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们一起生活在这个温馨的小家里,我觉得我很幸福,但是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幼儿经常会流露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倾向,他们“霸道”地认为:“我喜欢的东西就是我的!”这显然不会受集体的欢迎,更不利于他们健康的成长。
我发现博文小朋友在区角活动里玩耍时,经常和大家闹得不愉快,不是哭就是大闹一场,老师怎么调节他都不高兴,问了和他在一起玩区角活动的小朋友,他们告诉我说:“博文抢玩具,他不给我们玩,东西都拿在自己手里,我们大家都玩不到了。”还有一个最小的小家伙告诉我说:“老师,我都喊他哥哥,他都不给我玩还打我呢。”听了孩子这么一说,我明白了,原来是他把玩具都揽到自己手里,不愿意和大家交流和沟通。这样小朋友都不敢接近他。
事后,我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这样让他在听故事时知道自己这样做不对,最后,小朋友知道博文愿意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和同伴们一起分享玩具,我问其它幼儿,你们愿意和他一起做游戏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愿意!”博文的小脸蛋上也有了微笑,这时,我们一起唱起了《找朋友》,孩子们都愿意主动地去与他做好朋友。
让孩子知道会分享的孩子,能够得到大家的喜欢,如果不愿意和伙伴分享玩具,会得到大家的排斥。还运用了《找朋友》这首歌,让小朋友知道周围的小伙伴都有同情心、爱心。当你孤独的时候,大家都愿意和你做好朋友,在玩玩具时主动去鼓励孩子,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让他们主动地交换玩具玩,这样对培养他们分享玩具时,有很大的好处。
作为教师,要给孩子创造分享的机会,营造亲密、信赖、和谐的氛围,让幼儿信任对方,关爱对方,必须在幼儿之间、师生之间建立信赖和亲密的感情,以正面教育为主,激励幼儿分享行为的形成。幼儿们的心灵是纯净的,在老师们的正确引导下,他们相互亲近,相互友爱,彼此信赖,喜欢分享,产生一种因分享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