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都是艺术家。”这是对无规无矩的儿童画的质朴原始之美这一真谛的真实表达。孩子的想法是最原始的,他们没有太多格式的限制,也没有技法的约束,他们就是画自己所想,画自己所见。对孩子们而言,是一种情感的表达,语言的延伸。即使我们根本看不懂那些作品,但也会认可那是一幅画,并欣然接受孩子们那些天真的表达。然而,随着孩子们一天天长大,人们的这种认可往往会发生改变:人们往往开始用对待成人绘画的眼光去衡量孩子们的“作品”,往往只看画面是不是漂亮,形象是不是准确,而对于画画中表达的孩子的内心世界,
往往会忽视。其实,画画只是一种形式,其目的是培养孩子们去想象、去表现、去获得创作的能力,而非锤炼他们纯熟的绘画技法。
记得在主题活动“不一样的我”的活动中,我让孩子们来画一画自己的梦想,让孩子们将自己的梦想用画表现出来,当我看到孩子们构思不一的作品、画面不是很漂亮,形象不是很准确的作品时,却发现孩子们的思维是如此的活跃,想象是如此的丰富,于是我将孩子们的作品一一展现在教室里,让孩子们互相看看讲讲自己的梦想,使得孩子的语言得到了发展,孩子们之间也有了沟通,没想到这次活动的开展得到了意外的收获,也很受孩子们的喜爱。
按老师的意愿画画固然好,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记忆力,但若孩子能画出自己的所想所见则更有意义,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能得以发挥。我们不仅要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还要抓住孩子们创造的契机,给孩子更多的
空间,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