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有着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鲁迅先生曾说过:“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然而,在全球化的今天,幼儿受到外来的影响,对中国传统文化变的冷漠起来:他们爱吃的是“肯德基”“麦当劳”;手里的玩具大多是芭比娃娃、机器猫、奥特曼、蜡笔小新;总是谈论着一些日韩卡通人物;大多数幼儿在家以看电视、玩电脑游戏来消磨时光,很少外出散步、与小伙伴们玩户外游戏。这样的童年是美好的、金色的吗?
在我们这样一个文化大国,如果孩子们对身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又怎么谈得上继承和发扬呢?
3—6岁是幼儿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发展时期,同时也是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和学习兴趣的关键时期。我们通过传统节日的熏陶,让孩子了解其民俗民风,以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猜灯谜、包元宵、吃元宵等一系列的活动已是我园庆元宵的传统节日项目,大班孩子是最后一次在幼儿园参加闹元宵活动,每个孩子都欢喜不已。从小班开始,孩子们不知道如何做元宵,到如今一个个将元宵搓得有模有样,从中我们也看到孩子们的成长足迹。孩子们在做元宵、吃元宵的过程中知道了元宵有团圆的涵义,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在他们小小的心灵中种下爱的种子。
不同于以往的元宵节,孩子们除了以班级为单位做元宵、吃元宵外,每位幼儿还戴着自己画的老虎面相,摇身变成威风凛凛、活泼可爱的小老虎,来到了操场,和主持人一起了解了元宵节的来历、元宵节的风俗习惯,又在我班王嘉昊的带领下跳起时下最流行的街舞,孩子们的快乐洋溢在脸上,渗透在舞蹈动作中。
孩子们在活动中了解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也体验到了和同伴共同欢庆节日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