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我经常会看见这样的现象:每次玩完玩具后,地上撒得到处都是;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一定要得到,不懂得分享与合作;吃不完的饭菜就悄悄地倒掉等等。针对这些情况,我经过观察与探索,认为应该加强幼儿责任心的培养,为此我在日常工作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 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
面对幼儿每次完玩具后的残局,我都会伤心地说:“小玩具,是谁把你丢这儿了,你是不是想回家,我送你回家好吗?”于是把玩具拾起来,放回原处。幼儿开始时好奇,也学着做,时间长了,潜移默化,他们就形成了一种习惯,轻拿轻放,把玩具收好放好。孩子们在模仿中进步了。
二、分配给幼儿任务,赋予一种责任
我班正在搞的每人养一盆花活动,每一盆花上都写有小朋友的名字,每人负责给写有自己名字的花浇水,搬出去晒太阳。这是老师给他们的任务,也是一种责任。孩子们很感兴趣,在活动中大大增强了责任心。这个活动效果很好,有的家长反映,孩子在家里也负责给花浇水、松土等。相信这种对花的责任心会迁移到更多方面,让幼儿在完成任务中增强他的责任心效果是最好的。
三、 教会幼儿对同伴负责
针对幼儿不会分享与合作的情况,我会在生活中引导幼儿对同伴负责。如:我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同时,提醒能力强的幼儿去帮助能力差的幼儿,进行“结对子”、“好朋友”等活动,让他们在一日活动中体验同伴之间的情感,懂得相互关心、相互帮助。
四、 引导幼儿观察成人的工作和生活,学会体贴关心他人
在教学活动中,我会通过多种形式介绍成人的劳动,让幼儿懂得父母的辛苦,知道父母和老师也会累,也需要你的关爱。如学习歌曲《我的好妈妈》,让幼儿知道妈妈上班很辛苦,我们要关心她。观察老师的工作,如知道老师每天都要拖地、打水、打饭等,也很辛苦,要尊重老师的劳动,不随地扔纸屑,不浪费饭菜等。
培养独生子女的责任心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是家长们的重任,我们老师也是责无旁贷的。教师应该利用一日生活中的各种机会,抓住一切契机对幼儿进行教育,为社会培养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