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教学活动来源于幼儿生活:记田林一幼师生共同玩雪活动
田林一幼:让每个孩子都能快乐地游戏,有效地学习
窝沟封闭,保护牙齿:2010年9月20日全国“爱牙日”主题活动
田林第一幼儿园召开新生家长会
大手牵小手,快乐幼儿园:记田林第一幼儿园亲子活动
田林一幼举行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比赛
快乐的主题 学习的天地:田林一幼主题活动“香香的水果”
田林第一幼儿园举行09年大班毕业典礼
迎世博,田林一幼环保卫士社区行
书是我的好朋友:田林一幼举行读书节活动
田林一幼儿“小团队”活动计划助孩子快乐成长
今天我当家
田林第一幼儿园举办抗震救灾诗歌朗诵会
特殊的礼物 特殊的情
门厅展示让幼儿、家长和教师共同成长
感悟于同家长的交流
冰箱里的问题
雨天真快乐
小鸡捉虫
鞋宝宝要睡觉

 

 
 
 
 

小组个别活动中材料的投放与幼儿主动活动的培养
2006-09-13  作者(来源):田林第一幼儿园 鞠惠萍

    一、问题的提出:
    小组个别活动作为一种新的学习途径,活动中材料是幼儿活动的物质基础,什么样的材料,就可引发相应的活动,达到相应的目的。孩子与各种材料交互作用,这一过程,不仅能提高幼儿观察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主体性的发展,而且更大程度地促进幼儿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发展。
    幼儿的主动活动与教师根据目标精心设计和丰富多彩的活动环境及材料的投放有着密切的关系。活动中直接影响幼儿的兴趣,以及从玩耍中巩固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强化学习的效果。
    二、根据幼儿的兴趣点,有针对性地投放蕴涵教育目标的材料:
    将教育目标隐性地蕴涵在材料之中,是小组个别活动的一大特点。因此教师应注意观察,并针对幼儿的兴趣和关注点,及时而有目的地投放既蕴涵教育目标又能满足幼儿现阶段实际发展需要的材料。
    如春天刚刚来临,幼儿园的 池塘里,一下子有了许多小蝌蚪,所有幼儿都被吸引住了。我就用瓶子装了一瓶,放在教室里,让幼儿观察,很多幼儿都来看,对小蝌蚪特别好奇。有幼儿发现小蝌蚪身体靠近尾巴处,有一根黑黑的东西,幼儿开始猜测:有说是大便的,有说是后腿,有说是控制平衡的等等,想象力很丰富。为了让幼儿有更深入的探索,我没马上给予答案,我有目的地提供了放大镜、纸、笔、关于小蝌蚪的书等材料。让幼儿更仔细地看,也可以把猜测的东西画下来,或看书找到答案。幼儿对小蝌蚪更喜爱了。
    在自由地选择材料、自由地操作和摆弄、自由地谈论中,幼儿获得了良好的情感体验和对小蝌蚪的感性认识。
    三、根据活动目的,有层次地投放相应的材料:
    在选择和投放操作材料时,教师应预先进行思考,将所有投放的材料,逐一与幼儿通过操作该材料可能达到的发展相对应起来。思考过后,按照由浅人深、从易到难的要求分层次地投放材料,每一层次都应尽量与幼儿的认知水平相一致,层层深入、层层递进,从而达到探索学习的目的。
    如:在制作可爱的动物活动中,我就分了三个层次进行投放。第一层次是最基本的材料投放:让幼儿把动物的外形特征画在食品袋上,做成一个吹气玩具,达到对动物外形特征的了解。第二层次是在第一层次基础上,利用废旧材料表现动物的特征,立体化了。第三层次是鼓励幼儿自主地选择各类贝壳等辅助材料,发挥想象力,尝试制作可爱的动物,难度一点点增加。幼儿的动手制作能力也不断地在提高。
    四、针对主题,有目的地投放能构成问题情境的材料:
    兴趣是幼儿认识世界的动力,教师提供给幼儿的材料应不断引发幼儿思考“是什么”“为什么”,促进其进行持续不断的探索活动,从多个角度、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只有当材料本身能引发幼儿产生想摸一摸、探究一下的愿望,想看看它到底能做什么,并为此跃跃欲试的时候,才能达到材料所应起到的教育作用。
    如:台湾小吃街,我投放了各种各样的餐具,让幼儿尝试使用它们,去品尝食品。各种餐具的提供让幼儿自由操作,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情况下认识了各种餐具及用途,也了解了公用餐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在玩的氛围中,学习了文明的礼仪。
    五、活动的反思: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个被动的观察者无法得到知识,而必须通过在分析种种活动中,自行挖掘或建立知识。而幼儿的主动活动与教师根据目标精心设计和丰富多彩的活动环境及材料的投放有着密切的关系。可见,小组个别活动中材料的投放是决定幼儿主动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它直接影响到幼儿的兴趣,以及从玩耍中巩固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强化学习的效果。
    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则要有目的地投放,选择有趣的、能激发幼儿探索兴趣的材料。做个细心的观察者。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关闭窗口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1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