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接手这个班,就发现这个班小朋友的常规存在着许多问题:排队吵吵嚷嚷、磨磨蹭蹭;走楼梯你推我挤、打打闹闹;玩玩具你争我夺;活动
一天,我正为孩子们排不好队而头痛不已,忽然脑中闪过一句话“一切活动要以幼儿为主体”。于是我灵机一动,就静静地等着,故意不提醒他们。十多分钟过去了,孩子们也终于意识到我在等他们,这才一点点安静下来。于是,我决定在班级里开展一次大讨论,讨论的内容就是让幼儿自己决定行为准则。
这下,孩子们可乐开了,刚开始他们都是凭自己的喜好来定,例如:上厕所洗手不要按小组顺序,小朋友可以自由选择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去;午餐后马上回教室看动画片等……对于这些看似不可思议的要求,我也试着去了解他们这样说的真正用意,经了解后才知道,原来有的人他的好朋友不和自己同组,所以希望能有多点时间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说说话。另外,每个小朋友
其实,孩子们定的一些行为准则和老师平时所要求的也差不多,只是从他们口中说出,让孩子们更有一种自己做主决定自己事情的感觉,相对于老师要求的,更能被他们所接受。我觉得,“一切活动要以幼儿为主体”也可以理解成让幼儿和老师一起参与“管理”和制定班级的行为要求,共同创造属于自己班级所特有的班级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