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自由活动时,我将班里的男孩子安排在钻圈圈的器械处玩耍。突然耳边传来鲁衍小朋友的大声疾呼。
“怎么了,鲁衍?”我边问边向他走去。
“艳艳老师,你抱我下来。”他带着哭腔以一种求助的目光看向我。原来由于个头的矮小,他的一只脚在从一处跨向另一处的踏板时,因够不着而腾空着。整个人处于不上不下的境地,靠两只手死死抓着器械。
“鲁衍不怕,艳艳老师知道你很勇敢的。这只脚退后,踩在这里,身体往下弯……”就这样,在我的鼓励声和指导下,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摆脱了窘境,顺利的钻出了器械。
在几天后的又一次活动中,他自豪的告诉我:“艳艳老师,我现在不怕了!”
这稚嫩的童声,让我一瞬间体会到了做老师的骄傲。我高兴的对他说:“鲁衍,你真棒!”
反思:
《指南》中指出:“当幼儿在游戏中主动寻求帮助时,教师应适时介入。”如何介入呢?“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每个孩子生来就有一种战胜他所面对的困难的本能,在他的成长过程中这种本能成为发展战胜困难的能力的基础,如果充分利用这一点,他应对各种困难的能力就能得到提高。所以,我觉得对孩子的最好帮助方式,不是直接替他们解决困难,而是鼓励他们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教会他们克服困难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