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以为自己工作了数几年,也送走了几届毕业生,可以算是老教师了,在家长面前可以算是幼教专家了,但今年带了小班后,却不一样了,在小班教育的过程中,渐渐的感受到许多地方的不同。这时,才慢慢理清思绪。其实,在从教的这么多年中一共才带过二次小班,况且这两次带小班的经历都是在五六年前的事了。如今,社会进步了,幼儿教育也从原先的六门学科的一期课改转变到了四大领域的二期课改,那如今的小班孩子们的情况是这么样的,他们的想法是什么样的,我带着这一切的想法和困惑渐渐的走进他们。
于是,《指南》《纲要》成了我经常包中必备的物品,常常翻阅的书籍,从中让我了解小班孩子的特征,同时也成为我解决问题的参考书籍。但理论与实践毕竟不同,光熟识理论是不行的,这二者一定要相互联系,相互辅助才行才更能认识我的小班孩子们。
记得刚进行小班语言活动时,就失败了。其实,在活动前我也曾经琢磨和推敲语言活动导入的方式,提问方式,在自认为已经非常“小班”了的情况下,才开始活动,但尝试下来,并不理想,许多小班的孩子听到了提问后没有反应,只是直楞楞的看着你,还有的孩子的回答根本不能回答到点子上,这样的活动反应给了我当头一棒。在活动结束后,我进行了反思,首先我重新研究小班孩子的年龄特征,发现:1,许多孩子虽然入园不久,但普通话的听说还不是很在行,他们有的也许听懂了,但不会表达;还有的有可能根本就听不懂。2:虽然在不同的年龄段中都要遵行“开放式”的原则,但设计小班的提问不能和中大班相同,小班的提问更要具体化,详细化,针对性要更强些,这样,他们才会知道回答些什么。比如:在大班的活动中常常会提问:你觉得故事中什么地方最有趣?如果你是***,你会怎么做?等等。由于受到年龄的影响,生活经验的影响,大班的孩子会积极的回答你,但小班的孩子则不知所措。那时因为大班的孩子他们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想象力,记忆力还有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都比小班的孩子强,提这样的问题,他们可以根本不理解句子的的意思,甚至他们连问句之间的词语也不会理解。如果,仍然是问这些问题,对于小班幼儿的提问就要把话语说的清楚些,明白些,让他们在听懂的基础上回答,可以尝试问:故事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会怎么想?等等。在适当的调整后,孩子们活动的激情高了,回答问题的孩子也多了。
在反复的实践中,我不断的摸索,在每一次的活动中积累经验,了解什么样的问题最适合小班的孩子回答,老实说,并不是每一次活动都是成功的,但每一次活动都是我和孩子不断提升的重要战场。
所以,我觉得与小班孩子生活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是孩子在进步,作为我们老师也是在学习中进步,我们是相互的。
我愿和我的小班孩子们一起共同学习,探索,共同成长,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