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学前教研部暑期研制“徐汇区幼儿园课程实施规范”
“为幼儿插上音乐灵性的翅膀”:区《学习活动》(4—6岁)中心教研组展示汇报活动近日举行
托小班音乐活动游戏化教学研讨交流之三:追随幼儿发展 有效调整教学——对音乐活动《小兔》教学过程调整的
托小班音乐活动游戏化教学研讨交流之二:将“趣” 贯穿于小班音乐活动中
托小班音乐活动游戏化教学研讨交流之一:对托班幼儿音乐活动内容选择的思考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总目标和小班年龄阶段目标
婴幼儿的音乐经验
中大班学习性区域活动专题及活动内容介绍
学习活动(2-4岁)中心教研组研究成果之五:托小班“精细动作区”的设置
学习活动(2-4岁)中心教研组研究成果之四:托小班“美工区”的设置
学习活动(2-4岁)中心教研组研究成果之三:托小班“感知操作区”的设置
学习活动(2-4岁)中心教研组研究成果之二:托小班“阅读区”的设置
学习活动(2-4岁)中心教研组研究成果一:托小班“娃娃区”的设置
学习活动(2-4岁)中心教研组本学期研究成果交流
一日生活各环节中,教师的观察与指导
一日生活各环节儿歌集
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有效应答——教师的观察与指导
解读幼儿园教师参考用书《学习活动》(4-6岁)
《生活活动》课程理念与实施要点
幼儿《运动》教材的特点与实施原则的研究

 

 
 
 
 

幼儿园科学实践活动与校外教育资源的整合实践研究
2015-04-30  作者(来源):五原路幼儿园 吴小燕

摘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学前教育课程指南》科学教育中指出:要培养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在学前教育阶段,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再只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儿童的情感态度和儿童通过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他人及环境的积极交流与相互的作用。科学活动是在做中学,在实践中逐步获得经验。校外教育注重实践活动,幼儿在实践中感受,在实践中体验,在这一过程中逐步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如何将幼儿园科学实践活动与校外教育资源整合是需要教师进行实践研究的。通过将校外教育与幼儿园主题活动的整合,校外教育资源与幼儿园科学课程的整合,校外教育与科学竞赛活动的整合过程中,逐步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多种多样性,来开发分析与幼儿园科学活动相关的各类教育资源,认识其各自的性质和特点,保证教育资源开发针对性,保证教育目标的有效达成,针对科学活动现状选择合适的利用方式方法,运用已有的知识、能力来解决问题,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关键词:

科学实践活动 校外教育  整合

 

正文:

科学实践活动是一种基于幼儿自身探索的活动,逐步获得感性认识的过程和学习过程。科学实践活动,因为它的内容新颖、趣味性强、充分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深受幼儿的喜欢;另一方面,科学实践活动是通过幼儿对于材料和物品的操作、观察和比较,分析等,来逐步推断出事物之间的联系。通常情况下幼儿园经常将科学实践活动的场地安排在教室中,局限了科学实践活动的形式,而校外教育组织形式的开放性拓宽了幼儿的科学探索空间:

第一,突破课堂教学的空间束缚,把科学实践环境从幼儿园内延伸了到社会,延伸到了校外。校外教育不仅开阔了幼儿的眼界,也使他们获得了更多接触生活,了解社会的机会。

第二,校外教育特别强调实践活动与直接体验对于幼儿发展的必要性。它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体验活动,如养育栽培花草、蔬菜、树木、农作物等活动,了解养殖和种植的知识与技巧,体验到劳动的快乐以及人与动植物的共生共荣。通过科学小制作,让幼儿体验制作的艰辛,体验成功的快乐。通过举办多种形式的科学竞赛,使他们体验到了科学实践活动带来的成就感和自信感。

所以本文通过实际探索,将幼儿园科学实践活动和校外教育进行整合实践,根据幼儿园的主题活动、科学课程、科学比赛活动的特点和不同形式与校外教育相结合,使幼儿园的科学实践活动也能够开展的有声有色,从而促进幼儿的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

 

一、幼儿园主题中的科学实践活动与校外教育的整合

  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理论中提到主题活动中的开放式环境可以让幼儿在自然和社会的大课堂中,逐步建立起独立的认知结构,得到身心和谐、全面发展和提高。以幼儿轴心、以游戏和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幼儿自主的探究学习为主的综合性、实践型活动更能吸引幼儿。所以科学实践活动根据幼儿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以幼儿自身的生活为源泉,选择幼儿熟悉、感兴趣、有意义、有教育价值的主题为学习对象,将科学活动的学习内容与校外教育有机地整合在一起,通过幼儿对周围世界的深入观察、主动探索、自主体验、尝试和实践活动,促进幼儿自身的全面发展。

 

案例一:大班主题活动《春夏秋冬》——测量树木

活动目标:

1、乐意观察各种树,发现不同树的特点。

2、利用多种工具探索各种测量树的粗细的方法,学习比较树干粗细的不同。

活动准备:直尺、皮尺、长短不同绳子若干根,公园内的树林。

一、找一找

1、重点提问:请找到一棵小组每个成员都认识的树把它的特点记录下来。

2、交流小结:小组交流记录之“最”(记录的树最特别的地方)。

二、量一量

1、重点提问:知道了树的特点,那你知道这些树的树干有多粗吗?能用什么方法知道树干的粗细呢?

