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在主题开展的过程中,孩子们已充分感知了春天气候、植物的变化,春天的动物又怎么样了呢?我选择了《小蝌蚪找妈妈》这一经典的故事,作为预设活动。活动前我准备了小蝌蚪,当孩子们看见小蝌蚪时,注意力完全被小蝌蚪吸引了,问题也在不断的出现。“
分析与反思:
在主题活动的进程中,教师根据主题的内容,选择相关内容预设成一个活动,在我们的实践工作中,往往占有一定的比例。然而这样的活动,更多的是教师提出问题,然后和幼儿一起解决,幼儿容易处于被动状态,自主性凸显不够。
实录中的孩子显然对小蝌蚪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如果要根据预设的计划马上把孩子拉到故事中,就会造成孩子跟着老师走的现象,那么这时我们就应顺应孩子的需要,既然他们对小蝌蚪感兴趣,就让他们去观察、去发现。孩子观察到一定的程度个别幼儿就提出:“小蝌蚪长大了会变成青蛙的。”但也有人不同意,于是就产生了问题,这时我才引出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幼儿带着问题来听故事,效果则更加好,远远优于本来的预设活动。