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是小班孩子的特色教学活动,经过上半学期的熟悉孩子们已经渐渐喜欢上了画画,每天都会问我:“褚老师,今天画画吗?”在所有的孩子中,川川表现的最突出,而且他对画画的领悟能力也很强。可今天的表现让我觉得讶异。
瞧!小朋友都在画小女孩的五官时,川川迟迟没有动笔,于是我走过去轻声地问:“川川,你怎么啦?”他低着头说:“昨天妈妈批评我,说我画的不好,一点都不像。”看来,妈妈的心直口快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了不可言喻的阴影啊!实际上,“画的象不象”只是对绘画作品中形象性的一种评判。我认为,绘画中不仅有模仿能力的表现,更有创造性、艺术性的发展。幼儿由于认知、思维的局限,在观察事物时不可能很全面,他也许只抓住自己看到的事物的某个特征将之画于纸上,这时成人就会觉得不象,但在孩子看来,事物就是那样子的,所以很象。而且即使孩子捕捉到了事物的基本特征,也许精细动作发展的局限影响了他的发挥,所以单纯从象与不象来评判儿童的绘画作品有欠妥当。其实绘画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并不计较画得象不象,而是享受着涂、抹、画的这样一个过程,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思维,在这个过程中成长。
在我的短暂思索后,立即给予了川川鼓励,表扬他是画得最棒的,从心理给予安慰。果然,他拿起了笔开始作画。事后,我也及时和川川妈取得了联系,沟通了这件事情,川川妈妈也从中得到了许多感悟与认识。相信,川川妈妈今后一定懂得说话的艺术,了解了孩子的特征,并学着采取相应的教育手段教育孩子。我想,在今后的绘画活动中我也要给予孩子更多的积极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