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共筑宝宝快乐入园的桥梁:记田林四幼新生家长会
学习、实践,促田林四幼教师队伍的发展:记园骨干教师的展示活动
分享收获 体验崇高:记田林第四幼儿园庆祝第25个教师节
畅想绿色的地球家园:记田林四幼现场环保画创作活动
田林第四幼儿园 “走进春天”踏青系列活动
转圈圈
各种各样的眼镜
让黄丝带飘起来——田林四幼小朋友为灾区祈福
小手歌
好玩的纸
报纸树
扎染丝巾
活动名称:老师画画、宝宝学(小班)
做豆浆
交流互动 携手共育——田林四幼中班年级家长会
圆圆的春天
新的合作 新的学习 新的进步——田林四幼召开家长委员代表座谈会
“妈妈爱我 我爱她”—记田林四幼中班年级组的一次主题活动
旁观也是一种学习
从探索型主题活动“了不起的中国人”谈教师的作用

 

 
 
 
 

好的习惯要从小培养
2007-01-19  作者(来源):田林第四幼儿园 严咏梅

    习惯是由于重复或者练习而巩固下来的,并且变成需要的行为方式。幼儿的年龄小,可塑性大,我们若能重视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平时注意正确引导,耐心教育,幼儿良好的习惯就很容易建立。良好的习惯对于一个人的个性和性格,对于一个人今后的思想和生活,都会有很大影响,使其一辈子都可以从中得到不少收益。幼儿期正是各种习惯形成的重要期。尤其是小班幼儿,由于幼儿各自家庭生活的不同,家长的素质不同,幼儿的生活习惯、自理能力差异很大,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充分利用幼儿年龄小、可塑性大、模仿性强的特点,加强幼儿好习惯的培养,使他们形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逐步提高自理能力,让他们在幼儿园这个大集体中健康活泼的成长。
    一、结合常规教育培养卫生习惯
    1、认识自己常用的物品
    把一些幼儿喜欢的小动物剪贴纸送给他们,让家长帮助幼儿一起记忆,同时在他们的晨检牌、茶杯、抽屉上贴上同一标志。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大多数幼儿都能记住自己的晨检牌、茶杯、抽屉了。
    2、让幼儿正确使用日常物品的方法
    小班幼儿是以感知思维为主导,幼儿学习动作和知识是在活动中获得的。因此,在让幼儿洗手时应采用情景表演、念顺口溜的方法,让幼儿掌握洗手的方法,幼儿会边念儿歌边做动作,在轻松愉快的练习中不断强化洗手的顺序,逐步形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3、提供实践的机会
    实践活动是幼儿习惯形成的关键。幼儿在日常生活、学习、游戏中进行着应用日常物品的行为习惯的训练,并在这些活动中不断学习、强化,形成较为稳定巩固的习惯。如:让幼儿树立明确的时间观念,什么时候活动,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午睡等,安排一日活动是关键。幼儿入园一段时间就会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就逐渐形成了习惯。当然,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需要长期的练习和巩固,也需要教师的耐心帮助和指导。当录音机里响起的音乐,他们就会自觉地整理玩具;饭前便后幼儿都知道要用肥皂洗手……
    二、鼓励、督促相结合,习惯成自然
    为了使幼儿尽快地适应幼儿园生活,加强卫生习惯的培养,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应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如:小班幼儿如何正确的漱口;洗手时知道要卷袖子。
    平时,我们加强检查,餐前检查幼儿是否按常规要求将手洗干净。餐后检查、督促幼儿漱口情况,使幼儿逐步养成习惯,对既认真又做的正确的幼儿给予表扬。教师以身作则有效的影响着幼儿生活卫生习惯的形成,为幼儿树立学习的榜样。
    三、家园配合,持之以恒
    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形成过程中常出现反复,这决定了幼儿的行为需要成人进行长期的、系统的、协调一致的教导。因此,我们利用家园直通车,向家长宣传一些基本的卫生常识,让家长了解小班幼儿的生活习惯要求,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协助幼儿园同步做好教育工作。同时,我们让家长观看半日活动的录象,通过录象让家长亲眼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集体生活中已形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同时也深深体会到家园教育要互补,趋向一致,形成合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持之以恒,行为习惯才能成自然。

关闭窗口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1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