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活动“我爱我家”中,当孩子们正兴高采烈地拿着自己的全家福向别人介绍时,班上的戴乐璟小朋友突然跑过来,一脸兴奋地说:“陈老师,你今天身上穿的都是黑的。”一下子,孩子们的注意力都转到我的身上来。“是的,衣服是黑的,裤子也是黑的……”一旁的牛牛兴奋地附和。原本好好的活动一下子出轨了,但望着孩子那发现“新大陆”般的兴奋和激动的神情不忍发作,转而一想:这不正是孩子在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周围的事物吗?于是,我立刻调整情绪,顺着孩子的话题,对其他小朋友说:“戴乐璟的眼睛真亮,发现老师的身上穿的都是黑色的,你们也来找找看,陈老师身上还有哪些地方也是黑颜色的。”“哗——”一下子似油锅炸开,孩子们纷纷报告自己的发现:“衣服黑的”、“裙子黑的”、“袜子黑的”、“头发黑的”、“眼珠黑的”、“眉毛黑的”、“皮鞋黑的”,孩子们观察得比平时仔细了,发言的也比平时多了,在一轮仔细的观察和精彩的发言之后,我接着孩子的话题追问:“老师喜欢黑色,你们的妈妈喜欢什么颜色,看看,照片上妈妈穿了什么颜色的衣服?”孩子顿时把视线一下子又收回到全家福上了,于是关于“妈妈的喜欢、爸爸的喜欢,宝宝的喜欢”的话题热烈地展开了,一切又言归正传了。
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具有明显的情绪性的特点,他们的注意、记忆、思维和想象受情绪的支配,有着很大的随意性。而当他们被某种事物或想象所吸引而兴奋的时候,他们的思维会异常活跃,问题变多,语言表达也生动,容易接受成人对他们的教育。幼儿的这种学习的特点也是对老师随机教育能力的挑战。在本次活动中,当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我身上,并影响了其他孩子的注意力时,我及时调整了情绪,以欣赏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的言行,顺着孩子的话题,展开了“寻找黑色”的活动。我的随机教育维护孩子自尊性,推动了孩子们的观察兴趣,调动了活动的气氛。
但是我们也必须注意:虽然随机教育对培养幼儿学习的兴趣、观察的能力、积极探索的精神以及健康的情感等各方面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但它只是众多教育方法中的一种,它的作用并不是万能的。我们必须把随机教育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对幼儿的培养目标。于是,我采用迂回的策略,在满足了孩子们对颜色的关注,寻找发现了各处的黑色之后,又将孩子们的视线不动声色中吸引到原来的活动中,最终使活动言归正传。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善于随机教育,善于通过随机教育将无关因素转化并服务于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