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有用的植物”主题活动在进行着,自然角里多了许多绿色植物和植物种子。我发现孩子们对植物种子的发芽很有兴趣,于是我对他们说:“你们不是很想知道植物是怎样发芽的吗?我们现在就来为种子发芽,你们仔细观察就知道了。”我与孩子选了蚕豆、绿豆、赤豆、花生等种子,加入水,放在自然角。告诉孩子每天要换水晒太阳。
过了两天,几个孩子跑来告诉我:“毕老师,豆豆变胖了。”又过了几天,孩子们拉着我去看:“豆豆更胖了,有的还长出小小的芽。”他们高兴极了,孩子们对这些种子更是精心照料,有的下面长出许多“白胡子”。为此在孩子中新的话题又出现了,一个孩子说种子是由“白胡须”喝水,另一个孩子说浸在水里的地方都在喝水,争论中孩子们找到了我,似乎要让我评一评谁说得对。我想了一个办法:一份只把种子的“白胡须”浸在水里,另一份把种子和胡须完全浸在水里。过了几天,种子和胡须完全浸在水里的已经烂了,有“白胡须”的还是长得好好的,在集体分享中,孩子们得到了答案:“是白胡须在喝水。”我又问孩子们:“ 这白胡须叫什么?”有个孩子说:“叫根。”“对,根是吸收水分和营养的,白胡须上面的是茎,茎是把这些水分养料送到植物的各个部分去。这样,植物才会长得好。”孩子们明白了,活动的开展让孩子们对种子有了更深的了解。
反思
老师发现孩子们对植物种子发芽有兴趣时,应及时地让孩子们动手操作,这样能满足幼儿探索的欲望,当植物种子在孩子们的精心照料和共同关注下一天天变样长大时,在他们因各自猜想不同而引发争执时,为孩子提供尝试自己想法的试验机会,在孩子经历了足够的探究活动后,给予适宜的总结、概括,使孩子获得内化的知识经验,从而促进其对科学兴趣的养成,促进其终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