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是我国自古以来提倡的感恩教育,懂得感恩是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品质,假如这种感恩能从小养成,长大后一定会知恩图报,孝敬父母、爱社会、爱祖国。对幼儿实施感恩教育,让幼儿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不仅能帮助幼儿分辨是非,懂得真善美,还能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康的个性,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
随着社会竞争的愈演愈烈,家长在不知不觉中把教育的天平偏向了注重知识、技能的教育,而放松或忽视了对幼儿道德品质的培养。平时,我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情景:爷爷奶奶半蹲着帮幼儿整理衣物,孩子们非但没感激之情,还嫌老人们磨蹭耽误自己和同伴的玩乐;每天一放学,孩子们总是理所当然地把身上的书包、手中的东西一股脑地全扔给老人们……孩子们的这些自私自利、不知感恩的坏习惯正是由于缺少了必要的道德品质得培养。
在幼儿园,作为老师要尽量为幼儿营造各种氛围。自主性游戏中的娃娃家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氛围。我们会在每天的游戏点评中,请幼儿来说说今天在娃娃家里扮演的角色,并且请大家参与讨论,如何在娃娃家里照顾“老人”,孩子们的讨论很激烈:有的说把娃娃家里唯一的一张沙发让给爷爷坐、有的说买菜做家务之类的事不要爷爷帮忙、更有的还陪着爷爷一起出门去理发,幼儿们在游戏中学会感恩,学着敬老。每天的晨间谈话也是很好的思想教育时间。幼儿园的孩子还小,给他们讲大道理是听不进去的,我就利用他们喜欢听故事这个特点,给他们声情并茂地讲“感恩父母”的故事。慢慢地,孩子明白了父母生养他们并不容易,久而久之,幼儿行为上也发生了变化。除此之外,我们还结合节日活动培养幼儿对亲人、对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对需要帮助的人的情感,并鼓励幼儿主动关心他人。不过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做这些事可能只是一时兴起,或者是为了得到老师的一声表扬,要让感恩成为他们良好的品质,还需要老师做进一步的引导。背诵感恩的诗歌如《游子吟》、《一株紫丁香》等也是很好的教育手段,感激抚养你的人,因为他们使你不断成长;感激帮助你的人,因为他们使你度过难关;感激关怀你的人,因为他们给你温暖。
通过循序渐进的各种教育活动,感恩的心在孩子们的身上一点点的体现,今后我们会继续探索深化这项活动,继续把这项活动搞下去,使每个孩子都拥有一颗爱心、一颗感恩的心。如果每个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我相信我们的世界一定会变得非常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