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我发现小朋友在洗手的时候,总不能及时地关上水龙头,有的是抹洗手液的时候让水龙头开着;有的是因为后面有人等,自己洗完就不关;虽然“节约用水”四个字常常挂在我的嘴边,可是孩子洗起手来就忘得一干二净。
于是在午餐前,我编了一个故事《水宝宝哭了》讲给孩子们听:“水宝宝的妈妈告诉水宝宝:‘孩子们,不管到哪里,我们都要做个有用的孩子,要帮助人们把衣服洗干净,把小手变得清洁,让小草、小树喝上水……’‘妈妈您放心吧!我们一定会做一个有用的孩子。’说完后,水宝宝们就离开了妈妈,有的水宝宝来到了饭店,厨房里的阿姨用它把各种菜洗得干干净净,这里的水宝宝也觉得自己很有用,高兴地唱起歌;有的水宝宝来到我们幼儿园来到了小五班,想让我们的小手变得干净,想让我们的小脸变得漂亮,可是它们不但不开心,反而哭了。这是为什么呢?’孩子们瞪大眼睛看着我:因为我们小五班的小朋友有的在洗手抹洗手液时不关水龙头,有的洗完手后不关水龙头,还有洗手时玩水宝宝,让水宝宝白白地流掉,水宝宝觉得自己不是一个有用的孩子,所以就哭了。”讲到这里,我故意问他们:后来……你们说说后来怎样?我们应该怎么做?”孩子们都纷纷表示再也不浪费水宝宝了。
以后每天洗手时,孩子们都把“保护水宝宝”这句话牢记在心里,大多数小朋友都能及时关上水龙头,即使有些小朋友忘了,其他小朋友也会提醒他:“快关好水龙头,别让水宝宝白白流掉。”
看来,对小班幼儿进行教育时,要多用一些拟人化的故事或谈话活动,这会让他们产生共鸣,效果也比一味的说教好很多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