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心,虽然长得有瘦又小,但她是个乖巧又文静的小宝宝。第一天进幼儿园,她不哭也不闹,看到别的宝宝哭,她还主动走过去安慰:“别哭了,妈妈等一会,会来接你的。”她的言行让老师赞叹不已!可一到午餐时间,心心就判若两人,大哭大闹,一口饭也不肯吃。离园时,我从心心外婆那里了解了心心在家就餐状况,原来心心从小食道细,胃口小,多吃一点,饭就含在嘴里不咽下,她在家只吃粥等半流质的食物,家长为此也非常烦恼。听了外婆的介绍,我决定既要尊重心心的个体差异,不强求心心按一般孩子的要求去进餐,而用逐步加大食量的方法,用积极的语言去引导心心情绪愉快的进餐。
第二天午餐时,我只给心心盛了一勺饭,还不时的叮嘱她咀嚼的方法,心心没有哭,自己拿起勺,吃完了一勺饭。我立刻夸奖她这么快就吃完“一碗饭”,别人都还没吃完呢。接着又问,是否需要添一点,心心高兴地同意了,于是我又给她添了半勺饭,鼓励她继续自己吃,不一会,心心又吃完了。我惊喜地直夸她真好,自己吃了“两碗饭”。当外婆接她回家时,她大声告诉外婆说:“我今天吃了两碗饭。”外婆诧异地问我怎么会呢?我悄悄地告诉外婆自己的教育手段,希望家长在家中予以配合。每次进餐,我都关注着心心的点滴变化,及时表扬。在愉快的心情下,心心的饭量逐步增加,胃口好多了。
心心的进步让我感到我的指导手段看上去很寻常,但对心心耐心持久的关注与培养却是教养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