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活动的时候,只听到马鸿韦大叫一声,我赶忙跑过去一看,马鸿韦伸出手臂说:“乐乐咬我。”此时,乐乐的小脸涨得通红,紧张地说:“我没有。”看到他的这个样子,我心里已经有些眉目了,我没有对乐乐说太多的话,只是轻轻地对他说:“小朋友之间要团结友爱哦!”
一会儿上外教英语课了,乐乐学习得十分认真,也很开心,突然,我看到乐乐兴奋地一转身,死死地抱住了马鸿韦,而马鸿韦,几乎被抱得喘不过气了,我猜想刚才马鸿韦说的,乐乐咬人,也是类似于这样的误会。
和家长沟通后,家长也承认,孩子在开心的时候,喜欢拥抱别人,常常不分轻重,遇到胆小的幼儿会躲让,遇到厉害一点的幼儿就会反抗,甚至反击,乐乐这时会十分不解地问道:“他们为什么不喜欢我,和我玩呀?”
可见,乐乐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没有被别人接受,他还是停留在强烈的自我意识阶段,这也是小班幼儿的特点,但是在集体生活中,我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感受,甚至认识到他人的情感和意识。于是有一次,我以乐乐的行为,突然拉住乐乐跑步;有的时候,突然地抱起他狂亲,乐乐被我弄得一楞一楞的,这个时候,我就问乐乐:“我很高兴的呀?你为什么不高兴呢?”乐乐回答:“你吓了我一大跳。”“是呀,你以前高兴的时候也不是这样的吗?”我立刻接着对他说:“在你高兴的时候,你想和别人分享是好事,但要想告诉别人,让被人懂了以后,两个人一起分享就不会吓着别人了。”乐乐听懂了,点点头,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没有听到小朋友的告状,我看到的是他经常和小伙伴手拉手玩耍,和小伙伴倚着身体一起看书……我想,乐乐学会和别人沟通了,学会了爱的表达方式,乐乐变得更能让人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