2、交流小结:各种方法(目测、环抱、用皮尺量、用绳子量等)

3、小组合作:现在每个每个小组选择两种工具来测量树的粗细,并记录。

三、比一比(交流测量的经验)

1、说说,你用什么工具测量的?树干有多粗?

2、大家来比较一下:树林中最粗的树是哪棵?最细的树是哪棵?

 

分析总结

看似简单的测量树木的科学实践活动,放在校外公园的树林里,能让生活在城市中的幼儿与自然亲密接触,简单的课堂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幼儿动手操作的欲望了。幼儿的责任心、对自然的探索欲、观察力以及动手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在幼儿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会了“调整”“改变”“发现”“商量”等,幼儿通过交流与同伴协商,共同运用测量工具完成了测量树木的任务,也进一步提高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校外教育中,教师不仅渗透了科学理念,还组织幼儿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这样的形式让幼儿自主体验尝试,为幼儿创造了更多拥抱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机会。

 

案例二:大班主题活动《我们的城市》——超市购物

活动目标:

1、将积累的钱币经验运用到实际中去;理解货物价格的表示方法。

2、尝试独立购买一份礼物。

活动准备:

1、事先选择好购物的超市,与营业员联系,取得配合。

2、告诉幼儿一些超市购物的规则。

3、认识钱币:十元纸币、五元的纸币、一元的硬币等。

4、通知孩子们事先带好钱币:十元左右;带好购物小袋。

活动过程:

一、师生参观超市:

1、幼儿随意参观,与同伴交流自己看到的货物。

2、观察超市货物的分类。

3、师生共同交流:货物价格的表示方法;如:9.80

二、教师交代任务:

1、老师:用手中的10元钱在超市买一样喜欢的礼物。

2、记录自己用钱的情况。

三、幼儿购物:

1、教师及时提醒幼儿选择的货物要先看价格,假如带的钱不够,怎么办?

2、引导幼儿与收银员阿姨的交往:大胆使用礼貌用语、拿好找零,货物放进事先带好的环保袋中。

3回教室记录购买礼物的用钱情况。

 

分析总结

   《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拓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借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充分挖掘出其潜在的、有利于孩子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价值。在“超市购物”活动中,教师及时去发现、挖掘、利用、有目的地选择幼儿感兴趣的题材,适时地将幼儿课堂中带到社会情景中来,并把孩子的零星经验通过参观、实践等多种途径的活动形式统一整和起来,使幼儿认识10元以内的人民币(1元、2元、5元、10元的硬币及纸币),学习10以内数的组成及加减,丰富有关组成、加减的数学经验,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幼儿不仅体验了购物的快乐,还感受到了超市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并逐步解决超市购物中的实际问题。

 

二、幼儿园科学活动课程与校外教育的整合

   《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走进科学活动新课程的今天,教师感受到在幼儿成长过程中除了幼儿园,家庭和社区是不可或缺的教育资源。如何积极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已经是实施新课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认真探讨的。


案例一:爸爸进课堂——丝绸之路

活动目标:

1观察比较丝绸的特点,初步了解丝绸是如何制造的。

2、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丝绸。

活动准备:联系幼儿家长、多媒体课件、相关丝绸制品(如领带、丝巾、旗袍、裙子等)。

活动过程:

1、爸爸以启发式提问开场,“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丝绸是什么吗?”

2、爸爸和教师一起将带来的丝绸制品分发到每张桌子上,让小朋友直接触摸感受丝绸,观察比较丝绸的特点。

3、讲述丝绸的历史以及丝绸如何传到西方的故事。

4、爸爸给幼儿介绍蚕宝宝的一生及给人类留下的宝贝——蚕丝。给幼儿介绍蚕茧如何变成蚕丝,蚕丝如何变成丝绸的过程。

 

分析总结

   家长进课堂活动是本园一直以来强抓不懈的工作。家长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是幼儿园教育孩子的合作伙伴,是提高保教质量的坚强后盾。活动开展至今,本园每月、每班都有12名家长走进幼儿园,走进班级为孩子带来一个个别开生面的教学活动。家长们选择的大部分的科学实践活动不仅能够动手操作,而且还激发了幼儿对于材料的兴趣,这个和前期家长的准备是分不开的。家长的备课内容在反复的斟酌以及与教师的商讨中逐步详尽,细致,充分体现了幼儿家长的专业性和积极性。爸爸进课堂的活动中不仅让家长参与到孩子的科学习实践活动中,更让家长成为幼儿园的主角,成为良好家教经验的传播者。


