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生活的世界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事物,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感官——视、听、嗅、味、触,正是探索的主要工具,它们的功能就像灵敏的雷达,负责搜集和传送不同的信息,幼儿大都通过直接的感官经验来认识世界。人类智力的发展源于感官接受外界信息的刺激。因此,孩子们的学习离不开各种感官。只有在感知觉发展的基础上,方能进一步发展认知,形成概念。感官的运用是幼儿玩科学五大经验之一,也是幼儿探索世界的方法。感官的运用其价值不仅在于让幼儿探索世界,更能让幼儿获得一种探索世界和认识世界的方法。
感官的运用能有效地帮助幼儿发展感官本身,训练其感知觉的敏锐性。幼儿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心,也勇于运用感官探索。丰富的环境加上积极的引导,不仅能让幼儿的感觉更敏锐,还能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进而养成观察的习惯,而这些正是一切学习的重要基础。
小班的幼儿在感官运用的过程中,一般不会有意地使用所有的感官——眼、耳、鼻、手、舌等感觉器官,一般都以眼观看物体的外形特征,很少运用触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等去获取各方面的信息;幼儿只感知物体的个别属性,而不会完整地观察物体和现象。根据幼儿的这一特点,在运用感官的过程中,通过“三结合”的方式来有效促进幼儿运用感官。
一、感官运用与幼儿的生活相结合
生活即课堂。孩子们在观察周围世界的过程中,能认识到自己是用各种感官来认识世界和处理信息的,视觉、听觉、触觉和味嗅觉能发挥很大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感官运用并非机械、刻板的一种训练方式,感官必须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相联系,教师要启发幼儿充分运用自己的感官积累生活经验。在剥蚕豆时,孩子们在观察比较蚕豆中发现同样两个差不多大小的蚕豆荚,一个软软的地方多,一个硬硬的地方多。孩子们感觉很奇怪,于是我就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豆荚上硬硬的地方和软软的地方有什么不同,孩子们通过观察比较发现,硬硬的地方鼓了出来,软软的地方是凹进去的。我们在剥开蚕豆荚一看,孩子们发现一个豆荚里面有三粒豆,一个里面却只有两粒豆。通过进一步的观察比较和讨论,孩子们发现豆荚里面白色的东西多的那个豆豆少,白白的像棉花似的东西在豆荚的外面摸上去就是软软的。由此孩子们获得了新的生活经验。过了几天,有家长说孩子们这几天迷上了剥蚕豆,而且蚕豆荚还未剥开,就能猜出豆荚里到底有几粒豆,让他感觉很惊奇。
二、感官运用与游戏相结合
与感官运用相结合的游戏是孩子们喜欢的活动之一。例如,“神秘的魔盒”游戏是把一些孩子们喜欢的各种玩具装入其中,孩子们通过触摸来判断自己到底摸到了什么玩具,在轻松、自由、愉快的游戏氛围中幼儿获得了用触觉认识认识物品的经验。又如,“木珠滚滚滚”游戏是将不同材质的材料铺在细长方形的盒中,幼儿运用积木将盒子放成倾斜状,在珠子从不同材质和不同高度的斜坡上滚下来的过程中,体验着材料与珠珠滚动的关系。幼儿在自由探索和体验的过程中,感受着发现的乐趣,对探索的过程中始终充满着兴趣。
三、感官运用与发展幼儿整体认知能力相结合
幼儿运用感官进行探索并不是孤立地运用某一感官进行的,而是通过几个感官的共同参与有效地获得事物整体的经验,从而获得认知上的整体发展。在带孩子们去小花园远足时,孩子们在观察小树叶时,通过视觉——观察树叶的外形特征;嗅觉——闻闻树叶的气味;触摸觉——摸摸各种不同树叶的表面,从而获得对树叶的不同方面的了解,比较着各种不同树叶的特点。通过各个感官的综合运用,孩子们获得了对事物整体的了解。
在感官运用的过程中引导幼儿充分运用听、看、尝、摸、嗅等方法,幼儿的感觉经验与生活体验才能产生良性的互动。在运用感官进行探索的过程中,孩子们不断积累着感官运用的经验,不断体验着运用感官发现的乐趣,对一些探索的兴趣不断增强。
在感官的运用的过程中,要着眼于感官的发展对幼儿积累生活经验,识别、收集、处理信息,发展智力,认识世界等的重要性。通过感官,让幼儿在观察周围世界的过程中,去充分体验自己感知觉的作用,尝试使用来自感知觉的信息,并能幼儿的生活经验相联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有效地促进幼儿积极情绪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