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田林六幼大班开展“地球日”活动
我要上小学啦:楼园幼儿园举行“幼小衔接”家长讲座
安全意识从娃娃抓起:楼园幼儿园举行消防演习
田林六幼做张漂亮生肖卡给妈妈
楼园幼儿园近期新闻二则
楼园幼儿园:这边风景“读”好
蓝天下的至爱:楼园幼儿园开展慈善捐款活动
志愿者妈妈和田六宝宝玩数字游戏
家园协作 共促发展:楼园幼儿园召开新学期家长会
安全第一 警钟长鸣:楼园幼儿园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楼园幼儿园开展新生亲子体验活动
示范引领 互学共长:楼园幼儿园开展自主性游戏园内交流
我运动 我健康 我快乐:楼园幼儿园举行趣味亲子运动会
楼园幼儿园开展招生工作
幼儿园小学大不同:楼园幼儿园大班幼儿参观小学
祭扫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记龙南幼儿园清明扫墓活动
我爱讲故事:楼园幼儿园开展“小青蛙讲故事比赛”活动
楼园幼儿园开展青年互动小组学习活动
楼园幼儿园:与家长“享”阅读 让幼儿爱阅读
楼园幼儿园召开区级规划课题开题论证会

 

 
 
 
 

浅谈培养小班幼儿的规则意识
2010-10-11  作者(来源):楼园幼儿园 张丽

新生入园是幼儿从家庭个体活动进入集体活动的开始,是他们跨入集体生活的一个转折点,也是进行常规教育的关键期。我班幼儿从不同的家庭来,受到的启蒙教育不尽相同。有的活拨开朗、乐于助人;有的胆怯、性格孤僻;但都有些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遵守集体的规则。

幼儿的规则意识是指幼儿在环境中必须遵守与养成的习惯。我们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阶段和认知特点把小班幼儿的规则意识定位于入园生活、教学活动和同伴交往三块内容,这三块内容从幼儿园、家庭、社会三条主线结合加以落实。

一、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建立小班幼儿生活规则意识。

幼儿园里有秩序、整洁欢乐的教育环境,有规律的生活、人与人之间文明友爱的相互关系是培养幼儿良好规则习惯的重要条件。我班把礼仪规则教育每个方面的内容画成图片,装饰在教室的各处墙面上。墙上那热情待客的小白兔、排队喝水的小猫小狗、午餐后会漱口的小猴子等形象深深吸引了幼儿,感染了幼儿。我园设置的“礼貌用语”告示牌,将日常礼貌用语布置在幼儿园的显著场所。教师也以孩子喜欢的小动物进行编组(小猫、小兔、小狗宝宝等),并于教室地上和桌面贴上对应动物图片的标记,把喜欢跑的、爱哭的孩子哄上座位,让孩子心中形成坐座位的概念,也便于教师有序的管理。

二、开展常规习惯的认知教育,逐渐形成遵守规则的愿望和习惯。

规则意识不是教师强加于幼儿的,而是需要幼儿通过认知、理解而产生的一种正确的、自发性的外在行为表现的活动。因此,规则教育必须通过开展一些认知教育活动,让每个幼儿知道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怎么去做。结合幼儿年龄特点,我们认为生动的榜样、活动的范例,比言语说教更容易使幼儿信服。在开展教学时,我们经常用到以下的方法:

                贴切比喻法。在美术活动中,我把水彩笔比喻成笔娃娃,笔筒比喻成娃娃的帽子,用取帽子和戴帽子的比喻,让幼儿在有趣的操作中养成拿放习惯。让孩子学习握笔时,把握笔比喻成“捉虫虫”。在涂色的时候,把手比喻成在走路并配以儿歌 “涂涂涂,小手要走路,上边走了下边走,每个地方都走完。”让孩子在说说画画中养成良好的握笔姿势。

                情景再现法。在故事“大灰狼与小白兔”中,以“扮故事中角色”的形式开始,采用游戏“兔妈妈赶大灰狼”并结合歌舞“找朋友”的情景开展,使小班幼儿感到亲切,愿意礼貌邀请同伴,充分调动模仿的积极性。

三、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逐步引导幼儿学习简单的自我管理。

任何规则意识的养成,必须通过幼儿亲眼看、亲耳听、亲身实践,通过在多次体验中反复积累,最终把外在的行为表现真正内化成稳定的心理品质。我们开展的具体活动有①“学本领”主题教育活动;②“礼貌宝宝”角色体验;③“我是小小值日生”活动;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实践活动。

在开展活动中,我们也采取了一些方法,帮助实现幼儿自我管理。

      设固定标志法。选择小班幼儿熟悉又喜欢的动物图片,记住自己是哪一种,做到不随便使用别人的毛巾、水杯,并把班级常用物品贴上图示固定其好摆放的位置。例如在箩筐上贴上衣服标志的图片,让幼儿知道运动时脱下的衣服要叠好放入固定摆放的箩筐里,使幼儿对物品摆放的位置产生深刻印象,不会弄错。

      榜样示范法。采用有趣的教育方法,让幼儿在看看做做中主动、自觉地学习。如在幼儿点名时,教师请能力较强的幼儿做示范,其他幼儿模仿,既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又使幼儿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很容易掌握一些生活常规。

      儿歌运用法。在对儿童进行生活常规时,我们经常根据幼儿各环节的情况,使用儿歌来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帮助幼儿掌握生活常规的要领。如洗手前会念“左冲冲,右冲冲,手心手背搓一搓,洗手缝,洗手腕,甩甩小手擦毛巾。”坐座位时:“一二三,坐坐好,小门关关紧,小手放放好。”这些儿歌简单易记,受幼儿喜爱,也使他们能逐步掌握了洗手、坐正的方法。

      游戏学习法。我们充分利用幼儿喜欢的教学游戏,进行生活常规教育。如在组织玩“开火车”的游戏时,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小手一个一个迅速的搭着肩膀排成一列火车(纵队),不仅排队速度快了,一些喜欢乱跑的孩子也很乐意的加入到火车的队伍中来。这样反复的游戏,让幼儿知道在园一日生活的常规习惯。

      夸张比喻法。在生活常规中,有时运用一定的夸张的表情、语气、比喻是促进常规管理的有效途径。小班幼儿还喜欢夸大想象,根据这样的年龄特点,我们在幼儿进餐时鼓励幼儿做大老虎的嘴巴,一大勺嚼得快,及时咽下饭和菜。在巡视中,我还会说“怎么听不到老虎牙齿的声音了”,以激励幼儿形成了较好的饮食习惯。

      奖励机制法。为了提高幼儿的自信心,激发各方面的进步,只要孩子在某一方面做得好,做得出色,我就用红花贴纸来鼓励,大大地激发了幼儿的进取心。

      检查督促法。由于小班幼儿好模仿,每个人个性特点不同,自我控制能力较差,规则意识处在形成阶段,为了使幼儿常规成为持久的、自觉的行为,我采取了定期检查、巩固幼儿已获得的规则经验。

四、家园携手配合,促进小班幼儿规则意识的养成。

家庭是幼儿的摇篮,在幼儿成长的道路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经常与家长沟通、联系,开辟家长园地,建立家园联系册,每月进行书面联系;定期召开家长会,走访每个家庭,了解孩子在家中的表现,向家长介绍幼儿园老师的做法,同时请求家长配合,形成家园教育的一致性。

培养孩子是长期坚持的事,作为一名教师,用自己的爱心、耐心、细心去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和孩子,在不断的、长期的、重复的坚持中,幼儿将获得良好的同伴交往技能以及良好的规则意识。


关闭窗口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1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