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做游戏,老师发现地上放着两筐积木。哎,哪个小懒惰,玩具玩到哪儿扔到哪儿?收大型玩具积木时,孩子们直把玩具往筐里扔。哎呀,积木没放整齐,盖子盖也盖不起来。小朋友生病没来园,老师去家访,哎哟,一眼望去,沙发、茶几上满是玩具、书籍,家里搞得乱七八糟。究其原因,是家长们宠孩子,在家里养成的坏习惯,在幼儿园里自然地流露出来。
如何帮孩子们改掉坏习惯,一是在家长会上向家长反映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寻找孩子养成坏习惯的诱因,知其对孩子今后成长的不利性,对家长提出要求,从培养幼儿的好习惯着手,养成孩子自己收拾、整理玩具、物品,家长不包办代替。二是在幼儿园,老师教孩子整理玩具的好方法,凡事能让孩子们做的事就尽量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做。为此,我特意找了一节“一只袜子”看图讲述教材,对孩子进行教育。在教学活动中,孩子们认识了一个名叫小明的胖呼呼的小男孩。老师说:小明长得挺可爱的,可是有个坏毛病,请大家帮助找一找。孩子们个个眼尖,看完图片马上说起来:老师,小明把脱下的衣服扔在桌上、把裤子扔在床上、袜子乱扔,拖鞋、鞋子摆得东一只西一只。我请他们看第二幅图片,看看小明掀起床单在找什么呀?佳佳眼尖,说:小明一只脚穿着袜子和鞋子,另外一只脚没穿袜子,穿着拖鞋,肯定在找袜子。这时,小朋友们叫起来:老师,袜子在小明的裤脚管里!说完,大家哈哈大笑起来。老师说:小明找袜子找了老半天,差点迟到,急得要哭了。现在请你们看看第三幅图片,谁帮小明找袜子?想想姐姐是怎样教育小明的呢?大家说:小明,脱下的衣服、裤子要折叠好,鞋子要放整齐,不要把家里搞得乱七八糟。最后老师请大家看第四幅图片,看看小明有没有把坏习惯改掉?姐姐说的话小明记住了没有?小朋友们一看,说:老师,小明记住了,衣服、裤子、鞋子都摆放好了。这时,我请小朋友仔细看,折叠好的衣裤摆放的次序,孩子们知道了裤子放底下、接着放罩衫、最上面放的是绒线衫。通过观察衣裤的叠放次序,让幼儿知道脱衣和穿衣的不同顺序。为此,在午睡时,每个小朋友的床前都摆放好椅子,让孩子们把脱下的衣裤叠放好搁在椅子上。通过学习,孩子们都知道要把东西理整齐、摆放好,可是能不能真正做到呢?老师对孩子们说:我有一副紫色的魔镜,每个小朋友的家都会去望一下,看看小朋友有没有向小明那样养成摆放、整理物品的好习惯。第二天一早,孩子们纷纷对老师说:昨天,是我自己放玩具的、老师我是自己折叠衣服、裤子的,可还有的小朋友一听低下了头。观察自由活动时间和餐点时间,发现孩子们有乱放图书的现象。餐后,有的幼儿小椅子没挪进桌底、擦过的小毛巾有往盆里一扔的现象。针对这些情况,老师再次进行教育,并把整理物品的要求写在幼儿成长册上,希望家园配合、常抓不懈,帮助幼儿养成整理、摆放好物品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