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早,徐佳怡小朋友手拿一个敞口盒子来了,很神秘的样子,妈妈迎上来说:“陈老师,佳怡养了好几条蚕宝宝,非要让小朋友也看一下,这不带来了。”我高兴地说:“谢谢你,佳怡,你有好东西想着大家,我替小朋友们谢谢你!”
这几个蚕宝宝的到来,让全体小朋友开了眼界,他们把盛蚕宝宝的盒子围了一个团,黑黑的后脑勺密集在盒子上面,惹得佳怡不得不一次次得转移地方,可每次转移都会引起长长的一串尾巴。
大家一起看到蚕宝宝是怎样吃桑叶,它的大便,看它的蠕动。有的孩子还敢动手动一动它,也有的很害怕。总之,大家对这几个“小家伙”很感兴趣。
到了晚上,佳怡要把蚕宝宝带回家,小朋友们还依依不舍的。后来佳怡同意把一部分蚕宝宝让小朋友养,每天可以请一位小朋友带回家饲养,让她做一天蚕宝宝的爸爸或妈妈,孩子们开心极了,都争着抢着。
在这个过程中,让我感受到了分享的另一个好处,是呀,以前在班级里饲养小动物存在缺少科学的管理方法,饮食方面不能合理搭配,再加上室内紫外线灯的限制,所以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今天佳怡的举止让我看到了新的转机。我们完全可以很周到的做到小动物一天的爱护与精心喂养,这样既满足了广大小朋友的好奇心、同情心、责任心,同时也为小动物负责,使小饲养者的爱心得以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