,但缺乏具体评价;会看很多育儿书籍,会用书上的标准去衡量自己的孩子,但不清楚育儿不可太机械化,每个孩子的成长路线都不一样,孩子的发展有快有慢,并不是相同的。但80后的父母接受过高等教育,有着高素质,掌握着现代化的技能,有自己独立的想法,在工作中具有上进心,自尊心和荣誉感,对于任何事情都有着无限的热情,有极强的学习能力。因此,面对80后家长,我们应该取长补短,帮助他们共同做好幼儿教育,尽到教育引导者的作用,潜移默化的发挥家园共育的作用。以下是我在工作中的一些方法。
二、具体做法
1、开展亲子互动活动
基于80后父母工作忙,陪伴孩子的时间较短,以及他们对于任何事情都有着无限的热情的特点,于是我们通过开展亲子互动活动来激发家长对自己孩子的了解,让他们在参与的过程中了解学校、了解班级、了解教学、了解老师、了解孩子以及了解孩子的同伴。我们通过“亲子义卖活动”,让家长和幼儿共同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灯笼”,在制作的过程中,父母的参与带给孩子们无限的自信,孩子们会在班级里大声的介绍着自己的灯笼是如何与家长共同完成的,流露出了一份自豪感,从而又隐性的对幼儿及家长进行了环保教育。在老师们的带领下一盏盏的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灯笼挂满了整个幼儿园,孩子们小手牵大手,和爸爸妈妈挑选着自己喜欢的灯笼,瞬间让场面一片温馨,在欢声笑语中,灯笼卖完了,募捐箱里也装满了大家的一份爱心。这样的一个活动不仅拉近了孩子与家长的距离,而且还大规模的进行了公益教育。除此之外,为了让家长体验到教育孩子是要注重过程的这样一个理念,我们还开展了“亲子故事会”让家长和孩子通过讨论自定题目和内容,采用了自愿参加的形式,感受到民主。在家长参与的过程中,他们会不断的询问老师,我们选这个故事要准备什么道具、要不要音乐、老师你给我们推荐几个内容等等的问题,在老师们大力支援下,家长和孩子们准备就绪,在表演的舞台上,家长和孩子共同体验到了激动、兴奋、愉悦。活动结束后,家长们说的第一句话不在是得到奖了没有,而是站在孩子的角度说:“奖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在大家面前表演了。我感到很高兴。”还有的父母说道:“是妈妈没表演好,孩子表演的到挺好的。”这些话语听了就为之感动。亲子活动的作用真大,我们将会继续发挥他的作用,并预设开展“亲子运动会”让我们的学校教育带动家庭教育更加多姿多彩。”
2、建立现代沟通平台
80后家长对电脑、手机等现代化的设备掌握的比较熟练,通讯方式也很多,再加上80后的家长自我意识强,他们很想在第一时间了解到自己孩子在园的情况。于是我们也加强了网络建设,不仅借助学校的网络平台,建立了电子“家园互动栏”让家长能第一时间了解园所、班级的动态,掌握教学的内容了解不同的活动。我们还创设班级信息网络平台,比如qq群、飞信、微信等,一句简单的留言和问候,一个教育的建议和方法,都会让家长感到老师对自己孩子的关注和重视,从而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和加固信任感,减少摩擦,让老师和家长建立友谊的桥梁。
3、挖掘创新家长团队
80后的父母都是很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热情的,这样的教育资源是不可或缺的,我们学校不仅成立了家委会,在班级中我们也尝试着来发挥家长的作用,尝试着建立班级的“家长教师”团队,为孩子们的教育出力。我们结合家长的职业,家长的特长等因素,让家长按自己的意愿来参加。比如在“理发店”的主题活动中,我们邀请了做理发师的家长来为孩子们进行教学,首先家长在与老师一起共同备课,之后,家长就像老师一样的通过自己的教学让孩子们认识理发工具,了解理发师的工作,使孩子们得到直观的感受。除此之外,有些家长会画画、会编织、会烧菜、会裁缝等,我们也会请家长带上自己的作品展览给小朋友们欣赏,在欣赏中,孩子们对自己的家长产生了敬佩感,在孩子面前家长也得到荣誉感。而且又使我们的教育教学也更为丰富。
4、充分利用爸爸资源
我们的教育一直存在一个弊端,就是缺少阳刚之气,对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更是明显。在幼儿园缺乏男教师的情况下,如何来增加孩子的阳刚之气呢,于是我就想到了爸爸们,而80后的爸爸们也都充满着童趣味。研究表明,孩子在和爸爸玩耍或相互作用中,其主管逻辑和理性的左脑会得到充分开发,而在婴幼儿时期没有爸爸陪伴的孩子,往往数理能力和行为意识低下。《爸爸才能给的东西》一书的作者罗斯D·帕克,把爸爸对孩子成长发育的独特影响,称为“爸爸影响力”。在育儿方面,现在社会上有一个人们认识的误区,那就是让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吧,不用管太多,爸爸尤其如此。因而导致爸爸们自动放弃了对孩子的教育权,实际上,爸爸对孩子的教育权在家庭中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一旦放弃教育权,孩子对爸爸的尊敬就没有了。为了让爸爸们也能参与到教育中来,我会主动与爸爸们沟通孩子的情况,了解爸爸们的想法和处理方式,给予合理建议。并收集一些运动亲子游戏给爸爸们参考。在“家长教师”中鼓励爸爸们的参与。让爸爸们体会到在养育孩子的问题上,爸爸们再不能只是旁观者了。
5、挖掘节日教育意义
80后的家长缺乏家庭责任意识,或忙于工作,顾及不到家人。我们要挖掘节日教育的意义,让家园教育一体化。也让80后家长知道早教是对幼儿情感和认知能力的发展。比如:“敬老节”,我们以通知的方式告知家长为自己的长辈准备一份包装好的小礼物,到敬老节那天邀请长辈来参加,由自己的孩子将其礼物送给长辈。这样的一个流程即让新一代的父母在百忙中体验了敬老的过程,又教会了孩子需要感恩,也让长辈得到了宽慰。又如在“三八妇女节”中,我们邀请爸爸和孩子为妈妈们表演节目来让妈妈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推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共同发展,我们需要家长走进学校,参与活动,了解教育价值,了解幼儿,这样才能将教育的精髓深入至家庭教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