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着大雨,小朋友来园都比较晚。有的淋湿了,有的还缺席没有来。当小朋友看到我也淋湿时,就有人问我了:“徐老师,你的裤子怎么湿了啊?”我:“外面下那么大的雨,徐老师是被雨淋湿了啊。你们有没有淋湿啊?”“我没有淋湿。”“我有一点点湿了。”……小朋友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
于是我们坐了下来,进行了一次小小的谈话,说说今天他们是怎么来幼儿园的。
丫丫说:“今天我是坐自己家里的小轿车来的,没有淋到雨。”
俊俊说:“妈妈今天没有叫到车子,我们叫了很长时间也没有叫到……”
雯雯:“今天外公带我走过来的,我穿了小雨衣。”
李唐:“今天妈妈骑自行车送我来的。我也穿了雨衣。”
“我是撑阳伞走过来的。”“我也是乘轿车来的……”(小朋友把自己早上来园的方式都告诉了我)
我:“哦,原来下雨天我们为了躲雨啊都要撑伞,穿雨衣,不然就要被雨淋湿了。”“想想还有什么办法来躲雨呢?”
“坐在车上。”
“等雨停了再走。”
“等雨停了再走。”
“躲在房间里。”
“奶奶抱着来幼儿园。”……
小朋友想出了许多躲雨的方法。这是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我:“那我们还怕不怕下雨啊?”“不怕,不怕!”“恩,我们已经想出了那么多解决的办法了,看来以后下雨我们再也不用担心了。那我们下雨天也要坚持来幼儿园哦。”小朋友都说好。
反思:
一、挖掘幼儿的寻常时刻
从晨谈中孩子们把他们已有的经验反映出来,知道下雨有很多解决的办法,并且也了解了许多别人的处理办法。对于以后下雨天,孩子们也愿意坚持来幼儿园了。而对于我们老师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小事,从生活小事中让孩子相互学习,同时老师也要帮助孩子提升他们的经验,使孩子的原有经验和思维都得到提高和发展。
二、从生活小事引导教育契机
天气和我们小朋友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室中我也引导幼儿多多关注天气预报。天气预报是每个班级都要进行的常规教育。从小班到大班,我们的教室里或多或少都会有一块天气预报的天地。老师一般会问问小朋友:今天的天气怎么样?是晴天还是雨天。一般温度也是比较少涉及的。孩子们也仅仅是留意今天贴出来的是太阳还是雨滴。那么幼儿到底对天气有什么经验,他们的关注点是什么?天气预报中可挖掘的价值又在哪里呢?在和本班孩子们的互动中我了解到孩子们对于晴、多云、阴这些专用名词的理解还不太清晰。对于天气与人们的关系也相对陌生。什么样的天气,自己该做些怎么样的准备,孩子们几乎都不会去考虑,大都是家长包办的。如何让班级里的《天气预报》墙不再溜于形式呢?
那么为了孩子了解每天天气的变化,在这段天气多变的月份中学习了解天气预报。关注天气的变化。我又设计了《天气预报》的活动。让幼儿从生活中的实际出发,了解天气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并且拓展了孩子们的视野,让孩子们了解到了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危害性天气,从中给孩子一些触动,让孩子们对于“天气”这个话题,有了新的开展,新的突破。
三、家园配合,给予孩子积极表达的机会
在班级中,我还开展了天气预报播报员的活动。每天请幼儿上来播报今天的天气。刚开始孩子们对于天气的情况一点也不了解。虽然在生活活动中引导幼儿了解今天的天气是怎么样的。但是发现孩子们其实对于天气预报还是比较缺乏经验的。于是我就从学习听听天气预报开始。引导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去听一听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