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也决定了他们的绘画作品大多运用表征性手法,随意的涂鸦之后,他们会说:“这是一条鱼,这是一棵树……”,但是,不用语言表达,你猜不出。这对孩子来说,当然有好处,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最大程度上放开了他们的手脚和头脑,充分发展幼儿的个性。幼儿美术创作的主要特征是表达自己的稚嫩而纯真的内在情感。因此,老师的评价方法对幼儿的想象和创造的再现与诱导很重要。首先,不能简单地用“再现、写实、逼真”这样的标准来评价幼儿美术作品,而应从创造的新颖性、独特性及绘画技能表现等方面来评价。其次,对作品的评价应注意幼儿的个体差异,不宜采用幼儿与幼儿之间的横向比较,应从其个人的发展水平来评价。第三,尽量从正面评价所有幼儿的作品。千万别说“一点也不象”或类似的话。因为童年时代特有的想象、创造能力一经压制很难再萌发。
但是小班又是学习绘画技能的最佳时期。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我发现,幼儿园小班美术教育是可以有些技能的培养,我在教小班幼儿绘画时,引导他们喜欢绘画。基本技能练习时,先引导孩子们和蜡笔宝宝做好朋友,让小朋友抱着笔宝宝一起跳舞。不要强调如何握笔、如何绘画,而是放些轻松、愉快的音乐,让小朋友“拿”着蜡笔在纸上跳着圆圈舞、波浪舞、点点舞……小朋友在活动中快乐地跳动,此时没有一个小朋友说:“我不会画”没有一个小朋友“垂头丧气”不愿画。朗诵儿歌,学习绘画技能。幼儿学习基本技能时,如果直接告诉他们怎样画,他们会觉得很枯燥,而且不容易掌握。于是在教学时,可以一边画一边说:“圆圆圆……圆起来”。慢慢地将圆形的起点和终点合拢。画葡萄时,可以一边画一边说:“一个小圆,三个伙伴,许多小圆靠在一起,变成葡萄一串串”。这样可增强画圆时的感情色彩,使作画活动具有游戏意味,能够强化幼儿的注意力,使他们正确地理解圆的构成是弧形线由上到下,由左到右,或由下到上,由右到左,顺着一个方向由起点到终点连接而成。在“开汽车”这节活动中,我也把许多环节设计成儿歌如“袖儿袖儿卷得高,小车小车拿得稳,颜料盆里滚一滚,大马路上开一圈。”幼儿在老师的反复吟颂下掌握了小汽车该怎样蘸颜料,要注意些什么。
经过一段时间培养,他们技能提高的同时也更有利于他们自信心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每一个孩子都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能,我们应该努力与孩子共同创设丰富而多变,自由而宽泛的学习空间,学习能力的培养大大有利于他们的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