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发展的过程中,健康是保证幼儿发展的物质基础,幼儿的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发展,都需要建立在身体健康之上,因此,作为跨世纪的幼儿来说,首先必须有健康的身体。积极地开展户外体育活动,不仅能给幼儿带来欢乐的情绪,有助于提高幼儿运动能力,有效地促进幼儿身体的发展。而且,能为幼儿心理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地发展。那些身体活动能力较强的孩子,会在成人的称赞中、小伙伴的羡慕和钦佩中,逐渐形成肯定"自我"的概念,从而促使他们建立较强的自信心,能不依靠他人帮助而独立尝试新的活动。
我认为,户外活动不但要让幼儿获得快乐,还要达到一定的运动目标以增强体质,这不是单单让孩子自由地玩所能达到的,那就需要老师要有计划地安排有针对性的户外活动。因此,在户外体育活动时我为幼儿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如“过关大考验,勇敢的小猎人,风车转转,推轮胎,小乌龟顶球,开汽车,车轮滚滚,小小投球手”等,发展幼儿走、跑、跳、钻、爬、攀、投掷等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重视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在一次指导幼儿在垫上爬的活动中,陆欣毅没有在垫子上爬,而是爬到了在一旁玩“开小汽车”的纸盒里去了。我看见后忙问他:“陆欣毅你为什么要这样做?”他笑眯眯地回答说:“我觉得钻在纸箱里爬好玩。”我想了想,说:“好呀,那我们就一起来玩钻纸箱的游戏吧!那你说拿怎么样的纸箱呢?”他说:“要拿大大的,漂亮的大纸箱那样我们才能钻进去,我用我家新买的冰箱的大盒子吧。”在一旁的闻天麟说:“那明天把我家装电视机的箱子带来,它也是大大的。”孩子们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于是我们经过讨论,决定共同收集大纸箱,等下次活动时来做。
通过一个月我们师生共同的努力收集到了不少漂亮的大纸箱,于是我们决定在操场上将大纸箱粘贴在一起,然后美化一下,很快就变成了一个大迷宫,并为它取名为“过关大考验”。
我在组织幼儿玩过关大考验时,首先,带幼儿去看一看哪些地方容易碰伤、被弄坏,讨论应该怎么玩才不会受伤。如果幼儿钻的方法不正确,就很容易把用纸箱作成的迷宫墙弄坏,观察后组织幼儿讨论,自己应该怎样玩才不会被弄坏。有的小朋友说:“往下低头慢慢钻出来”;也有的说:“一个一个走不要挤在一起” 等等说法,通过让同伴自身生活经验的交流后,幼儿更容易领悟安全玩法,然后我将此话题展开设问,如当障碍物在身体的左右侧时,又应该如何躲闪等问题,让幼儿举一反三,学会如何安全地躲闪着玩,以免身体受到伤害。其次,我还把玩的游戏规则交代清楚,使幼儿既玩得自由又有规则可遵循。只要老师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幼儿户外活动,那么幼儿就能玩得愉快安全。总之,幼儿在户外活动时,关键在于老师是怎样去组织,引导幼儿。让幼儿在生活中一点一滴的积累经验,只要我们老师做个"有心人",把安全教育寓于活动当中,幼儿有了自我保护意识"危险"是可以避免的。
通过草地“风车转转”活动,幼儿人手一只风车,自由玩,我随时与个别幼儿交流风车转动情况,启发幼儿想想为什么风车会转?从中,幼儿发现了风的本领,了解了风的奇妙,大家在活动中尽情地“玩”, 比比谁的风车转得棒、转得快!同时,发展幼儿走跑交替的技能,开始的时候,有的说脚疼不舒服,有的干脆说“老师我不跑了”。 通过仔细观察及与幼儿个别谈话,我发现并不是体力不支的问题,而是孩子们怕苦、怕累的问题!于是,我表扬了能坚持到底让风车转起来的幼儿,又鼓励其他的幼儿要坚持,还悄悄地告诉个别幼儿,“老师知道你一定能坚持下去,你一定行的”,从而树立每个孩子的自信心,让他们逐步体验成功的快乐,更有信心迎接新的挑战。在活动时,我还不断注意教会幼儿一些自我保护的措施,更加密切观察每个幼儿的身体状况,考虑幼儿个体差异,及时调节运动量,让幼儿的意志毅力得到更充分的锻炼与发展。
经过一段时间,我发现我班幼儿都学会了与同伴友好相处,互相关心、帮助、合作、分享、自信、勇敢、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等一系列优良品德,以及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性格,有助于其社会性的发展。
反思与启迪:
通过开展户外体育活动,使我认识到孩子们对尝试新本领乐此不疲。教师应该通过观察,理解幼儿的心理需求,及时调整活动环境和活动材料,给予幼儿小步递进的教育目标和方法,使幼儿得到愉快的体验,重建自信,更加乐意面对新的挑战!
同时让我真正体会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过程应该是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正如陈鹤琴先生说的:“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到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我想这种思想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幼儿在教师已经准备好的环境中学习,就只能做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不是积极的参与者,这便限制了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因此,我们应该打破传统的由教师来完成活动准备的工作模式,把属于孩子的发展空间还给他们。与孩子有关的事情,应让他们主动地去尝试、体验;孩子力所能及的事,应由他们自己干;孩子的内心感受,应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自由表达。
当然,在活动过程中,我们还应该及时把握教育契机。如果那次我批评了他,认为他在捣乱、违纪,也许活动不会有后来的效果。可见,在幼儿的言行中都隐含着潜在的教育价值,如果不及时抓住进行适当的科学的引导,宝贵的教育时机可能就转瞬即逝了;反之,则能与孩子一起收获快乐、共同发展。
因此,在今后的活动中,从内容的确定到环境创设,再到过程的实施,我们都应当鼓励幼儿主动地参与。只有这样,才能为幼儿提供更加广泛、自由的探索空间,才能真正体现幼儿的主体性,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在活动中,我觉得教师和幼儿完全是平等的,我们共同面对困难,一同来解决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个过程中,教师是幼儿的合作伙伴,同时也帮助幼儿归纳整理,提升经验,而幼儿正调动他们全部的智慧,去尝试、去发现、去探索,从而体验到了主动学习的愉快和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