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老师!我有一块金牌。”王远嵋刚进教室,就向我跑过来。我迎着他兴奋而急切的眼光,问:你哪里来的金牌呀?王远嵋带着灿烂的笑容说:“星期天,爸爸带我到超市去,那里在答问题,我答对了问题,得了一块金牌。”看着他兴高采烈的样子,我欣喜地感到:王远嵋终于变了。
刚接这个班的的时候,就觉得王远嵋十分胆小,总是默默无言。上课他总是呆呆地坐着,不举手,也不回答问题。无论做什么事情,他都是慢吞吞地,没有一点精神。 吃饭、睡觉都要老师提醒,有时对他说话声音稍微大一点,他还会哭。为了使他改变这种状况,我每时每刻都在寻找着可以表扬他的机会,努力寻找出身上的闪光点。
在班上我把他的位置安排在那些比较好动的孩子旁边,让他们带动起王远嵋活跃性,通过小组讨论培养他主动说话的习惯。在课堂上我有意识地多让他回答问题。并对他说:你答得很好,能大声再说一遍吗?让全班小朋友都来学习一下。他听了会很高兴的重复一遍,虽然声音还不够响亮,但是我觉得他有了明显的进步。王远嵋的自理能力很强,每次检查孩子们塞衣服,他都塞得非常好。我都亲他一下,然后把他做榜样,让孩子们向他学习,这时候,他都很腼腆地小笑笑。我们班还开展“睡前讲故事”的活动,王远嵋表现得很积极,每次都准备好故事,在大家面前讲,声音明显地响亮了,对自己有自信了。我把这些进步都告诉了他的爸爸,这下,王远嵋更高兴了。
渐渐地,王远嵋吃饭的速度快起来,睡觉也不用老师提醒了。与老师和小朋友的话也多起来,声音也响起来。王远嵋开始转变了。
从王远嵋的身上,我们看到,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优秀的品质,就看我们如何去发现、去挖掘。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能找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对孩子的教育,我们永远不能放弃用心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