案例二:参观少儿图书出版社——书的发展

活动目标:

1、简单了解书籍在种类、质量等方面的变化发展,感知科技进步和书籍发展的关系。

2、萌发热爱科学和向往科学发明的兴趣。

活动准备:录音机、磁带书、光盘书、电脑等。

活动过程:

一、参观少儿图书出版社。

1、从现代书的品种的多样性,认识书的发展。

2、 讨论: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不同的书?小结:社会不断发展,书的品种也多种多样。

二、从印刷技术的进步,认识书籍的发展。

1、参观工厂,让幼儿了解活字印刷要经过排版、修版、印刷等工序,十分繁琐,落后的印刷严重地阻碍了信息的传播。

2、看“激光照相排版”,为了使排版更快,印刷质量更好,科学家把电子计算机和激光技术结合起来,发明了精密激光中文照排机,把印刷过程的几步并作一步,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了,而且还可以印刷出精美的彩色画来。所以,激光照排机被称为电与光的编辑排版。

三、从科技书的产生,认识书的发展。请幼儿看教师演示的几种先进的科技书。提问:你看到有什么特殊的书?为什么会有这样先进的书?

 

分析总结:

   杜威提倡以活动为中心的“儿童中心论”强调:“以孩子快乐为本”其指导思想中情感体验是最重要的,一切知识和经验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通过活动而获得。幼儿在校外的出版社进行参观,从直观具体了解了图书是怎么样做成的,这个比在教室里看图片学习更加来的生动形象。所以校外资源的利用能拓宽孩子的视野,并且将科学实践活动融合家庭、社会、幼儿园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如何有效地把家庭、社会、幼儿园三大教育环境整合起来,使幼儿的发展空间无限度地扩大,是教师今后继续努力的方向。

 

三、科学竞赛活动与校外教育的整合

未来从梦想起步,发展从创新开始。科学竞赛活动不仅从园内展开,还可以结合校外推广社区,扩大比赛范围,实现大范围的普及实践活动。

 

案例一:亲子擂台赛——纸绳拖重

活动目标:亲子合作用一张报纸制作一根纸绳,拖动尽量重的物体。

活动准备:

1、纸绳只能使用1张报纸来制作。

2、纸绳的长度至少1.5

3、不得使用任何有粘性的材料(如胶水、粘胶带等)和其他任何东西来加固纸绳。

活动过程:

1、带好事先做好的纸绳,家长和幼儿共同协作完成比赛任务。

2、把纸绳的一端连接到拖板绳环上,拉直后的另一端放到起始线外。

3、一人站在起始线外用双手拿着纸绳的一端(双手不能超过起始线),另一人向拖板上加杠铃片(至少一块杠铃片),然后用纸绳拉动拖板。在拖拉过程中,拉拖板参赛者手中的纸绳始终要保持1.5长(即双手握绳处与拖板的距离)。

4、每拉动拖板25厘米,压着了加重线就必须增加杠铃片,所加的杠铃片重量不限。

 

分析总结

   亲子擂台活动“纸绳拖重”比赛中,考验的是幼儿的勇气:不胆怯比赛。锻炼的是孩子的思维:如何巧妙增加砝码,获得的是家长的陪伴、教师的支持、同伴的鼓励,汇聚了幼儿坚持到底的意志力、大胆创新的科学探索能力。

   在校外的科学竞赛中,教师、家长鼓励幼儿大胆创新、动脑动手、团结协作,给予幼儿令人兴奋的学习经验,懂得遇到困难要想办法去解决困难的道理,知道团队精神、互相协作的重要性。校外竞赛活动对于幼儿来说是特殊的体验,他们可以尽情地展示才艺,同时享受创新带来的乐趣。无论是活动本身的意义还是过程中的所得,都成为了孩子们成长中宝贵的学习经历与财富。

 

   陈鹤琴指出:大自然、大社会是最好的活教材总之,将幼儿园科学实践活动与校外教育资源整合,极大程度发挥了校外教育的作用,并且以多形式的方式培养了孩子的科学探索和实践能力。教师将坚持不断开发这些贴近幼儿生活的自然生态环境下探索活动,逐步总结学龄前幼儿进行科学探活动的一系列经验和理念。教师不断探索、总结、梳理科学实践活动和校外教育整合过程中的内涵,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实现幼儿科学素养早期培养的目标,使更多的孩子热爱科学、喜欢科学

 

参考文献:1、《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与研究》,苏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

2、《幼儿教育心理学》,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3、《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


关闭窗口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1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