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点心后,孩子们玩起了自己带来的玩具,有小汽车、芭比娃娃、小恐龙等等,可以说真是应有尽有。孩子们全身心地投入活动中,看着孩子们专注的神情,我深深感到“玩具是孩子们最好的朋友!”这句话的含义。
忽然一阵激烈吵闹声传来,“这是我的玩具,你不能拿。”“借给我玩玩有什么关系,你真小气!”“他已借给我了,你不能拿。”“你们不要吵了,还是给我玩吧。”……我看到几个孩子围在一起,正在为争抢一个玩具而吵着。我连忙走过去,帮孩子们解决纷争……由于我的介入,风波很快平息了。但我发现参与此次事件的几个孩子,却都满脸不快,愤愤不平的。这引起了我的思索,我以老师的身份,简单的解决幼儿间的矛盾,有用吗?孩子们的表情是最好的答案。反思后我觉得,我应该抓住生活中的一切教育的契机,是单纯的解决幼儿一时的矛盾,而因让幼儿们在生活中明白“谦让”,明白如何与人相处。
于是我立刻组织幼儿进行了讨论,让孩子们自己就此事发表看法,并共同探讨“怎样向同伴借玩具,同伴会很乐意的借给你。”“当主人不愿意借该怎么办”“几个人都想玩一个玩具该怎么办”等等孩子们身边的问题。由于是孩子们自己的问题,所以孩子们参与讨论的积极性非常高,想出了许多办法,有些甚至大出我的意料,如把拼装玩具拆开,让几个孩子都有玩等。
讨论后,我们又开始了游戏,这时我发现,孩子们将刚才自己讨论的方法主动自然的运用到游戏中了,“请问你的玩具能借我玩吗?”“你玩好了,再给我玩好吗?”“这是我的玩具我们交换好吗?”“我们几个一起玩好吗?”……
听着孩子们的交流,看着孩子们分享彼此的玩具,更体会着孩子们游戏的快乐,我又一次感受到作为一名老师的快乐,孩子们不但需要老师的知识传授,更需要生活的引导,引导他们学会生活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