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户外活动结束后,小朋友们回到教室喝水。大家在有序地排队,忽然传来了一阵吵闹声,饮水机旁的几位小朋友喊着:“要排队!要排队”我连忙赶过去,原来是小吉张开双手,当在了杯子柜前不肯走,小朋友们被挡住了,挤在一起乱成一团。我把小吉拉开,他僵在那里不肯走,还大声哭喊起来:“我要喝水,我要喝水!”我耐着性子对他说:“老师不批评你,只是想知道到底怎么了。”
这时其他小朋友七嘴八舌地说:“小吉不排队!他插队。”“他还推我!”听到孩子们纷纷告状,小吉继续大声的哭喊。“真是这样吗?我相信小吉不排队是有原因的,小吉把你的理由说给大家听听吧!”听了我的话,小吉擦了擦眼泪,慢慢停止了哭喊,还略微带点哭腔地说:“我口渴,我不要排队,他们太慢了。”“小朋友你们渴吗?”“我们也很渴。”“小朋友们都很渴,这该怎么办呢?谁愿意让小吉排前面”。这时有一个小朋友愿意让小吉排前面,我表扬了这位小朋友。其他小朋友也跟着说愿意。“小吉,小朋友对你真好!”小吉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我下次也让小朋友排我前面。”
小吉由于插队而引起了公愤,第一反应就是和同伴争,表现出不肯吃亏的态度。当我把他拉开的时候,他以哭来反抗。然后,在接下来的谈话,他感受到了同伴与老师对自己的关心,于是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行为。
所以,只要我们眼中有孩子,心中有孩子,并乐于去追逐孩子的小脚印,我们会发现每一个孩子都是很可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