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天绘画活动中,我教孩子们画由圆形和椭圆形组成的人物形象。孩子们都画得非常认真,他们陆陆续续把画交给我看。这时,小男孩扬扬得意扬扬地拉着我的手急切地指着黑板说:“童老师,我给小娃娃画了个小‘鸡鸡’。”果真,他在我示范画的小娃娃的两腿间添画了一条竖线,真为小娃娃画上了小“鸡鸡”。
小朋友听了他的话,也都看见了他为娃娃画的小“鸡鸡”,教室里一片吵闹。小女孩妮妮看到后先是一征,接着举起右手,用食指在脸上上下擦动,嘴里不停地说:“老面皮,老面皮。”其他小朋友也跟着她一边笑,一边说:“老面皮,老面皮……”
我被这突如其来的事弄得不知所措。小朋友的说笑赶走了扬扬的得意劲,取而代之的是他一脸的难堪。望着天真、无邪的扬扬,我该怎么办?批评、指责他吗?这显然是不应该的,扬扬能为小娃娃添画出小“鸡鸡”,说明他对人体观察得仔细,绝不是他存在什么不健康的思想,按理应该表扬、肯定他。可是,幼儿好模仿,以后画人物都仿效他这样做,那怎么行呢?
就在不知如何是好时,我听到了月月和天天的对话:“扬扬画的娃娃不穿裤子,好难为情吆!”“好好笑呀!不穿裤子的娃娃。”我灵机一动,对小朋友说:“月月说得对,不穿裤子是很难为情的,你们看,小娃娃都不好意思了,他对我说:‘童老师,快帮我穿上裤子吧!’小朋友,我们给娃娃穿上裤子好不好?”我用黑板擦抹去了那条竖线,并用粉笔加粗了小娃娃的两条腿,然后对小朋友说:“扬扬观察得很仔细,男孩子都长了小‘鸡鸡’的,但是我们画画的时候,一般都不画出来,因为小朋友个个都要穿裤子。光着屁股不文明,多难为情啊!以后我们画画时,都要为娃娃穿上裤子。”小朋友听了我的话,不再取笑扬扬了,也不再取笑小娃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